第8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7)(1 / 3)

但是,首先是三大發現使我們對自然過程的相互聯係的認識大踏步地前進了:第一是發現了細胞,發現細胞是這樣一種單位,整個植物體和動物體都是從它的繁殖和分化中發育起來的。這一發現,不僅使我們知道一切高等有機體都是按照一個共同規律發育和生長的,而且使我們通過細胞的變異能力看出有機體能改變自己的物種,從而能完成比個體發育更高的發育的道路。第二是能量轉化,它向我們表明了一切首先在無機界中起作用的所謂力,即機械力及其補充,所謂位能、熱、輻射(光或輻射熱)、電、磁、化學能,都是普遍運動的各種表現形式,這些運動形式按照一定的度量關係由一種轉變為另一種,因此,當一種形式的量消失時,就有另一種形式的一定的量代之出現,因此,自然界中的一切運動都可以歸結為一種形式向另一種形式不斷轉化的過程。最後,達爾文第一次從聯係中證明,今天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有機自然物,包括人在內,都是少數原始單細胞胚胎的長期發育過程的產物,而這些胚胎又是由那些通過化學途徑產生的原生質或蛋白質形成的。

由於這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我們現在不僅能夠說明自然界中各個領域內的過程之間的聯係,而且總的說來也能說明各個領域之間的聯係了,這樣,我們就能夠依靠經驗自然科學本身所提供的事實,以近乎係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聯係的清晰圖畫。描繪這樣一幅總的圖畫,在以前是所謂自然哲學的任務。而自然哲學隻能這樣來描繪:用觀念的、幻想的聯係來代替尚未知道的現實的聯係,用想象來補充缺少的事實,用純粹的臆想來填補現實的空白。它在這樣做的時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預測到一些後來的發現,但是也發表了十分荒唐的見解,這在當時是不可能不這樣的。今天,當人們對自然研究的結果隻要辯證地即從它們自身的聯係進行考察,就可以製成一個在我們這個時代是令人滿意的“自然體係”的時候,當這種聯係的辯證性質,甚至違背自然研究者的意誌,使他們受過形而上學訓練的頭腦不得不承認的時候,自然哲學就最終被排除了。任何使它複活的企圖不僅是多餘的,而且是倒退。

這樣,自然界也被承認為曆史發展過程了。而適用於自然界的,同樣適用於社會曆史的一切部門和研究人類的(和神的)事物的一切科學。在這裏,曆史哲學、法哲學、宗教哲學等等也都是以哲學家頭腦中臆造的聯係來代替應當在事變中去證實的現實的聯係,把全部曆史及其各個部分都看作觀念的逐漸實現,而且當然始終隻是哲學家本人所喜愛的那些觀念的逐漸實現。這樣看來,曆史是不自覺地,但必然是為了實現某種預定的理想目的而努力,例如在黑格爾那裏,是為了實現他的絕對觀念而努力,而力求達到這個絕對觀念的堅定不移的意向就構成了曆史事變中的內在聯係。這樣,人們就用一種新的———不自覺的或逐漸自覺的———神秘的天意來代替現實的、尚未知道的聯係。因此,在這裏也完全象在自然領域裏一樣,應該通過發現現實的聯係來清除這種臆造的人為的聯係;這一任務,歸根到底,就是要發現那些作為支配規律在人類社會的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運動規律。

但是,社會發展史卻有一點是和自然發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們把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撇開不談)全是沒有意識的、盲目的動力,這些動力彼此發生作用,而一般規律就表現在這些動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發生的任何事情中,無論在外表上看得出的無數表麵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證實這些偶然性內部的規律性的最終結果中,都沒有任何事情是作為預期的自覺的目的發生的。相反,在社會曆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但是,不管這個差別對曆史研究,尤其是對各個時代和各個事變的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絲毫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曆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因為在這一領域內,盡管各個人都有自覺預期的目的,總的說來在表麵上好象也是偶然性在支配著。人們所預期的東西很少如願以償,許多預期的目的在大多數場合都互相幹擾,彼此衝突,或者是這些目的本身一開始就是實現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實現的手段的。這樣,無數的單個願望和單個行動的衝突,在曆史領域內造成了一種同沒有意識的自然界中占統治地位的狀況完全相似的狀況。行動的目的是預期的,但是行動實際產生的結果並不是預期的,或者這種結果起初似乎還和預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後卻完全不是預期的結果。這樣,曆史事件似乎總的說來同樣是由偶然性支配著的。但是,在表麵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這種偶然性始終是受內部的隱蔽著的規律支配的,而問題隻是在於發現這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