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消滅人性的弱點——人生一定要避免消極心理
◆哈佛故事◆
一天,哈佛心理學教授威廉·詹姆斯的辦公室裏來了一位叫做露西的女生。露西看上去隻有二十來歲,然而,她看上去卻愁容滿麵,一點都不開心。
還不等威廉教授提問,露西自己就開始講述。原來,露西正在為自己的人際煩惱,班裏的同學都不願意和她在一起,有什麼活動也不願意讓參加,這讓她感到自己被徹底孤立了。對此,她感到很苦惱。
威廉教授看著眼前的女生,她有一張非常漂亮的臉,說話的聲音也很好聽,從她所有的表現看,這個女生身上並沒有令所有人都討厭的缺點。於是教授問了一個問題:“你知道他們為什麼孤立你嗎?”露西想了一下,剛想要說什麼,但又猶豫了。這個細節威廉教授看在眼裏,他鼓勵露西:“你來找我是希望我給予你幫助,對嗎?”露西點點頭,“那你就必須告訴我他們到底為什麼孤立你,就我目前所知,你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女孩子。”教授溫和地說。也許是他的最後一句話給了露西信心,她接著講了一件事。
在高中時,露西是班裏成績最出色的孩子,所以她很幸運的成了哈佛大學的一名學生。然而,到了哈佛之後,她發現這所學校遍地人才,以前優秀的自己到了這兒根本不算什麼。為了讓自己更加突出,露西一直在暗暗努力。
大二的時候,學校要舉行一場時裝設計比賽,這剛好是她的強項,她曾將自己設計的服裝穿在身上,並且獲得了不少好評。露西覺得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來了,於是她立即報名參加。
與露西同寢室的一個女生艾米也很喜歡自己設計時裝,並且也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比賽,比賽之初,露西並沒有將艾米放在眼裏。然而,比賽結果卻大大出乎露西的意料,艾米獲得了學校的特等獎,並且將代表學校參加國家比賽。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露西,隻得了一個優秀獎。
露西覺得自己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覺得自己很嫉妒艾米,於是趁艾米不在寢室之際,露西將她準備用於參加全國比賽的作品毀掉了。因為艾米的作品關係到全校的榮譽,學校很快就調查出了事實真相,露西也被通報批評,從那以後,露西就被同學們孤立起來了。
露西所說的事,威廉教授早有耳聞,隻是沒有想到那個肇事的女生會來向他求助。找到了事情的根源,問題就要好解決多了,教授告訴露西:“以後一定要努力克製自己的嫉妒心理,當別人取得比你好的成績時,不妨靠自己的努力去迎頭趕上,而不再以不正當競爭的手法獲勝。”同時,教授還告訴露西,如果想要改善和同學們之間的關係,隻能付出比別的同學更多的熱情和努力。
露西回去後即按照教授的話去做,在畢業之前,她終於獲得了同學們的諒解,重新被他們所承認。並且,露西還努力提高自己的時裝設計能力,畢業後即成為了一位時裝設計師。
1. 嫉妒心理:靈魂的癌症
美國劇作家佩恩說:“嫉妒者對別人是煩惱,對他們自己卻是折磨。”
日本學者詫摩武俊在《嫉妒心理學》一書中說:“所謂嫉妒,就是自己以外的人占了比自己優越的地位,或者是自己寶貴的東西被別人奪取、或將被奪取的時候所產生的感情。”人性的弱點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嫉妒,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像一顆毒瘤一樣危害著人的心靈健康。
一個人一旦有了嫉妒的念頭,跌進了“嫉妒”的深淵,他的整個思想和行為就會被嫉妒所控製,失去理智,甚至會被自己的嫉妒心活活折磨死。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想到《三國演義》裏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情節。周瑜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智,從而千方百計要置諸葛亮與死地,最後卻仰天長歎一聲:“既生瑜,何生亮?”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他自己先行去了。對於這樣的結局,很多人認為是周瑜自己的氣量狹小所造成的,畢竟,除他之外,就再沒有聽說第二個被自己的嫉妒心折磨死的,把他的死因全部歸於嫉妒未免有些誇張了。不管周瑜死於何因,根據有關專家的試驗,嫉妒確實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很大的危害。
