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網羅最優秀的人才(1)(1 / 3)

羅賓·紐斯坦因,後來成為高盛的合夥人,1982年時就職於芝加哥一家知名的商業銀行,當她被告知需要下班後打印的東西必須在5點鍾下班之前統一交給外麵的打印社以便對方在第二天早上9點把材料送回到公司時,她決定換工作。對於紐斯坦因而言,這種按部就班的方式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力。紐斯坦因才華橫溢,渴望成功,她在西北大學獲得JD與MBA學位,擁有CPA資格。她就讀於布朗大學時,父親破產後身亡,這給她帶來非常大的打擊,她希望能夠盡快獲得成功:“我一定要賺夠100萬美元。”

一位朋友告訴她:“到華爾街去!”她給紐約信息中心打電話詢問她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的頂級投資銀行的電話。所羅門兄弟公司的接線員將她轉接到人事部門。“對不起,今年的招聘已經結束了,你明年再打過來吧。”她打電話的第二家公司就是高盛。

“拜托,幫幫忙,”她向接線員請求,“我想找投資銀行的主管。我需要一份工作,請不要給我轉到人事部去。”接線員按照她的要求給她轉接到投資銀行家那裏,電話裏說,“我是湯姆·沙坦。”

“湯姆,我是被轉到你這裏的。我在找工作,非常希望在投資銀行工作,希望為高盛工作。”

“費思·羅森菲爾德負責投資銀行部門的招聘。我給你轉到她那兒去。”

“費思,我是羅賓·紐斯坦因。湯姆·沙坦讓我直接跟您說。”在半個小時談話之後,一切看起來很順利,但是她所在的銀行是高盛的客戶,因此必須要征得目前任職銀行的同意。但是她所任職的銀行拒絕了。

後來鮑勃·康韋看到了紐斯坦因的簡曆,對她非常感興趣,安排她接受高盛私募與房地產金融部門20名同事的麵試。吉恩·莫斯給她開出的工資是9萬美元。這超出了她的預期,但是紐斯坦因說:“有點兒少。我已經離開學校兩年了。”

“你想要多少錢?”

紐斯坦因報出了一個數字,希望不會高得離譜,“10.5萬美元。”

“我會再跟你聯係。”

在紐斯坦因焦急等待了兩天之後,她如願以償。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高盛的傑出是建立在一係列出色業務、思想與覆蓋全球的野心之上的。其中最關鍵之處在於能夠吸引與留住最優秀的人才。在公司所有競爭優勢中,招聘是最強調結果的。約翰·懷特黑德說:“如果沒有最優秀的人才,就不會成為最好的公司。而一旦召集到最優秀的人才,認真培訓他們,將他們有效組織起來,鼓勵他們,肯定會成為最好的公司。”

在大多數時候,投資銀行的主要競爭者都是平等的。所有公司都致力於服務同樣的客戶;所有公司使用相同型號的電腦、電話,在同樣市場打拚,構建同樣的數據庫,乘坐同一家航空公司的飛機,住同一家酒店,甚至連辦公大樓都差不多;所有公司麵對相同的監管條例;它們相互了解,能夠迅速複製對方最新的服務。那麼,麵對這麼多相似之處,一家公司如何才能在眾多公司中脫穎而出呢?隻有四種方法能夠做到這一點並保持競爭優勢:更加有效的招聘、更強大的公司文化、更好的戰略,以及承擔更多的使命。

當紐斯坦因加入高盛時,一般要經曆12輪以上的麵試,很多人還必須接受合夥人的麵試。幾十年前,麵試經常是隨機進行的。傑伊·特南鮑姆,後來成為公司最有影響力的招聘專家——一些未來的領導人都是他聘請來的,如鮑勃·魯賓,羅伊·朱克伯格,戴維·塞芬,鮑勃·慕欽,鮑勃·弗裏曼,史蒂夫·弗裏德曼等——都是在20世紀50年代偶然加入高盛的。特南鮑姆的父親曾經是聖路易斯一家隻有兩個員工的證券公司客服人員。他父親在進行鐵路共用事業控股公司套利交易時,認識了格斯·利維。在埃德加·巴魯克去世之後,格斯·利維在佛羅裏達的博卡拉頓與老朋友打高爾夫球時,提起西德尼·溫伯格的兒子約翰剛剛拒絕擔任他的助手。“為什麼不考慮下我兒子傑伊呢?”就是啊,為什麼不呢?特南鮑姆曾經在愛荷華州銷售過女裝,在阿肯色州擔任過市政債券銷售員。去紐約工作是義不容辭的事情,父親見到他時說:“收拾一下行李,傑伊!你要去高盛工作了!”特南鮑姆很快就開始在利維的套利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