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七讀財,發表於2014年7月22日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相信大部分年輕人都有這樣的疑惑。
在我們做簡七讀財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我們的理財第一步應該如何踏出。下麵是一些和大家討論的結果,歡迎你來嚐試,嚐試後的心得也歡迎來和我們分享!
第一點,你要有清晰的、可以量化的目標,這是你未來堅持的動力。在一開始的新鮮感過去之後,我們會發現理財是一件長期的,甚至有時候有些枯燥的事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不斷學習、實踐,並且會麵臨某些失敗,你需要有動力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繼續前行。
我們看到,最經常被提及的目標是:往大處說,可以是xx歲實現xx元可投資資產,達到財務自由;xx年後自己創業,積累創業金xx元。往小處說,月薪3000元的小姑娘說,這兩年內希望可以帶爺爺去坐一次飛機,進行一次國內旅行,花費8000~10000元左右;年薪10萬元的小夥子說,希望5年內可以去歐洲旅行半年,花費18萬元左右。
所以,先想清楚,你希望在什麼時間做成一件什麼事情,做這件事情需要多少錢(當然,要超過你正常輕鬆就可支付的程度)。
第二點,理清楚你的財務現狀,你目前的資產負債情況和支出儲蓄情況。這就像是一場馬拉鬆,你知道目標在哪裏了,有多遠,希望多長時間來完成。接下來你就要看清楚你已經跑了多遠?你的跑步速度是多少?
你現在的資產負債狀況如何,就相當於在這場馬拉鬆裏麵,你已經跑了多遠;你的支出儲蓄情況,就是你的跑步速度如何。
這裏麵有一個很重要的行動——記賬。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持續行動。現在市麵上流行的幾個記賬APP都不錯,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使用一款,然後通過起碼3個月的持續記賬,理清楚上麵的問題。
第三點,根據上麵的自檢,製訂你的理財投資計劃。
自檢過後,發現目標太容易、太難達成?那就調整額度或者完成時間。
自檢過後,發現目標按照現在的收入支出情況無法實現,但是如果可以優化收入支出,還是有完成的希望的?那麼就算一算,你需要提升多少收入、降低多少支出,可以完成你的目標。然後去尋找實現的方法。
提升收入,可能是因為工資、獎金提升,也可能是在原崗位或者升職,甚至是跳槽。
也有可能是通過調整理財投資策略和組合,獲得更高收益。
說到這裏,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們的核心理念,對於年輕人而言,最好的投資,永遠是投資自己!
前麵好幾個問題,其實我們都說到:5%的國債收益不難,但10%的年化投資收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其中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在你的可投資資金在100萬元以下的時候,產生的絕對收益提升,比如說5萬元,也許還不及你把時間精力投入在自我學習、業務精進方麵帶來的一次工資提升,或者一次職位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