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 / 3)

這裏需要簡單介紹一下輪盤賭的規則。輪盤賭的輸贏取決於輪盤停止轉動的時候小球落在什麼地方。典型情況是,輪盤上刻有0~36的37個格子。假如小球落在0處,就算莊家贏了。玩輪盤賭最可靠的玩法就是賭小球落在偶數還是奇數格子,分別用黑色和紅色表示。這種玩法的賠率是一賠一,比如一美元賭注變成兩美元,取勝的機會為18/37,接近二分之一。在已經300∶700落後的情況下,如果這樣賭偶數和奇數,即便那名英國女子把全部籌碼壓上,也不可能翻本。因此,她被迫選擇一種風險更大的玩法。她把全部籌碼壓在小球落在3的倍數上。這種玩法的賠率是二賠一,也就是說,假如她贏了,她的300美元就會變成900美元,但取勝的機會隻有12/37,不到1/3。現在,那名女子把她的籌碼擺上桌麵,表示她已經下注,不能反悔。這時候,巴裏應該怎麼辦?

如果你仔細看過上述帆船比賽的案例就應該了解到,巴裏此刻的最穩妥地選擇便是同樣把300美元的籌碼與那名女子做出相同的選擇。如此一來可以確保巴裏領先對手400美元,最終贏得那兩張入場券。事實上,這時候他們將同贏或者同輸。假如他們都輸,巴裏將以400∶0取勝;假如他們都贏,巴裏將以1300∶900取勝。如果巴裏清醒自己已經獲得的後動優勢,堅守追隨策略,那名女子根本就沒有獲勝的可能。即使她選擇不賭這最後一輪,她也還是要認輸,因為巴裏會模仿她一樣退出這一輪,照樣取勝。

實際上,她的唯一取勝的機會便是巴裏先行選擇。假如巴裏先在黑色下注200美元,她就會把她的300美元壓在紅色。她必須不能與巴裏進行相同的選擇。相反,如果巴裏采取後發製人的策略,自己將穩穩的獲得勝利。其實,在許多博弈遊戲裏,搶占先機、率先出手並不總是好事。因為這麼做會暴露你的意圖,其他參與者可以利用這一點占你的便宜。而“後發製人”,則可能使你處於更有利的策略地位。

得意忘形的巴裏再也沒有辦法保持頭腦清醒了。結果,他把200美元壓在了偶數上麵,並在心裏嘀咕他輸掉冠軍寶座的唯一可能性就是這一輪他輸並且她贏,而這種可能性的發生幾率隻有1/5,形勢對他非常有利。

一個人在喝得太多的時候,自然很可能偏離理性。一方麵,也許因為覺得自己經濟學已經玩得很有心得,向往“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巴裏竟然會漠視已經取得的後動優勢;而結果自然是那位女子贏得了下一年度舞會的贈券,巴裏功敗垂成。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以“模仿策略”實施的後動優勢的適用範圍。上述兩個遊戲,都是所謂“贏者通吃”的比賽。如果不是贏者通吃的遊戲,而是積分比賽的遊戲,情況將大相徑庭。

尋找弱點,發起攻擊

天下沒有人隻有優點而沒有弱點。隻要是有弱點的人,無論他多麼強大,你也能與其博弈之時占得先機。

齊景公手下有三個勇士: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捷。這三個人結拜為兄弟,經常對大臣無禮。大臣晏嬰知道這樣下去,肯定會出問題,就一直找機會要除掉這三人。

有一天,晏子從他們身旁經過時,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這三個人卻不起來,對晏子非常無禮。晏子極為生氣,便去進見景公,說:“我聽說,賢能的君王蓄養的勇士,可以製止暴亂,上麵讚揚他們的功勞,下麵佩服他們的勇氣,所以使他們有尊貴的地位,優厚的俸祿。而現在君王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之禮,對下也不講究長幼之倫,對內不能製止暴亂,對外不能威懾敵人,不如趕快除掉他們。”

景公說:“這三個人力氣大,與他們硬拚,恐怕拚不過他們,暗中刺殺又刺不中。”

晏子說:“這些人雖然力大好鬥,不懼強敵,但不講究長幼之禮,這是他們的致命弱點。”

