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年代,在經曆了一次大戰和死亡2000萬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後,世界進入一個暫時的和平時期。人們開始享受災難之後的歡愉:經過幾年的調整後,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尤其是美國,它在許多經濟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和穩定的國家。
1921年,良好的經濟環境和樂觀的情緒為20年代的股市大發展創造了條件:美國資本市場新發行的證券是1822種,到1929年達到了6417種;融資購買股票十分流行。
1926年秋,危機已經悄悄降臨,卻沒人在意:在20年代的投機狂潮中被炒得離譜的佛羅裏達房地產泡沫首先被刺破了。
1928年,股市上漲進入最後的瘋狂:《紐約時報》工業指數從1921年的低點66.24反複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469.49的曆史最高點;事實上在20年代美國的許多產業仍然沒有從“一戰”後的蕭條中恢複過來,股市的過熱已經與現實經濟的狀況完全脫節了。
全美範圍內都掀起了一股投機熱潮,每個人的腦子裏都在思考著如何能通過炒股而一夜暴富。這真是一個全民皆股的奇特時代,連那些給金融家開車的司機們,也會豎著耳朵聽後座上他們的雇主們談論有關伯利鋼鐵公司的股票走勢,而不能專心駕駛,因為他可能正好買進了50股。
這樣的情景持續了好幾周。有幾隻股票表現特別優秀,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後來居上的蒙哥馬利·沃德公司的股票就是其中一隻。除此之外,航空公司的股票漲幅也很大,就在5月份的其中一個星期內,萊特航空公司股價上升了34.75美元,至190美元;而柯蒂斯公司的股價上升了35.5美元,至142美元。由於每天都有巨大交易量,紐約證券交易所隻得破例多次在周六停盤,隻是為了讓那些每天不得不進行超額工作的股票經紀人能夠喘口氣。當然,這些經紀人依舊放貸,其放貸量也有增無減,這樣的突發情況導致了信用膨脹繼續擴大。
這樣的情形把美聯儲的官員弄糊塗了,因為他們早在2月份,就已經再把貼現率從3.5%上調到了4%,就是為了讓過熱的投資能夠稍稍地降溫,可是他們驚奇地發現,這樣的投資熱潮不僅沒有降下來,反而愈演愈烈,特別是普通個股也瘋狂上漲,簡直太不符合邏輯了,而且違背了經濟學的原理。
對於調控的失敗,美聯儲官員很不甘心,於是到了5月份,他們再把貼現率上調至4.5%,他們潑出的這盆“涼水”的確讓股市發生了短暫的震蕩,可是很快又開始沸騰了起來。為了遏製瘋狂的股市,美聯儲的官員把1927年全年的政府公債悉數售出,可是不但沒有控製住股市,反而使得政府的公債市場遭到了重挫,這一下美聯儲的官員們真是無計可施了。
1928年5月下旬,股市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終於有所減緩,預測專家認為這輪牛市也是走到盡頭的時候了。到了6月份,股市再度出現了大幅下跌的現象,金融巨頭賈尼尼所有的意大利銀行股這一次也未能幸免,突然崩盤讓股民蒙受巨大損失。6月11日當天,在舊金山證券交易所,賈尼尼所有的意大利股票直跌了100美元,他控股的另一家銀行所發行的股票也跌了86美元,而美國銀行跌了120美元,至於聯邦安全銀行,下跌了80美元。但是在紐約的那些場外交易市場,由於賈尼尼控股的銀行股票由200美元降到了110美元,導致小股民大量破產,就連賈尼尼本人也站出來說“現在的股價實在高得離譜了”,希望股民有所警惕。但這樣的建議還是有許多人聽不進去,他們認為這隻是暫時的低穀,他們認為,最終估價一定會朝著1000美元的目標大步前進。
到了6月12日,華爾街又遭遇了一輪拋售潮,所有的股民都瘋狂地填寫著需要出售股票的委托,頃刻之間,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量就達到了500萬股。行情顯示器也滯後了將近2小時。這股寒流導致美國無線電公司這個曾經突破了200美元的“明星股”也無法幸免,下跌了23.5美元。然而,這次波動並未持續,分析家也再一次看走了眼,因為6月13日,股市又重新漲了起來。就在6月14日,胡佛如願獲得了競選提名,股市也開始轉暖,大多數股價仍然保持在較高的價格,大牛市仍然轟轟烈烈地繼續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