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有理想,因為我有信心(2 / 3)

博拉德讀著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衝動:為什麼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還到當年的小同學手裏,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

他把這一想法告訴了當地一家電視台,電視台大力支持,並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幾天,書信向博拉德飛來。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他們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薄,博拉德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了。

一年後,博拉德身邊僅剩下一個作文薄沒有索要。他想,這個叫大衛的人也許死了。畢竟50年了,50年間是什麼事也會發生的。就在博拉德準備把這個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博德克特的一封信。這信裏說:“那個叫大衛的孩子就是我,感謝您還保存著我們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我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同學,隻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麵前。博德克特的這封信後來被發表在《陽光少年報》上,因為他作為英國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有信心、敢拚搏,就能成功。

我來告訴你

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隔著鴻溝。因為每一個孩子從小都可能寫過《我的理想》的作文,真正實現的並不多,有的讓生活的重負迷失了方向,有的中途變更了目標,有的過一天算一天。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距呢?盲人大衛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理想的往往是那些不畏艱辛、敢聞敢拚的自信者,而不管他的後天條件如何差。一個盲童實現了兒時的理想,而健全的人卻沒有,這不是很令人沉思的事嗎?

一天也不能停

一天,濤濤的爺爺給他帶來一個小紙杯,裏麵裝著半杯泥土。5歲的濤濤說:“爺爺,你讓我玩這個幹嘛?媽媽是不準我玩土的。”爺爺慈祥地笑了笑,順手拿來一隻小茶壺,盛了滿滿一壺水,然後爺爺把紙杯放在窗台上,又把茶壺遞給了濤濤,說:“濤濤,你今天開始做一個有趣的事情好嗎?如果你保證每天往杯裏倒一點水,就會有特別的事情發生的。”

“爺爺,為什麼要往杯了裏澆水呢?”濤濤似乎覺得這樣做毫無意義。他懷疑地看著爺爺,可是爺爺卻鼓勵地點點頭說:“記住每天澆水,濤濤。”

濤濤說:“好吧。”

起初,濤濤充滿好奇,急於想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所以澆水很按時。但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什麼都沒有改變,他慢慢懈怠起來,不點兒不想幹了。一星期後,他問爺爺是不是可以停止了,爺爺搖搖頭說:“一天都不能停,濤濤。”

第二個星期,濤濤更不想幹了,他開始後悔不該答應爺爺。等到爺爺下次來的時候,他把杯子還給爺爺,但爺爺不肯拿,隻是重複道:“加油吧,濤濤一天都不能停。”

第三個星期,濤濤開始忘記澆水,經常是上床後才記起來,隻得爬下床在黑暗中澆水。但是他還是信守了諾言,一天都沒有落下。一天早晨,濤濤忽然發現,原本隻有泥土的杯子裏,出現了兩芽小小的綠葉。

濤濤異常驚喜。葉子一天天變大,他迫不及待地告訴爺爺,他相信爺爺會和他一樣驚奇。但爺爺一點沒有吃驚。濤濤非常高興問:“爺爺,它需要的隻是水,對嗎?”爺爺輕輕拍著孫子的頭頂,“不,濤濤。它需要的隻是你的信念。”這是濤濤第一次懂得信念的力量。接著,爺爺告訴濤濤:“堅持自己的信念,就會有驚喜發生。”

我來告訴你

信念是一種力量,支撐著人的生命曆程,帶給你無限希望和光明。堅定而義無反顧的按照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堅持不懈走下去,表麵上看上去似乎是隻知道埋頭拉車不知道抬頭看路,最終卻抵達了人生的輝煌頂峰。

機會就在身邊

100多年前,美國費城的一位慈善家科德爾為籌建一所大學募捐。當時建一所大學大概要花150萬美元。

科德爾四處奔走,在各地演講了5年,懇求大家為出身貧窮但有誌於學的年輕人捐錢。出乎意料的是,5年辛苦籌募到的錢還不足1000美元。

科德爾深感悲傷,情緒低落。當他走向教堂準備下個禮拜的演說詞時,低頭沉思的他發現教室周圍的草枯黃得東倒西歪。他便問園丁:“為什麼這裏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周圍的草呢?”

