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炒股,個人投資者,發表時間:2014-12-30,雪球APP下載:http://xueqiu.com/r/2YviQn;原文鏈接:http://xueqiu.com/1217972329/34662355;
入市七年,從未正式寫過總結,總覺得炒股這種事情不需要那麼正式。最近受教於小小辛巴老師“筆下有金”的教誨,決定寫篇總結,回顧自己走過的道路,反省自己犯過的錯誤,明晰今後的投資思路。同時與眾球友分享,也許可以幫到一些剛入市的新手,少走彎路。
一、投資經曆
1.懵懂階段
2007年入市,算起來已有7年,對於有些股民來說已經小有成就,可是我卻始終還在虧損。剛入市的一兩年,什麼都不懂,也不敢亂買,覺得工商銀行是大藍籌(其實那時候根本不懂什麼是藍籌),應該風險小就買了,結果一路下跌,大約一年多經不住虧損的煎熬割肉出局,損失50%。心想買了個爛股,運氣不好,換股操作一定能賺錢,後來又人雲亦雲地買了馬鋼股份、中海海集等幾隻股票。可奇怪的是,這些股票到了手裏無一不變成爛股,一跌再跌,最後忍不住割肉出局。
2.純技術分析學習階段
我不服氣,心想別人炒股為啥可以賺錢,而我不能?2009年自己獨立開了一個股票賬戶,決定加強學習,卷土重來。這個時候我開始獨立思考如何買股票。最開始的時候是研究K線圖、均線係統,MACD金叉死叉,大智慧“主力動向”等技術指標,似乎發現了股價和這些指標的一些聯動關係,好像真是那麼回事。然後又找了一大堆的股票書籍來看,前後看了《賺到10000點》《趨勢交易大師》《江恩華爾街45年》《胡立陽炒股100招》等書。覺得股市技術分析理論深不可測,奇妙無窮,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是那麼嚴謹,“三大假設”是那麼牢不可破。又買了東方航空、長江電力等股,但又是個個虧損,慘不忍睹,似乎虧損更甚。這段時間還花很多時間研究網上收集的各種技術指標和公式,但就是收效不大。
有段時間幾乎對股市放棄了希望,就把賬號扔在一邊,聽之任之。直到有一天偶然看了陳江挺的《炒股的智慧》,其中有些觀點至今記憶猶新:一個成熟的股民至少要經曆五年的學習期才能有所成就;買股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試買”的過程,試錯試對是個概率問題。似乎又感覺炒股思想境界提升了一步,又衝進股市,買了中航重機、中聯重科、海南椰島等股票,但“概率”始終沒站在我這邊,總是屢戰屢敗。
3.半價值投資階段
2013年,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看到了歐奈爾這個名字,有人評論“散戶就學歐奈爾”,就去借了他寫的一本《笑傲股市》,知道了CANLISM選股係統,也了解了“茶壺杯柄”形態,原來基本麵和技術麵還可以這樣結合起來選股。2013年正是創業板風起雲湧之時,我也意識到創業板的機會來了,到證券公司開通了創業板交易權限。1849點後買入了奧飛動漫,這是我買的最好的一隻股票了,階段漲幅達到了70%,很多高手要笑了,對於我一個屢屢虧損的小散已實屬不易。但買的倉位太輕也沒賺什麼錢。後來又買入了啟明星辰、探路者、銳奇股份、東軟集團、特銳德等個股,後麵看來這些股票大都成了大牛股,但我要麼隻取得小幅收益,要麼在追高買入後的震蕩中止損出局(因為歐奈爾體係有個一條鐵律叫虧損不超過8%),部分股票還損失不小。這個階段我感覺似乎已經摸到投資賺錢的門框了,但總還感覺差點什麼,買的股票賺錢的少,止損的多。往往是一隻股票賺了點錢,另外幾隻出錯、止損還虧損更多。在2013年創業板、中小板的大好行情下,年收益竟然為負。
我把2013年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己技術不精,為提升技術水平又去買了幾本書看,比如《盤口》《趨勢追蹤》《專業投機原理》《證券混沌操作法》等。2014年的大半年,我依然沉醉在技術分析體係的趨勢識別、跟蹤、試錯、抄底的迷茫世界中,當然對基本麵也有所考慮,在此期間買了招商銀行,賺了一點點,在上漲的過程中想要做一個波段,結果丟掉就沒接回來;買了貴州百靈,在底部的反複調整中買進賣出反而抬高了成本,然後在突破底部的第一波次調整中就出局了,眼睜睜看著這隻股票後來走出翻倍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