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1)(1 / 3)

繼1994年巨額虧損之後,1998年公司又麵臨災難性的時刻。高盛在自營業務上損失了數億美元,一家主要對衝基金破產又使公司虧損了近億美元。同時,公司失去了賺錢的大好機會。結果,隨著股票市場的下挫,高盛公司不得不一再推遲策劃已久的上市計劃,喬恩·科爾津為此投入了大量的個人政治資本。這也損害了他作為公司領導人的聲譽。

長期來看,合夥人一致認為1998年是高盛發生巨大轉變的時刻。本年發生的事件有力地證明了上市才能確保長期資本規模。這也說明自營交易對於高盛內部的重要性日益增強,正逐漸取代公司長期以來神聖不可侵犯的戰略:作為關係投資銀行家,以提供最優質服務贏取客戶的信任和認可。在公司向自營業務加速轉型的過程中,高盛的目標是成為重要的做市商及自擔風險的金融中介服務商——從以服務為本的代理業務轉向以資本為本的委托業務,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強大的金融公司之一。

高盛越來越依賴資本運營,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使用複雜的計算機模型管理各種各樣的風險——許多之前未知的風險,從全球金融市場中賺取風險可控交易的利潤。公司的贏利來自其掌控的獨特信息,以及組織交易的能力。一直遵從客戶意願、致力於維護客戶關係的重要競爭優勢,將被大膽使用公司資本金所削弱,甚至被超越。這些被公認為是公司潛在的阻礙,可能會發展成為公司劣勢之一。該戰略第一個主要的表現就是:公司開始處理巨型高科技對衝基金,即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破產業務。

LTCM——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貌似發現了一種絕妙的新方法來管理巨額的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組合對衝基金。隻有經過認證的金融尖端科學家才能夠真正明白該基金運作的具體方式,但是大家都知道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一個神秘的、榮耀的、金牌賺錢機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該基金由約翰·梅裏韋瑟於1993年創立,約翰被崇拜者稱為J.M.,曾是所羅門兄弟公司高贏利自營交易部門極具魅力的領袖。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不足200人的隊伍管理著巨額私有資金,其中包括兩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群聰明絕頂的華爾街精英,擁有近100家客戶。在金融創新領域,公司確實表現得異常突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四個方麵非常突出:資產規模、杠杆率、委托人數量和利潤。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非常分散,由計算機程序構建的上千個分散的、小規模、“完美對衝”的頭寸組成,其原理是先進的計算機程序能夠識別全球債券市場中各類異常現象,或稱為市場不完美狀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選擇最具吸引力的贏利機會,構建的投資組合能夠識別出各種特定風險。雖然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單個頭寸規模比其他投資者的頭寸大很多,但相對總的規模顯得微不足道,並且每個頭寸上的利潤都很少。公司整體戰略是重複使用小規模、高杠杆的投資組合來賺取全球市場中的每一分錢,而這些累計起來的利潤將是驚人的,並且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戰略一度非常完美。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年利潤增幅高達40%。這台訓練有素的賺錢機器依賴於兩個相互依賴的係統:一個是巧妙設計的計算機係統,能夠從全球市場的數萬種頭寸組合中發現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另外一個是來自全球銀行及經紀人——交易商之間秘密、複雜的借款係統。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大量使用杠杆,雖然投資者的資金僅為30億美元,投資組合總額卻高達1000億美元。除此之外,它與每家華爾街投資銀行及交易商都簽署了衍生品合約,市值高達10000億美元!高杠杆的秘密在於貸款者相信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能夠完全分散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

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與貸款人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公司無法分散一種風險。在某種特定的、重要的、具有重大殺傷力的事件發生時,全球所有市場的反應是一致的——比如盧布突然貶值事件。

在基金管理費用方麵,行業通用的費用標準是資產管理規模的1%加上利潤的20%,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要收取資產管理規模的2%加上利潤的25%。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投資者不在乎管理費用的高低,因為基金表現得太優秀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第一年的利潤率是28%,1994年取得了58%的高額回報(實際上,剔除支付給成功管理基金合夥人的可觀報酬,有限合夥投資者的回報率在1993年僅為20%,1994年為43%)。1995年底,隨著“2%+25%”基金管理費用收入的逐年累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一般合夥人個人賬戶資產高達14億美元。一般合夥人頭寸規模在兩年內投資金額從原來的1.5億美元增長到15億美元。好消息紛至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