園丁抬起頭來,望著牧師回答說:“噢,我猜想你覺得這地方的草長得不好,主要是因為你把這些草和別的草相比較的緣故。看來,我們常常是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卻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

園丁的一席話使科德爾恍然大悟。他跑進教堂開始撰寫演講稿。他在演講稿中指出:我們大家往往是讓時間在等待觀望中白白流逝,卻沒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科德爾在演講中講了一個農夫的故事:有個農夫擁有一塊土地,生活過得很不錯。但是,當他聽說要是有塊土地的底下埋著鑽石的話,他隻要有一塊鑽石就可以富得難以想象。於是,農夫把自己的地賣了,離家出走,四處尋找可以發現鑽石的地方。農夫走向遙遠的異國他鄉,然而卻從未能發現鑽石。最後,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處海灘自殺身亡。

真是無巧不成書!那個買下農夫土地的人在散步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異樣的石頭,他拾起來一看,發現竟是一塊鑽石。這樣,就在農夫賣掉的這塊土地上,新主人發現了從未被人發現的最大的鑽石寶藏。

這個故事是發人深省的,科德爾寫道:財富不是憑奔走四方可以發現的,它隻屬於自己去挖掘的人,隻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隻屬於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科德爾作了7年這個“鑽石寶藏”的演講。7年之後,他賺得800萬美元,這筆錢大大超出了他想建一所學校的需要。

今天,這所學校矗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這便是著名學府坦普爾大學——它的建成隻是因為一個人從樸素的故事裏得到的啟迪。

我來告訴你

成功的機會是無限的。在每一個行業中,都有無數的機會足以去發明產品,改善製造和管理的過程,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優越的服務。但是,每個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除非有人抓住它,並且善加利用。每當麵對難題時,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這個難題之下,可能藏有什麼機會嗎?”當你發現了機會,你就超越你的對手了。有頭腦的人能夠從瑣碎的小事中找到機會,而粗心大意的人卻輕易地讓機會從眼前飛走了。每一個新的時刻,都在給人們帶來許多未知的機遇。一個有信心的人,隻要把握住這些“未知的機遇”,就能夠贏得人生。

怎樣擁有100萬

一位大學生發現,他所在大學的教育製度存在許多弊端,必須馬上改革。於是,他向校長提出來。但他的意見沒有被校長接受,於是他決定自己辦一所大學,自己當校長消除這些弊端。

辦學至少需要100萬元,一文不名的他到哪兒去找這麼多錢呢?等畢業後去掙,那太遙遠了。於是,他每天都在寢室裏冥思苦想如何能有100萬元。同學們都嘲笑他的想法極其幼稚,而他堅信自己會籌到這一筆錢。

這一天,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打電話報社,說他明天準備舉行一個演講會,題目叫《如果我有100萬元該怎麼辦》。第二天他的演講吸引了許多商界人士參加,麵對台下諸多成功人士,他在台上全心全意、發自內心地說出了自己的構想。

演講完畢,一個富商站了起來,說:“年輕人,你講得非常好。我決定給你100萬,就照你說的去辦。”

就這樣,這位年輕的學生用這筆錢辦了一所理工學院,而他也成為人們愛戴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我來告訴你

在生活中做什麼事,信心很重要。有人說,敢想就成功了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去做。實際上,理想與信心是同步產生的,沒有信心的人不敢設立目標,沒有目標的人多是一些沒有信心的人。如果你敢於確立理想,就說明你是一個有一定信心的人;剩下的,就靠你去努力爭取了。

信心是恒心的支撐

古代有兩個和尚,一個很有錢,每天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個很窮,每天除了念經時間之外,就得到外麵去化緣,日子過得非常刻苦。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取經,你看如何?”

富和尚說:“天啦,去印度那麼遙遠,你要怎麼去?憑你的一雙腿和一隻瓦缽?” 窮和尚說:“一個缽、一個水瓶、兩條腿就足夠了。”

富和尚聽了哈哈大笑,說:“我多年前就想去印度,一直沒成行的原因是旅費不夠。我的條件比你好,我都去不成了,你又怎麼去得成?趁早在家裏好好修行吧。”

窮和尚不聽,第二天就出發了。

一年後,窮和尚從印度回來,還帶了一本他從印度的佛經送給富和尚。富和尚看他果真達成願望,慚愧得麵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來告訴你

俗話說:“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個“有心人”,就是有信心、有恒心的意思。信心是恒心的支撐,恒心是信心的保證。窮和尚雖然沒有錢,坐不起車船,但是因為他有堅強的毅力和不變的信念,才能跋涉遙遠的路途,達成願望。

愚公移山

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7百裏,高達幾萬尺,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麵,河陽的北麵。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紀快90了。他家的住處正對著這兩座大山。他苦於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艱難,就召集全家人商議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去搬掉這險阻,開出一條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麵,你們說行嗎?”

全家人紛紛表示讚同。隻有他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說:“就憑你這點力氣,就是像魁父這樣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麼樣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石頭和泥土又往哪裏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說:“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