有一天,魯昭公到了齊國。齊景公設宴招待,晏子陪坐,田開疆等三人帶劍站在台下,洋洋自得,目中無人。

酒喝到一半,齊景公對魯昭公說:“我園子裏種了一棵桃子樹,長了三十多年了,就是隻開花不結果,恰好今年結了幾顆果子,我想請您品嚐品嚐。”魯昭公聽了很高興,齊景公就讓晏子去摘桃。一會兒工夫,侍者端著盤子走了上來。盤子上放著六個香氣撲鼻的桃子,晏子說:“還有三四個沒熟,我就先摘了這幾個熟的。”

於是,晏子祝詞,魯昭公和齊景公各喝一杯酒,吃了一個桃子。接著齊景公說:“這桃子十分難得,叔孫大夫和晏嬰大夫,都是很有賢名的人,對國家又有功勞,應當各吃一個。”這倆人一聽,趕緊走上前拜謝。

吃了桃子,晏子說:“還有兩個桃子,主公可以讓大臣們說說自己的功勞,找出兩個功勞大的,吃了這兩個桃子。”齊景公認為這主意不錯,就同意了。

公孫捷第一個走上台說:“當年我跟主公去打獵,赤手打死了一隻猛虎,救了主公一命,這功勞大不大?”晏子連忙說:“這個功勞很大,可以喝一杯酒,吃個桃子。”

古冶子一看,跳出來說:“殺個老虎算什麼,我曾經殺了黃河裏一個大黿,救了主公一命,你說我該不該吃個桃子?”

齊景公說:“當時若不是古將軍,我早已葬身黿腹了,古將軍蓋世奇功,飲酒吃桃,沒什麼問題。”

晏子一聽,趕緊給古冶子倒酒遞桃。

這時,隻見田開疆站在台下說:“我曾經南征北戰,殺敵無數,使諸侯震驚,推舉主公為盟主,這個功勞不知大不大?”

晏子連忙說:“田大將軍的功勞比公孫將軍和古將軍大十倍,隻是桃子已經沒有了,請大王賜給他一杯酒,等明年桃熟後再給將軍桃子。”齊景公同意了。

田開疆一聽,熱血上衝,說:“我功勞最大卻吃不上桃子,反而在兩位國君麵前受這種侮辱,我還有什麼臉麵活在世上?”說完就拔劍自殺了。公孫捷大吃一驚,持劍說:“我功勞小吃了桃,田君功勞大反而吃不上桃子,他死了,我又有什麼臉麵活在世上?”說完也自殺了。古冶子大聲喊道:“我們三人結為兄弟,他倆都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也拔劍自殺了。

於是,齊景公命人以勇士之禮,厚葬了三人,晏子就這樣巧妙地用計謀,消除了齊國即將發生的內亂。

可見抓住對方弱點,往往是成功的關鍵。

一位催款小姐到某公司催款已有數次,都沒要回分文。一次,她在總經理辦公室等候,觀察到進進出出的職員都恭維總經理誇他點子好,主意對頭,領導有方,這時,總經理本來板著的臉孔會露出得意的微笑,樂顛顛地陷入自我陶醉之中。要是有事辦他都一一批準,順順當當。催款小姐發現了這位總經理好大喜功、經不起吹捧、愛麵子的弱點,於是對“症”下起藥來。在以後與總經理的交談中,催款小姐對欠款公司的發展、規模、能量、信譽等展開了評論,講得有理有據,頭頭是道,時而顯露出敬佩之意。總經理越聽越高興,索性自己滔滔不絕地講起“治廠經”,這位小姐馬上變成了一個耐心的“聽眾”,偶爾說幾句助興的話,使總經理覺得兩人談得很投機。催款小姐見時機成熟,便恭維說:“總經理,像你這麼穩重成熟,思考周密,一般人在你這個年齡很難做到啊!”一句話又使得對方將自己的經曆和盤托出。最後轉入正題,催款小姐歎道:“難哪,就像我催款一樣,總也不見效,對上麵不好交代。你這麼灑脫的人,給我辦了,有為難之處嗎?”總經理爽快地答應說:“你也跑了好幾趟了,很不易,下個周一,你找王副總拿款吧!我給打個招呼就行了!”終於,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

從哲學意義上講,一個人的弱點都是與他的優點相生相長的。優點對應的就是弱點,同一件事情存在優點和長處,也存在缺點和不足。抓住了對手的弱點,你就可以讓對手進入你擺布之中。與人博弈時你應該把視野放得更寬或換個觀察角度,從別人的弱點和不足出發,更高明地讚揚對方。隻要找準對方的弱點,保你百發百中,無往不勝。總之,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弱點,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用之以控全身,來達到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