心理學家的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證明,嫉妒心強烈的人易患心髒病,死亡率也比一般人高;而嫉妒心較少的人群,心髒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則明顯低於前者,隻有其1/3~1/2。此外,嫉妒心強的人還容易產生以下不適症狀,如頭痛、胃痛、高血壓等,並且藥物的治療效果也較差。如果被嫉妒衝昏了心智而得不到適當的發泄,內分泌係統會功能失調,導致心血管或神經係統功能紊亂而影響身心健康。
除了對個人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嫉妒的心態還會對人產生以下負麵作用:
1.影響嫉妒者的情緒。看起來無足輕重的事情,常常會被嫉妒者過度膨脹。比如他人亮麗的外表,華麗的服飾,過人的才華等,在嫉妒者的嚴重都是引發嫉妒的導火索,使其產生莫名的恨意。
2.容易產生偏見。有嫉妒的心理就意味著偏見,。嫉妒程度有多大,偏見也就有多大。偏見不倒出自於一種無知,還出自於某種程度的人格缺陷。
3.壓製和摧殘人才。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在對人才的評價和任用的過程中,有些人因為受到嫉妒心理的幹擾,使得有些人才不能得到正確合理的任用。
4.影響人際關係。荀況曾經說:“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人不至”。日本詫摩武俊也說:“嫉妒能使親密的好友翻臉,雙方都會受到傷害,可以說,它是一種令人無可奈何的感情,象征著人性的弱點與醜惡的一麵。”在嫉妒心理的驅使下,嫉妒者常會不能自控地產生排斥的想法,不理智地做出一些傷害別人的舉動。像好鬥的公雞一樣,總是去攻擊別人,去詆毀他人取得的成就。所以嫉妒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它會限製人的交往範圍,壓抑人的交往熱情,甚至將朋友變成敵人。
愛默生說:“凡是受過教育的人最終都會相信,嫉妒是一種無知的表現。”每一個有著上進心的人都應該擺正心態,讓自己遠離嫉妒。
1.正確認識自己。有嫉妒心的人,常會有一種“危機感”,就是怕別人超過自己,顯出自己的落後和平庸。因此,他們常常盯著別人的缺點,對別人的長處不是視而不見,就是故意詆毀。所以,要改正這種嫉妒的心態,首先,應該正確看待成功。嫉妒心的產生往往是由於誤解所引起的,即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誤以為是對自己的否定。其實,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別人的幫助,榮譽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們給予他讚美、榮譽,並沒有損害你。其次,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我們應該認識到,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想著萬事超人前,樣樣不服輸,那是永遠不可能的。應實事求是,客觀評價自己,以誠待人,與人為善,削弱心中的嫉妒,杜絕嫉妒心理升級,降低嫉妒的危害性。
2.轉移注意力。嫉妒心一產生,就要立即把它打消掉,以免其作祟。這種方法,需要靠積極進取,使生活充實起來,以期取得成功。
3.調整心態。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實的榮譽,而虛榮心追求的是虛假的榮譽。有嫉妒心理的人很要麵子,不願意別人超過自己,常常以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這正是一種虛榮,一種空虛心理的需要。單純的虛榮心與嫉妒心理相比,還是比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緊密相連,相依為命。所以克服一分虛榮心就少一分嫉妒。
三種東西不召自來:愛、嫉妒、恐懼。
——哈佛學子 亨利?梭羅
哈佛心理訓練68: 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往往是混合心理,如果對所嫉妒的對象不怎麼關心,隻是陷入焦慮不安的狀態之中,並沒有那麼可怕;如果對嫉妒對象很重視,產生了報複心理,總想著鋌而走險,就嚴重了,應該堅決按照下麵的方法克服。
⑴自我安慰法。當看到別人的能力比自己強,穿得比自己好,長得比自己漂亮……此時,不要讓嫉妒心控製了心智,而應該這樣對自己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說不定那些條件比我差的人也正在嫉妒我呢!”
