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 心係百姓危難時2(1 / 3)

王老吉 心係百姓危難時2

經營智慧——心係百姓,危難時刻見真情

定位品牌,開創新類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要重視和樹立企業的名氣,一定要加強對品牌的嚴格管理,品牌管理就是對企業形象的樹立和維護。隻有管理上品位,品牌才能保得住。信任來自某些穩定不變的東西以及基於此產生的合理預期,人們購買名牌商品就是基於對名牌一貫形象的信任。

一個知名的品牌就是一張走向市場的通行證,品牌代表企業的智慧和經濟實力。美國萬寶路集團總裁馬克斯韋爾說:“公司的品牌如同儲戶的戶頭,當你不斷用產品累計其價值時,便可盡享利益。”

當然,要樹立一個品牌首先要先對這個品牌進行定位,讓加多寶感到困惑的是,王老吉必須要在“涼茶”和“飲料”之間作一個抉擇,假如把王老吉定位為飲料,雖然產品適應範圍廣了,但是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康師傅、統一、農夫果園等為代表的碳酸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強敵如林。如果把王老吉定位為涼茶,這樣王老吉有新品類區隔的優勢,可是產品適應麵窄,難以持續發展。

經過一係列精密的調研和細致的考慮後,加多寶決定把王老吉定位為“預防上火”的草本植物飲料。王老吉依然歸於飲料之列,但是開創了新品類——草本植物飲料。

品牌創建,體現的是以顧客為核心的差異化承諾,並以廣告、包裝、符號等元素向目標消費者進行積極溝通。王老吉敲定“預防上火”的草本植物飲料的定位後,一個個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首先,是使紅罐王老吉和可樂、茶、水、果汁等純飲料競爭對手區分開來,回避與它們的正麵衝突。

這樣定位的好處:

一、“預防上火”的定位有利於紅罐王老吉走出廣東、浙南,不再受地域限製。

“預防上火”本來隻是王老吉的一個功能,現在把它單獨抽出來,用來重新定義整個王老吉。“上火”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中醫概念,而“涼茶”隻局限於兩廣地區。這個“預防上火”,幫助王老吉掙脫了廣東涼茶的地域性束縛,為王老吉走向全國徹底掃除了障礙。

二、“預防上火”的定位有利於紅罐王老吉形成獨特區隔。

王老吉是“涼茶始祖”,有“正宗”的保證,能對未來跟進品牌進行有力防禦,而在後來的品牌推廣中也證明了這一點。

三、“預防上火”的定位將王老吉產品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紅罐王老吉以草本植物熬製,有淡淡的中藥味,在“預防上火”的價值訴求定下來後,適度的中藥味反而順理成章地變成一個生招牌,是“預防上火”的有力支撐。王老吉用的是中藥蒸煮工藝,比一般飲料成本高,因“預防上火”的功能,3.5元的零售價格,不再“高不可攀”。

四、“草本植物飲料”的定位開創新品類。

“開創新品類”是品牌定位的首選。一個品牌如果能夠將自己的定位與強勢對手區分開來,效果往往是驚人的。紅罐王老吉作為第一個預防上火的草本植物飲料推向市場,通過宣傳,人們知道並接受了這種新飲料,紅罐王老吉就會成為預防上火的飲料的代表。隨著品類的成長,紅罐王老吉就會擁有最大的收益。

五、新定位打的是文化牌。

中藥文化是中國人普遍認同的,中醫中藥更多的是一種中華民族文化,這種文化在中國消費者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當王老吉定位為草本植物,打出了純中藥配方的口號時,無疑給了眾多消費者以心靈的震撼。王老吉也正是抓住了這一很少有人涉足的草本植物領域,用強大的文化牌打動了消費者的心。

可見,王老吉的成功,關鍵在於確立了自己獨特且能打動消費者的品牌個性——“預防上火”的草本植物飲料。因為這是一個具有高度差異性的定位,王老吉開辟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獨特”的品牌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為當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置身於信息海洋中的人們,每天接觸到成千上萬的品牌信息,已經懶得去區分品牌的各自形象。所以模糊、雷同、毫無個性的品牌漸漸就會被人們遺忘,淹沒在茫茫的品牌海洋中。而那些鮮明、獨特、有個性的品牌才會被人們記住,成為人們購物時的首選。

孫子兵法曰:“以正合,以奇勝。”最終能夠克敵製勝的是“奇”,奇就是個性獨特,就是與眾不同,這也詮釋了品牌製勝的真理。

品牌之間最大的特點就是個性差別。可樂、勞力士、萬寶路等國際品牌無不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品牌建設的核心,其實就是明確自己的個性差異,並且通過一係列手段去傳播差異性,以求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品牌重新定位後,紅罐王老吉的經營者加多寶,著重在三個方麵下功夫:

