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先進的隱身措施。據說,“白楊”-M導彈的前錐體部分可放置起欺騙作用的物體。當發射時,這些幹擾物將使反導彈係統看到“數千枚彈頭”,將使它難以從那些假彈頭中區分出真彈頭。俄羅斯計劃在21世紀初的前10年內部署(300-350)枚“白楊”-M導彈係統,這些導彈有井下發射和公路機動發射兩種型號。
美國“侏儒”導彈
“侏儒”導彈是美國新研製的小型固體洲際戰略導彈,能在公路上機動,以提高導彈的射前生存能力,主要用來打擊導彈地下井。該導彈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采用全程製導的洲際戰略導彈。20世紀90年代,它與MX導彈、“民兵”Ⅲ導彈一起成為美國戰略核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導彈於1983年開始研製,同年美國空軍成立“侏儒”導彈計劃局。1986底首次飛行試驗失敗。1992年,第二次試驗取得成功。由於受美俄《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影響,該型導彈並沒有正式服役。
諒導彈彈長1615米,彈徑117米,起飛質量168噸,射程(10000~12000)千米,命中精度(146-182)米,彈頭核當量500萬噸。其動力裝置為多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一級發動機由聯合技術公司化學係統分公司研製,發動機長564米,直徑1168米,重8165噸,采用先進的高能固體推進劑,用高強度石墨環氧樹脂複合材料製造機殼;第二級發動機由空氣噴氣戰略推進公司試製,采用碳/碳噴管,殼體用石墨纖維繞成,並於1985年2月試車,推力達18247千牛,工作時間417秒;第三級發動機由聯合技術公司研製,長203米,直徑117米,重154噸,采用可延伸噴管。
製導係統采用全程製導方案,即主動段製導采用MX導彈製導係統的改進型,稱為輕型高級慣性參考球製導係統;中段製導采用“三叉戟”I導彈的MK-5星光慣性製導係統,重約60千克;末段製導采用末端定位係統的末製導裝置,能使彈頭在目標區內機動,消除主動段和中段的製導誤差,使導彈在9250千米的射程中命中精度達到30米。彈頭采用MX導彈的MK21核彈頭,重達(194~2064)千克,威力約為(30~50)萬噸級。這種彈頭能機動躲開反導彈攻擊而確保精確命中目標。
“侏儒”導彈與“和平衛士”導彈一樣,也攜帶MK21/W87核彈頭。該導彈還配備有能與發射車始終保持聯絡的指揮、控製、通信、計算機和情報係統,同時還能利用載於飛機上的發控中心作支援。
美國目前正在研製重型的“侏儒”導彈,並在不影響導彈機動性的條件下,準備增大該導彈的戰鬥載荷和突防裝置。
俄羅斯首都反導彈防禦係統
俄羅斯在莫斯科防空區建造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反導彈防禦係統,被西方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這個反導彈防禦係統的任務是發現並跟蹤入侵的洲際彈道導彈和其他類似的目標,並指揮反導彈導彈對目標進行攔截,防止來襲目標的核戰鬥部命中目標。該反導彈防禦係統設有多功能無線電雷達站,還有一個計算機控製中心和若幹反導彈發射井(其中一種是用於發射在高空、甚至在太空中攔截目標的遠程導彈;另一種是可發射高速中程導彈的發射井)。係統在核爆炸的情況下仍能出色工作,它能抵禦核輻射和爆炸性殺傷。
龐大的莫斯科反導彈防禦係統有數千個房間,電纜總長幾萬千米,自來水管道上千千米。管道上麵有數萬個水閥——它們為各種設備的正常工作輸送質量、成分和溫度各不相同的水。防禦係統有8個發射場,裝備32部ABM-1B“橡皮套鞋”反導彈係統。另外,還配備有SH-01高空攔截導彈(攔截距離為700千米左右),以及用於高空遠程攔截和大氣層攔截的SH-08、SH-04和SH-11攔截導彈等。
該防禦係統從發現目標到摧毀敵導彈戰鬥部的整個過程實行自動化控製。彈道導彈按最佳攻擊路線從發射到莫斯科防空區,通常需要(11~30)分鍾(如從美國國土發射需要30分鍾)。在這段時間內,首先借助雷達導彈發射地,判斷其攻擊方向和地點,並將所得目標指示數據傳送給反導彈防禦係統。然後,再對來襲導彈進攻方向進行檢驗。隨後,係統進入戰鬥狀態。多功能無線電雷達從眾多真偽難辨的目標區分出“假”目標:哪些不帶核彈頭戰鬥部,哪些是積極幹擾目標等。然後,雷達對核裝置的目標實施跟蹤,並指示反導彈導彈進行導彈攔截。
美國軍界曾對這個反導彈防禦係統評價說,“在10年內,西方任何一個同類係統都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
俄羅斯“飛毛腿”導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研製的50多種彈道導彈中,惟一經過實戰檢驗的就是前蘇聯研製的:飛毛腿”彈道導彈,它也是實戰中用的最多的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