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闡明了黨的基本戰略策略思想和原則。(4)(1 / 3)

因此,社會主義現在已經不再被看作某個天才頭腦的偶然發現,而被看作兩個曆史地產生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鬥爭的必然產物。它的任務不再是構想出一個盡可能完善的社會體係,而是研究必然產生這兩個階級及其相互鬥爭的那種曆史的經濟的過程;並在由此造成的經濟狀況中找出解決衝突的手段。可是,以往的社會主義同這種唯物主義的觀點是不相容的,正如法國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同辯證法和近代自然科學不相容一樣。以往的社會主義固然批判了現存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後果,但是,它不能說明這個生產方式,因而也就製服不了這個生產方式;它隻能簡單地把它當作壞東西拋棄掉。它越是激烈地反對同這種生產方式密不可分的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就越是不能明白指出,這種剝削是怎麼回事,它是怎樣產生的。但是,問題在於:一方麵應當說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曆史聯係和它在一定曆史時期存在的必然性,從而說明它滅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麵應當揭露這種生產方式的一直還隱蔽著的內在性質。這已經由於剩餘價值的發現而完成了。已經證明,無償勞動的占有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通過這種生產方式對工人進行的剝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資本家按照勞動力作為商品在商品市場上所具有的全部價值來購買他的工人的勞動力,他從這種勞動力榨取的價值仍然比他為這種勞動力付出的多;這種剩餘價值歸根到底構成了有產階級手中日益增加的資本量以及積累起來的價值量。這樣就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生產的過程。

這兩個偉大的發現———唯物主義曆史觀和通過剩餘價值揭開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都應當歸功於馬克思。由於這些發現,社會主義變成了科學,現在首先要做的是對這門科學的一切細節和聯係作進一步的探討。

唯物主義曆史觀從下述原理出發:生產以及隨生產而來的產品交換是一切社會製度的基礎;在每個曆史地出現的社會中,產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隨的社會之劃分為階級或等級,是由生產什麼、怎樣生產以及怎樣交換產品來決定的。所以,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對現存社會製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對“理性化為無稽,幸福變成苦痛”的日益覺醒的認識,隻是一種征兆,表示在生產方法和交換形式中已經不知不覺地發生了變化,適合於早先的經濟條件的社會製度已經不再同這些變化相適應了。同時這還說明,用來消除已經發現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發展了的形式存在於已經發生變化的生產關係本身中。這些手段不應當從頭腦中發明出來,而應當通過頭腦從生產的現成物質事實中發現出來。

那麼,照此看來,現代社會主義是怎麼回事呢?

現在大家幾乎都承認,現存的社會製度是由現在的統治階級即資產階級創立的。資產階級所固有的生產方式(從馬克思以來稱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同封建製度的地方特權、等級特權以及相互的人身束縛不相容的;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製度,並且在它的廢墟上建立了資產階級的社會製度,建立了自由競爭、自由遷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王國,以及其他一切資產階級的美妙東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現在可以自由發展了。自從蒸汽和新的工具機把舊的工場手工業變成大工業以後,在資產階級領導下造成的生產力,就以前所未聞的速度和前所未聞的規模發展起來了。但是,正如從前工場手工業以及在它影響下進一步發展了的手工業同封建的行會桎梏發生衝突一樣,大工業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時就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用來限製它的框框發生衝突了。新的生產力已經超過了這種生產力的資產階級利用形式;生產力和生產方式之間的這種衝突,並不是像人的原罪和神的正義的衝突那樣產生於人的頭腦中,而是存在於事實中,客觀地、在我們之外,甚至不依賴於引起這種衝突的那些人的意誌或行動而存在著。現代社會主義不過是這種實際衝突在思想上的反映,是它在頭腦中、首先是在那個直接吃到它的苦頭的階級即工人階級的頭腦中的觀念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