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轉型Opsware:這一次,跟著感覺走(2)(1 / 2)

Tangram公司的經營者名叫諾姆·費爾普斯,暫任CEO一職,這一點清晰地表明,他們有意轉讓公司,因為大多數董事會寧願賣掉公司,也不願聘任新的CEO帶領他們冒險一搏。約翰與Tangram公司方麵進行了商談,對方立刻表現出了興趣,於是我們組建了一個團隊,開始對Tangram公司進行盡職審查[1],同時就合並協議與其展開了談判。盡職審查即將結束之時,我將團隊召集在一起。大家一致認為,收購Tangram公司是個糟糕的點子:技術上很難兼容,而且價值不大,地理位置也不理想,成立時間較久,技術也很老舊。財務團隊認為,這項收購肯定會賠錢。聽完這些意見,我告訴大家,他們所說的這些反對理由我並不在乎,我們一定要收購Tangram公司。團隊成員似乎非常震驚,但並沒有和我爭辯。

經過談判,我們與對方達成了協議,以價值1000萬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Tangram公司。在60天限期結束之前,我們簽署了這一收購協議。我打電話給EDS公司的弗蘭克,告訴他我們和Tangram公司的交易一結束,就可以將Tangram公司的所有軟件免費納入他與Opsware的合同裏。弗蘭克欣喜若狂。由於我們幫弗蘭克解決了Tangram公司的軟件問題,他開始以一種完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賈森團隊的工作。60天限期結束之時,弗蘭克將我們的團隊召集在一起,發表了以下言論:

“這次合作之初,我曾給各位講過一番話,這些話我也向很多賣主講過,他們個個都滿口應承,卻沒有一個人真正兌現過承諾。而你們卻說到做到,這令我感到震驚。你們是我見過的最出色的賣主,我很高興能和你們合作。”

我們成功了。我們保住了客戶,保住了公司。終於鬆了一口氣!不過,我們剛剛買下的公司還有一些小問題要處理,包括57名員工的安置問題。有些決定做起來很容易,比如有10個銷售人員,我們隻要1個就夠了,因為另外9個人什麼也賣不出去。有些決定做起來就要複雜得多:我們應不應該保留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Tangram公司原址呢?最後,我們決定將其保留下來,以便為客戶提供服務。結果證明,在計算周轉率以及人員招募和培訓成本時,和印度的班加羅爾相比,在北卡羅來納州凱裏市雇用工程師的成本要低得多。多年之後,事實證明,收購Tangram公司令我們受益匪淺,其價值已不是保住EDS公司這一客戶這麼簡單。

在收購談判過程中,雙方一致同意,Tangram公司的首席財務官約翰·內利不加入Opsware公司。可是,就在簽署協議和交易即將結束期間,約翰開始出現劇烈的頭痛症狀。醫生診斷他患上了腦癌。由於他不會成為Opsware公司的員工,而且他的病事先就有,因此他沒有資格享受我們計劃中的醫療保險。若無法享受醫療保險,高昂的治療費用很可能拖垮他的家庭。我問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如果將約翰列為公司在職員工,使其有資格享受聯邦“綜合多項預算調節法案”[2](以下簡稱“COBRA計劃”)規定的醫療保險,我們需支付多少費用,以及加入COBRA計劃需要多少費用。結果得知,費用約為20萬美元。就公司目前的處境而言,這可謂一筆巨款。最重要的是,我們根本不認識約翰,而且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說,我們絲毫不“欠”他什麼。這並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也在為生存苦苦掙紮。

事實的確如此,可約翰連命都快保不住了。我決定從預算中挪出些錢來為他支付醫療保險費用。我從未想過有人會對我的這一決定說些什麼,但15個月之後,我收到了約翰的妻子親筆寫的一封信,她告訴我約翰已經過世了。信上說,她萬萬沒想到我會對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及其家人施以援手,是我令她從絕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信中說,她不知道我為何要這樣做,但這卻給了她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她對我永遠充滿感激。

我想,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知道絕望是什麼滋味。

適者生存

有關EDS公司的危機剛一化解,我就聽說,本來有望與其簽約的三家新客戶正離我們而去。一個強勁的新競爭對手BladeLogic公司異軍突起,搶走了我們的重點客戶。我們的好幾筆生意都栽在他們手上,導致我們的季度任務指標沒能實現,股價也再次跌至每股2.9美元。

我們再次踏上了征程。

產品不夠完善、股價不斷下滑、團隊疲憊不堪,我知道我們遇上了勁敵。雪上加霜的是,作為“董事會全職主席”,曾心無旁騖地和我共建Loudcloud公司和Opsware公司的馬克決定成立一家名為Ning的新公司。此刻,Opsware公司的成敗實際上就取決於團隊和我,但這個時間點卻對我們極為不利。不僅因為公司目前正遭逢勁敵,而且因為我們最知名的代言人正打算改弦易轍。在經曆過那麼多的艱難險阻之後,我怎麼要求我的團隊鼓足幹勁兒,再去攻克一座不可跨越的高峰,我自己又如何能打起精神繼續前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