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魂2-32(3 / 3)

“毛主席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當兵這麼多年,又當了軍官了,有些飄飄然了,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黨和毛主席把解放軍放在全國人民學習的位置上,自己就覺得了不起、偉大了。一身綠軍裝,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就放縱自己了。尤其是三支兩軍了,有一種當皇帝的感覺。認為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聽解放軍的,都服從解放軍。解放軍看中的女人,那是女人的福份,女人應當服從,感到榮光。誰知,我就栽在這裏頭。現在看來,脫掉軍裝,自己什麼也不是,不就是個老百姓嗎,牛什麼牛!”

“好,這幾條還差不多。就這麼說。可是,你的例子怎麼舉呢?”

“那,要不,我把監獄生活說得苦一點?聽說地方監獄那真和我們看《紅岩》小說裏描寫的國民黨渣滓洞集中營差不多。打、罵、上刑是家常便飯。還讓犯人相互監視,互相惡鬥。吃的也是鹹菜窩頭棒子麵糊糊,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說那些有什麼用!這樣吧,監獄生活不說了,隻說你是怎樣犯錯誤的,在監獄裏怎樣學習反省改造的,怎麼提高認識的。再說幾條教訓。你這事生動不起來,要是生動了,就難辦了!”

讋久春給焦財順整理完講用稿,心裏好不是滋味。好端端的人,還不如去坐牢。

尤其是後來,他更體會到這一點。焦財順坐了兩年牢,提前一年釋放。部隊按他複員處理,給了三千元安家費,兩千元醫療補助費。他回地方後,縣裏給他安排到縣辦煤礦當副礦長。改革開放後,他又辭職開了私營煤礦,很快就發了,成為戰友中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而他讋久春呢,連級幹部轉業下來,隻給了十個月工資—六百元轉業費,回龍城一直當幹事。那六百元買了一部永久自行車,一台紅燈電子管收音機,再置辦一些鍋碗瓢盆和一套便裝,便毫無分文了。壞人?好人?這是後話,按下不提。

師宣傳科長、三支兩軍辦公室主任黃義帶隊,讋久春陪著,韓明鏡、焦財順為主講的滅資興無講用團在全師各團和大的三支兩軍點上巡回講用了一個多月。

這一個月,也是讋久春思想鬥爭最激烈的一個月。韓明鏡的事跡深深感染了他。是呀,到部隊七八年了,國防施工、營建,拉練演習,三支兩軍。看是忙忙碌碌,可總覺得沒什麼意思。或者說,沒什麼建樹。就說是保家衛國吧,還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個公民輪流盡點義務好。

要是打仗,還象是那麼回事。可沒仗打,這養兵的日子就是難挨,難受。應當象韓明鏡那樣,到地方去,轟轟烈烈幹它一場。

自己不是有個建設大寨新村規劃嗎?對,隻有轉業到地方,真正紮紮實實和老百姓撲下身子幹,才能幹出點名堂來。

轉業到地方,在烏蘭圖格安家落戶,苦是苦。可毛主席不是說,與天鬥,其樂無窮;

157

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嗎!以苦為榮,以苦為樂,這才是無產階級美德嘛。再說,人家北京、上海的大城市的知識青年都紮根邊疆吃得了苦,當兵的還怕吃苦不成!

還有劉燕,能和劉燕在一起,什麼苦都甜。有時,他常想起《天仙配》那個電影。自己是窮董永,劉燕是七仙女。七仙女下凡了不怕人間苦,主動獻身董永,你董永這個讋久春,就象焦財順說的,脫了軍裝,你還不是個普普通通老百姓,有什麼了不得,有什麼資本,不就是個窮書生嘛,你還有什麼說的?對了,就是她了。隻要能紮根烏蘭圖格,就是劉燕了!

決心已下。一個月後,讋久春真的滿懷激情地寫了一份洋洋萬言的《關於就地複員安家落戶的申請報告》,鄭重地交給三支兩軍辦公室黨支部。

報告交上去,一石激起千鈞浪。一時機關議論紛紛,慢慢傳言到全師每一個連隊。

讋久春這些年幾乎走遍了全師。全師上上下下都知道有個讋久春,他可以算作知名人士了。

所以,讋久春的報告一出,議論的猜測的,說什麼的都有。

“讋久春好厲害,想當第二個韓明鏡!”

“讋幹事那人想出風頭,想當反潮流英雄!”

“嗨,我看那讋幹事,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和他一起入伍的戰友,有好幾個都是營級了,他才是個連級,心理不平衡,覺得守備師養不起他了……”

怎麼議論讋久春都無所謂。《資本論》開篇,馬克思就引用了但丁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在部隊這些年,被誤解,甚至被冤枉的事還少嗎!正義之師是指軍隊整體對國家而言。正義之師裏的官兵那可依舊是社會的人,是形形色色的人,就有形形色色的思想、觀念。毛主席不是說,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嗎!

戰友們的議論,不管是譽還是毀。他都不在乎。誰想,領導裏也大多對他這事的動機持懷疑態度。

“小讋,你這個人是很有修養的,理論很深的,怎麼也這麼衝動,不要頭腦發熱!”年主任說。

“小讋,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了不得,想當救世主?你要是真有事業心,走遠一點,到新疆、西藏去。幹嘛要就地安家落戶給全師看,你的名氣還小啊!”黃主任幹脆直截了當地批評他的個人英雄和名利思想。

這份報告,竟石沉大海,慢慢地銷聲匿跡了。

既然領導對他的報告不予理睬,他也沒有再拗下去了。他隻是不明白,從領導的口氣裏,從老一輩的議論裏,他似乎得出那麼一種觀念:反潮流者、出風頭者,或造反者,大概都是不夠數的、頭腦簡單的、愛衝動的人頭腦發熱的行為;有理智的,有頭腦的,不應該有這樣的舉動!一句話,聰明的人不要當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