一是加多寶選擇通俗易懂並且容易記住的一句廣告詞——“怕上火,喝王老吉”,這短短的7個字就淋漓盡致地詮釋了王老吉的獨特。

二是加多寶利用中華民族沉澱了幾千年的中藥文化底蘊,把飲料成分標示在包裝罐上。消費者一看飲料的製作成分,從心裏就認可了王老吉的降火功效。

三是加多寶牽頭其他企業,申報涼茶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加多寶這三方麵舉措,使產品銷售量實現了高速增長。

這也告訴了我們,實施品牌推廣戰略時,必須要集中力量,傳播一個單獨的定位概念,從而使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占據有利位置,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這樣的戰略能夠幫助品牌在人們心目中占據一個有價值的位置。當消費者產生相關需求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個品牌。

紅罐王老吉的成功也在於它的定位新穎,引人注目,跟隨潮流、毫無個性的品牌最終隻能淹沒在茫茫的品牌海洋中。

王老吉成功的定位給加多寶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是品牌重新定位的第一年,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比2002年同期增長了400%,由2002年的1億多元猛增至6億,而且開始走出廣東和浙江。尤其是王老吉的廣告在央視播出後不久,全國各地的訂單連續不斷如雪片般飛向加多寶。

廣而告之,錦上添花

無論是做品牌,還是招商、鋪貨、開店,都少不了要打廣告。廣告的目的是廣而告之,大多企業掏錢打廣告的首要目的是為了銷售。隻見聲響,不見銷量,企業的熱情是持續不了多久的。一般來說,對企業而言,做廣告是錦上添花,在關鍵時刻,好的廣告策劃能為企業的成長帶來質的飛躍。

許多人或許都還記得“王老吉”早期的一個廣告: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為了打開冰箱喝一罐“王老吉”,他想盡辦法,不停拍打、用腳踢冰箱,都沒有用,最後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屁股不停地蹭,才把冰箱門擠開。然後畫麵一轉,大人們正津津有味地喝著“王老吉”,並看著小男孩的姿態開懷大笑。廣告最後落腳為“健康家庭,永遠相伴”。

這則廣告凸現了王老吉的早期策略:希望為產品注入一種詼諧幽默的情感,突出其“健康”的形象。這則廣告傳播的主題為“健康家庭,永遠相伴”,打的是親情牌。

雖然“王老吉”是傳統涼茶飲料中的一種,確有健康功效,但健康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王老吉”能為健康做的貢獻隻是一點點。給一個功能不大的飲料戴上一頂“健康”的帽子,其功能價值無法通過上層的“虛擬價值”也就是“健康快樂”的消費概念釋放出來。消費者不買賬,王老吉早期的銷量當然也上不去。

2002年到2003年這兩年時間,王老吉出現量的飛躍。首先,加多寶確立了紅罐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戰略主題,開創了王老吉草本植物飲料新品類的市場定位,有效區隔了王老吉和其競爭對手。

這一獨特的定位戰略確實為王老吉迎來了黃金發展機遇,王老吉擺脫了單純的涼茶概念,定位於“飲料”的一員,在競爭白熱化的飲料海洋中,開創新品類,跳出地域局限,走出兩廣,向北方以及全國挺進。

如今,王老吉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消暑降火的涼茶,而是大眾飲料中的一員,並且擁有獨特的細分市場,擁有的市場份額不比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些國際品牌少。中國人獨創的草本植物飲料煥發出了百年生機。

加多寶很清楚,王老吉的成功品牌改造,為自己找到了一個進入全國市場的缺口,但如果沒有強大的資源支持,沒有品牌的知名度、品牌聯想和讓消費者隨時便利購買的渠道網絡,這些形成前期市場環境的要素沒有建立起來,即使有好的起點和機會,也無法讓王老吉的銷售份額芝麻開花節節高。

因此,加多寶選擇央視作為媒介投放的主要平台,借此來提高王老吉品牌的知名度。因為央視覆蓋全國,有很強的輻射能力。王老吉有了精準的定位後,怎樣在最短的時間裏將此概念打入消費者心中,占據消費者的心智資源,成為加多寶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加多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央視媒體投入廣告,在媒體廣告的轟炸上,加多寶也沒有摒棄原來的銷售區域,依然利用廣東、浙南等地方媒體,進行王老吉品牌的強勢推廣。

在2003年短短幾個月,加多寶一舉投入4000多萬元廣告費,當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王老吉的銷量得到迅速提升。同年11月,加多寶乘勝追擊,再斥巨資購買了中央電視台3至8月份的黃金廣告時段,大力宣傳王老吉品牌。正是這種疾風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證了紅罐王老吉在短期內迅速進入人們的頭腦,給人們深刻的印象,迅速紅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