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憑什麼我們能發現它
2.我們憑什麼能看到它的空間並持有它
林奇是最早給這個答案的人,他從生活中挖掘10倍的品種。我錯過很多極品,對房子不感興趣,錯過100倍的萬科,不會喝酒,錯過茅台青啤張裕,等於錯過了A股中最值得長期持有的好東西。對於騰訊也是下車過早,對於前景的判斷不夠樂觀。說白了,就是我有這個認知,甚至可以知道怎麼找到這樣的東西,但是沒有建立拿住這些好東西的信仰。從斟茶遞水出發,從馬化騰的暴風影音的那個文章思路出發,把服務意識武裝到自己的牙齒,在生活中不斷體會各種積極的用戶體驗,屏蔽小級別的賺快錢的思路,就可以把做到這樣超級牛股的信仰拿到手中。服務意識給我們帶來的是機會,是找到好東西大玩意的武器,至於如何通過它賺錢,那麼進入了我們下一步,就是責任。
責任的價值
很多時候,我們會害怕責任,尤其是男人,一聽到責任就習慣躲避,覺得責任這個名字就不是好事情。事實上責任是很好的東西,不是洪水猛獸,我們會恐懼成家、恐懼結婚、恐懼考試,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背後的好,我們總是聽到背負責任的那些人在埋怨自己的生活,就以為自己的未來也是那樣的。
先不探討結婚這樣難度大的問題,我們說股票買賣。為什麼要買股票?我們會找到一係列理由。那麼為什麼買這個不買那個,我們可以繼續找一堆理由,那麼到了最後要決策的時候,我們為什麼非買這個不可呢?這時候需要什麼樣的理由才能給我們肯定的答案呢?如果我們有一個長期的成長方案,有一套長期的交易機製,我們會根據符合我們交易體係的標準去買賣,那麼我們怎麼才能保證我們在最適合的時候能做最正確的事情呢?責任則是唯一的答案。能說到責任的層次,說明我們做的一定是正確的。
和企業家交流未來,他們會說你們搞投機的錯了就跑,他們做企業的想跑也跑不掉,所以隻有一門心思踏踏實實做兩件事情,一個是把眼下的利潤做好,一個是去尋找未來的利潤。那麼我們去分析他們怎麼做這兩件事情,是不是都足夠認真,我們很容易判斷這個公司在什麼階段可以做到什麼層次,比如騰訊,他們現在做的兩件事情,一個是踏踏實實做好PC端的利潤,另一個是拿下移動端的未來,移動端的未來是微信移動QQ相關聯以及其他參股並購。思路很容易看得很清楚。然後再看底下的人是怎麼執行戰略的,還是騰訊,兩年前,底下高層的責任表現出來不是做好產品,而是做好政治鬥爭搶占公司資源,為了位置不能隨便認輸,所以我們看到騰訊的產品都是半死不活的,不是為用戶著想,遠遠不如對手。所以去年馬化騰做了戰略轉型,參股那些做得好的對手,然後把半死不活的產品以及開發者送給對手,讓市場決定輸贏,資源留給贏家。我們從責任角度就可以看到企業的生命力在哪裏,公司究竟好在哪裏。
回到我們前麵斟茶遞水帶來的客戶體驗,我們可以找到那些讓我們無可挑剔一定要推薦給別人的大玩意,我們如果能把信仰和責任都建立到我要賺這個錢,我一定要把所有的錢都砸在這裏,那麼隻有建立了這樣的信仰,有了不做好不行的責任心,我們才有可能把這個事情做得好做得徹底。那麼當我們反省自己為什麼做得不好的時候,往往隻需要一句話,我的責任做到了沒有?
我們的利益和我們的責任心是密切相關的。
所以有責任心,就可以把整個市場95%的人幹掉。
解決恐懼問題和麵子問題(h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