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這年秋天,一九七一年秋天。為回應蘇修的遠東軍事演習,沈陽軍區和北京軍區在昭烏達盟至錫林郭勒盟進行了規模宏大的聯合軍事演習。保定三十八軍、阜新坦克五師向這裏隆隆開進。兩個守備師協同演練。
這次演習,是示威性的。白天行進,晚上紮營。從赤峰到東烏珠穆沁旗,沿途各旗縣都搭彩門,組織群眾迎送,並無軍事秘密。
據說,從來不穿軍裝的中央文革小組成員陳伯達,先一些時候還穿著軍裝到中蒙邊界視察,做出全民皆兵的樣子給蘇修看。可惜,去年黨中央在廬山開的九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把陳伯達當成假馬克思主義理論騙子給批判了。二中全會後,全國開展批陳伯達一類騙子的“批陳整風”運動。當時,老百姓哪裏知道陳伯達一類騙子都有誰?隻知道陳伯達在廬山會議上發言,大談“天才”,稱毛主席是偉大的天才。毛主席不當國家主席是偉大的謙虛。
那時,毛主席主張從上到下黨領導一切,叫“一元化領導”。國家不設主席,自己也不當國家主席。
誰知道批判“天才論”是怎麼一回事!反正毛主席把老祖宗搬出來,說“到底是英雄創造曆史還是奴隸創造曆史?我看,還是奴隸創造曆史,”群眾創造曆史。
是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曆史是群眾創造的。狠批陳伯達一類騙子的“天才論”和“英雄和群眾共同創造曆史”的二元論。“批陳整風”要落實到戰備上,要給蘇修點顏色看看,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戰無不勝的鋼鐵長城!
為了配合這次演習,早在五月分,守備師就進行了代號為“七一五”的紙上作業演練。
紙上演練,沒有真槍實彈。起初,讋久春認為沒什麼了不起,也覺得沒什麼意思。可真按戰爭狀態演練起來,那還是激烈緊張的,也是充滿戰爭氣息,似乎身在烽火硝煙中。
讋久春還是被編在師宣傳科,演練中的任務是宣傳群眾,或叫民運宣傳。
進入戰爭狀態,所有人員乘車、步行,進入十裏開外的戰備坑道中。師部指揮所分司、政、後三條坑道。每條坑道都是厚重的三重門,據說是按防原子、防化學設計的。坑道裏有一間間辦公室兼臥室,有蓄水池,儲備的水夠半年用的,有夠三個月的糧食、壓縮餅幹和蔬菜、肉類罐頭什麼的。
原來以為打起仗來政工沒什麼可幹的,打仗是軍事部門、後勤部門的事。誰知真打起仗來,那政工還真是忙的不亦悅乎。
一進坑道,就無白天黑夜之分,坑道裏晝夜燈火通明,分分秒秒是戰鬥狀態。一天一夜,讋久春起草了十幾份文件,幾乎兩個小時就是一份文件,讓譯電員立即發往各團。
指揮部命令:據前線總指揮部報告,蘇修於今天晚上八點,向我國發起突然襲擊,並突破我邊防前線,中蘇之戰已經爆發,命令政治部民運組立即起草一份“戰爭動員令”,揭露蘇修社會帝國主義妄圖滅我中華的狼子野心,動員我防區三百萬群眾立即投入抗擊蘇修的人民戰爭之中,以全民皆兵,堅決、幹淨、徹底消滅帝、修、反一切敢於來犯之敵的英雄氣概,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保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要求,三千字以上,作業時間,兩個小時。
讋久春一小時五十分鍾,起草了四千多字的“戰爭動員令。”
接下來,是“疏散動員令”,“支前動員令”,“戰俘宣傳單”,“征用糧、草、牲畜宣傳提綱”,“戰時群眾紀律規定”……“勝利表彰群眾大會發言稿”,“支前群眾陣亡傷殘撫恤意見”,“第一次戰役群眾工作小結”。足足十幾份!二十四小時裏,幾乎沒合眼。電話鈴聲不斷,前指命令一個接一個下達。那緊張,那興奮,那焦急,那喜悅,真是一場劇烈的勝利的
83
戰爭感覺。
旁邊的幹部科忙得更有意思,一會兒哪個連、哪個營指揮員全部陣亡,要按守備師擬提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梯隊,幾分鍾內真名實姓地配備好各級幹部。
紙上作業也看出了戰爭的殘酷、驟變性。
為了配合這次聯合演習,守備師也組織了一次全師的真槍實彈的戰鬥演練。
讋久春在家當民兵時,步槍、衝鋒槍就經常打,到師部後,與軍訓科關係不錯,經常一挎包一挎包地背子彈出去打靶,手槍、步槍、衝鋒槍早已打膩了。所以,實彈演習他要求到炮團去,邊寫材料,邊參加炮兵訓練,長這麼大,還沒看過打炮呢。他去了“一三O加農炮”重炮團。
這“一三O”加農炮,最大射程二萬七千米,也就是說可以打五十四裏地。那炮彈的彈藥、彈頭是分裝的,整發炮彈有一百八十斤。
這到機關兩年了,讋久春體虛力薄,練了兩天開炮架、挖助鋤坑、搬炮彈、裝炮彈,累得呼呀哈呀,渾身散架了一般。這平時就是戰時,演練就是實戰!他有點覺得自己在機關體能是越來越差了。要自我加壓,堅持鍛煉才是。
實彈射擊那天,師部幾乎全體幹部都到炮兵射擊現場。不說這支由工程兵改編的守備師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看過重炮實彈射擊,就是炮團自己,一年隻有一次實彈射擊,而且每門炮隻給三發炮彈。師長說,一發炮彈幾百元,夠排級幹部一年的工資,夠一個農民十年的生活費,打不起呀!
別看一門炮給三發炮彈,可炮團團長在準備射擊時訓道:“全體指戰員注意,實彈射擊,我們必須做到首發命中目標!我們沒有打第二發炮彈的機會。為什麼,我們的敵人是現代化武裝到牙齒的蘇修,你第一炮一發射出去,人家衛星就觀察到了,給你炮陣地定位,緊接著人家導彈就甩過來了,想跑都來不及。所以,必須首發命中目標!”
那炮真的威力大,發射的轟鳴聲撼天動地,震耳欲聾;炮彈爆炸更是山崩地裂,硝煙彌漫。在炮兵陣地上令人無限振奮、激昂,有一種頂天立地、戰無不勝的感覺。
隻是十六門大炮,每炮一發,射擊完畢時,前沿指揮所報告,命中目標的隻有三發。有什麼辦法,指揮排給的數據什麼標尺、密位、風向、溫度,甚至幾號裝藥都有誤差,紙上作業和實彈射擊還是兩碼事。
為了不讓師機關的幹部們掃興,炮團團長親自出馬指揮了幾發轟擊集群步兵的跳彈表演。那跳彈還真的精彩。炮彈落到十幾裏開外的彈著點,那彈丸跳起來十幾米高,炮彈在半空中爆炸。用望遠鏡觀察那半空中爆炸的火球象太陽行將落地,真比觀看什麼焰火都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