⑵正確比較法。英國思想家培根曾說,嫉妒“來自我與別人的比較,如果沒有比較就沒有嫉妒”。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較多地產生於周圍熟悉的年齡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要采取樂觀的比較方法:將己之長比人之短,而不是以人之長比己之短。
⑶冥想法消除嫉妒。步驟如下:
①集中精力於自己的呼吸大約一分鍾。
②確立你的目標,比如:“希望這項練習能夠幫助我加強與他人的聯係,消除我心中的嫉妒心理。”
③靜坐,回想一個你所認識的、最近交了好運的人。
④在接下來幾分鍾,想象著與找個人交談,感受他(她)的快樂,說一些祝福的話,比如“祝你好運不斷!”或者“希望你永遠快樂!”
⑤不管在什麼時候,當有嫉妒的念頭出現在腦海中時,都要友善地讓它們離開,讓思路回到你剛才醞釀的那些祝福的話語中。
⑥睜開雙眼,慢慢走動,結束練習。
2. 憤怒心理:傷害自己的利器
如果你是一個有車的上班族,在你急著趕往上班地點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隨意超車、亂按喇叭,有車子在內線車道上擋你的路,或者不顧安全距離尾隨你的車……不管是遇到哪一種情況,對你本來就焦急的心理都是一個挑戰。此時,你會表現出怎樣的情緒呢?相信很多脾氣不夠好的先生或女士會這樣想:哼,我回去就把這車作一個改裝:裝上大的保險杆,再配一個氣動喇叭。從此以後,你在公路上行使就如入無人之境,隻要別人的車敢擋你的路,你就用氣動喇叭給點顏色讓他瞧瞧;當有人敢違章跟隨時,你就來個急刹車,讓他狠狠地撞在你的車屁股上,而毫發無損的你悠然自得地在自己的車裏看了一幕喜劇。
坦率的講,這個創意真是不錯,隻不過,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後果可能就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玩,也許當你的喇叭會激怒另外一個剛好心情焦急的人,那麼你的舉動就有可能引發一場戰爭;你的急刹車也有可能會釀成一起車禍,後患無窮……
所以,選擇憤怒就選擇了一種錯誤的心態,它會控製你的理智,讓你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它是一種消極的心態,除了讓情況變得更糟,沒有一點益處。
在婚姻生活中,如果夫妻雙方不懂得抑製憤怒,就會終日爭吵不休。“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這樣?”一位太太說。“因為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控製自己的憤怒,彼此漸漸養成向對方發脾氣的習慣。現在我們隻剩下了相互責怪與仇恨,彼此都不能忘記前嫌,這樣的局麵讓我們都感到很累。”憤怒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暴戾的氣氛,使雙方的矛盾更進一步。並且,憤怒的結果會讓我們感到“很累”,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出現呢?原來,憤怒不僅影響我們與周圍人的關係,更可怕的是,它還是有害於身體健康的一種負麵情緒。
在《大腦、行為與免疫》雜誌上,刊登過一項新的研究報告,從康複的角度,首次直接評估了易發怒的性格對傷口愈合時間的影響。結果發現,對於不能控製好憤怒情緒的人來說,測試中的小傷口需要4天以上時間才能痊愈,而好脾氣的人隻需要一天多就可以了。研究人員解釋說,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易怒的人應激激素皮質醇分泌量比較高,造成了他們傷口痊愈困難。
不僅如此,憤怒還會給我們健康的身體造成各種危害。
