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興旺和經濟好轉的現象讓赫伯特·胡佛對總統競選更加自信,1928年11月6日,他以絕對優勢完勝1928年選舉,當美國民眾走上街頭為胡佛當選總統進行慶祝時,各地的股市也像是坐上了火箭,升得很高。這次當選讓人們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住了恐慌心理,對於大牛市更加有信心,股民們的新期待就是“再繁榮4年”!
在胡佛擔任總統的第一天,各地股市又出現了暴漲行情,一些領漲股甚至攀升了5美元至15美元,那一天的成交量大約有400萬股。而年初時,股市預測家還認為日交易量500萬股不可能。可是現在,日交易量500萬股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到了11月23日那天,股市交易量竟然達到了700萬股,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蒙哥馬利·沃德公司的股價也從春季的200美元漲至439美元,銅業、航空公司的股價也越來越高。對於股市的高回報率,美國民眾都很有信心,他們大膽地貸款,把貸來的錢都放入股市當中,雖然這種活期貸款利率高至8%到9%,可是人們根本不在乎。
美國國民商業銀行的總裁查爾斯·米切爾從自身利益考慮向股市中增加資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經紀商和銀行家們仍在極力鼓動人們加入投機。甚至一些著名的學者也失去了冷靜。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耶魯大學的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不僅自己融進了投機者的行列,而且還在公開演講中宣稱:“股票價格已達到了某種持久的高峰狀態。”
不過也有不少人保持著冷靜的頭腦,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從股市中脫身者之一。他對自己說,如果連擦鞋匠都在買股票,我就不想再待在裏麵了。這個明智的選擇使他提早撤出資金,為其家族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1929年夏,股票價格的增長幅度超過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潰已經近在眼前。
1929年9月3日,華爾街的一位統計學家羅傑·巴布森在華爾街的金融餐會上說了一句話:“股市遲早會崩盤!”這句話被《道瓊斯金融》發表。其實,這位先生在此前的兩年中一直重複著這句話,卻隻被人們當作笑談,沒想到這次竟一語成讖,千古留名。
此話不久就傳遍了全美國,投資者信心開始動搖,股市立刻掉頭向下。股市下跌的消息驚動了總統胡佛,他趕緊向新聞界發布講話說:“美國商業基礎良好,生產和分配並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關的政府財政官員也出麵力挺股市。但此時人們的神經已經異常脆弱,股市在經過曇花一現的上揚後,就開始了噩夢般的暴跌。
1929年10月的最後10天,集中了證券史上一連串著名的日子,跳樓的不僅是股指。
1929年10月19日,美國紐約市場就出現了拋售股票浪潮,股票價格大幅度下跌。
1929年10月21日,為了穩住股市,政府要求征收“保證金”,股民們開始認識到,若真收“保證金”,他們的儲蓄、房產等一切將要失去。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即遭大筆拋售,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動記錄器到收盤1小時40分後才記錄完最後一筆交易。
1929年10月23日,形勢繼續惡化,《紐約時報》指數下跌3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