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債券投資全攻略(1 / 2)

DAVID自由之路,個人投資者

債券概述

債券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實體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的一種方式。債券直接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債券發行人是債務人,債券購買者是債權人。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屬於固定收益品種的一類,通常可以上市流通。常見的債券包括國債、地方債和企業債。

很多投資者對債券的認識存在誤區,主要如下所述:

(1)債券沒有風險。

(2)債券的收益率隻是約定的利息,無法獲得超額收益。

而實際上,債券投資存在三大風險,同時也存在四大超額收益。

債券投資的風險

(1)信用風險

您也許認為這是一隻波動性很大的股票,因為突發利空而跳水。但實際上這是企業債11華銳01(122115)在2013年5月至8月期間的價格走勢圖。122115是華銳風電2011年發行的企業債,年利率6%。由於市場擔憂華銳風電公司因現金流問題出現債務違約,導致該債券價格狂跌,從100元左右跌至74元,跌幅高達26%,100元附近買入該債券的持有者損失慘重。

那麼投資者如何避免買到11華銳01這種債券呢?畢竟踩中地雷的話,賬戶虧損會非常嚴重。常有以下兩種避免信用風險的方式:

買入高信用等級的債券,例如AAA信用評級的債券或者國債。但高信用等級的債券,通常收益率很低,比如國債的年利率比定期存款高不了太多,甚至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我不推薦用這種方法避免信用風險。

分散買入債券。每個債券(尤其是低信用評級債券)不能買太多,通過概率的方法平滑收益率。舉個例子,假如某低信用評級債券年利率比AAA債券年利率高4%,債券違約的概率是1%(全部損失)。如果倉位足夠分散,購買這種低信用評級債券獲得的收益率,反而比AAA債券年收益率高3%。因為4%的額外利差收益,彌補1%的壞賬損失後,還剩餘3%的利差收益。一般情況下我建議分散倉位來避免債券的信用風險。

債券發行時,通常都有專業的評級機構進行評級;評級越高的債券,信用風險越小。表5-2是國外某評級機構對債券的評級與違約概率的對應關係表,通常BBB以上級別的債券都是投資級債券,違約概率較低;而BBB級以下的債券被稱為投機級債券,違約概率較高,又被稱為垃圾債券。

中國信用機構對債券的評級存在虛高的現象,絕大多數債券都被評級機構評為A級以上,而AAA級債券占所有債券評級的30%以上,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國內評級機構的評級來衡量債券的信用風險。為了對企業債的償債能力進行評估,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

與現金流相關的指標,包括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及企業自由現金流量。

債務總額、資產負債率。

借貸成本,主要是利息費用。

可用於償還債券的其他流動性來源。

企業的經驗趨勢。

(2)利率風險

債券的價格和利率波動及債券到期時間有直接關係。

債券內部收益率計算公式較為複雜,由於各大財經網站上都有債券收益率的實時計算數據,所以這裏就不再詳細介紹,但投資者需要抓住一個原則,那就是債券距離到期兌付的期限越長,債券價格對市場利率就越敏感。例如國債(010303)是20年期限的超長期國債,於2003年上市,而那段時期恰好處於市場利率的上升時期,造成了債券價格猛跌。

那麼投資者如何避免因市場利率風險造成的債券價格猛跌呢?這裏需要抓住一個原則,就是當市場利率較低時,避免買入長久期的債券,應該盡量買入短久期的債券,即使當市場利率處於高位時;除非長久期債券的年化回報率已經非常吸引人,投資者認為每年靠拿利息已經能獲得滿意回報,否則不要輕易買入。

(3)流動性風險

部分債券的流動性很差,投資者如果想賣出或者買入,需要較大的差價才能成交,相當於入場和離場的人,都需要給場內的玩家交一筆過路費。

為了避免流動性風險,建議投資者盡量購買流動性較好的債券,這樣當需要錢而賣出時,可容易地找到對手盤而出局。

債券投資的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