現代醫學的研究證明:人在憤怒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心跳明顯加快,每分鍾可達180~220次,甚至會更快,同時血壓急劇上升,所以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的人,發怒時常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發怒時的呼吸速度也比平時快,一般人每分鍾16~18次,而憤怒時則增快到每分鍾23次左右。這樣肺從血液中吸取的二氧化碳,就會超過身體所製造的二氧化碳量,所以憤怒者常常會感到手指麻木。並且,在發怒的時候,人唾液的成分會發生化學變化,胃出口處的肌肉驟然收縮,整個消化道處於痙攣狀態,因此進食時感到味道變異,飲酒覺酸,還會出現腹部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覺。不僅如此,憤怒時的人體還能產生一些對身體有極大危害的物質,美國斯坦福大學曾經進行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根管子一頭插到鼻子裏,一頭插到冰水裏,10鍾後看結果。如果試驗者是心平氣和的,冰水的顏色不變;如果內心感到慚愧,冰水的顏色就會變成白色;如果是惱怒,冰水的顏色就會變成紫色。把這種紫色的水注射到小老鼠身上,隻需要2~3分鍾小老鼠就死了。
上述例子證明了憤怒對人的內髒及其他器官都會產生危害,不僅如此,易憤怒的患者也比心平氣和的患者較難痊愈。一些醫學上的案例證明,癌症不經過特別治療就自行痊愈的人大都心胸寬廣、性格開朗;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一旦情緒激動,病情就會加劇……
憤怒的危害如此之大,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想辦法遠離憤怒,以健康的心態生活。
首先,我們應該學會自我控製。可能有人會說:我也不想發脾氣的,但是很多事情讓人不得不生氣。其實,我們靜下心來想想,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但是對於這些事情,易怒的人總是采取一種憤怒的情緒反應,而心態平和者則懂得控製自己。情緒潛能專家鮑勃的女兒問他:“爸爸,你從未發過脾氣。你一定有生氣的時候,但是你沒有將它發泄出來,你把它藏在心裏,這樣對你是不好的。”鮑勃為了教育女兒,讓她懂得人需要自我控製,在某一次女兒做錯了事情後,他故意大聲咆哮,讓女兒看到自己麵孔扭曲的模樣。然後他對嚇壞了的女兒說:“我覺得自己有點愚蠢,因為我感覺自己好像失去控製。我想發怒並非不可原諒,問題是如何讓怒火冷卻,否則它們將繼續燃燒,而且越燒越旺。”
其次,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產生憤怒情緒的最大原因,是憤怒著感受到了來自別人的威脅,比如感受到別人的不禮貌的侵犯,感受到被忽視,或者感受到自尊受到傷害等等,於是憤怒就成為易怒者的一種保護性的情緒,認為在氣憤當中自己會變得更強壯、更野蠻、更具威信。會產生這些想法的人主要是對自己沒有自信,所以,易怒者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提升自信心。
我把在控製情感上的軟弱無力稱為奴役。因為一個人為情感所支配,行為便沒有自主之權,而受命運的宰割。
——哈佛經濟學教授 詹納斯?科爾耐
哈佛心理訓練69: 如何控製憤怒
總有些事會讓你感到憤怒,無法自製,而很多時候,憤怒有百害而無一益。這時不妨試試下麵的方法。
(1)如果你開始憤怒,你應該:
①承認自己的憤怒。
②查明憤怒的根源,是哪件具體的事件或行為使你感到憤怒(切記:憤怒的對象不能針對某個人),想出能擺平它的辦法。
③試著做深呼吸,再從一數到十,然後盡可能冷靜地做出反應。
④暫時先離開,直到你感覺到能夠冷靜而理性地對待此事時再回來處理。
⑤和與此無關的第三者談話交流。
⑥把自己的憤怒寫下來,但注意不要讓他人看到,而是要等到24小時之後再重新瀏覽自己所寫的內容。
(2)如果對方憤怒,你應該:
①仔細聆聽。
②模仿對方的行為,與對方保持一致的姿勢,如果對方是坐著的,你也應該坐下,如果對方是站著的,你也應該站起來。
③不要在中間打斷對方的說話,讓他有機會傾吐心中的不快。
④承認對方的憤怒是應當的,並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