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鼎峰王小剛:能力圈內尋找成長超50%的公司。(2)(1 / 3)

雪球:您一般是看多少年?

王小剛:最短先看兩三年,爭取看得越久越好,但太長了可能看不清楚。少數行業,比如說醫療保健,我覺得長期可能看得更清楚些,伴隨著老齡化、消費升級會持續成長,可以看5年甚至10年。理想狀態肯定是看得越遠越好。

以蘇寧電器為例闡述投資決策過程

雪球:過去的投資中,您如何發現投資機會?

王小剛:根據自己的生活和經曆來發現:比如說蘇寧,我在美的待過,這很關鍵,它是美的的下遊;另一個如湯臣倍健,因為我們家裏人吃安利,我也經常吃,所以大概會有人有印象和結論;再一個比如酒,我想大多數人都能了解中國的酒文化,我的組合裏酒占的比例也很高;還有消費電子,我們不一定用蘋果,但肯定都知道IPHONE、IPAD,蘋果產業鏈上的公司去梳理,也會發現些很好的公司。

對我來講,重點方向是生活中憑常識能有個大致判斷的行業和公司,因為我們是投資者之前,首先是個消費者。

雪球:從發現機會到最終實現投資,您的決策流程是什麼樣的?

王小剛:積極跟蹤,耐心等待。按剛才說的3個要素去研究跟蹤,行業的上下遊、公司都先了解清楚,比如說歌爾聲學,我們研究員調研了五六次,我也去過幾次,研究的過程一般會持續幾個月才好確定這個股票是否適合投資。當股票定了後,看價位,有時候正好價位合適,就很快買了;有時候價位太高,就要耐心等待。如湯臣倍健是目標確定了後等了一年才等到合適的價位,歌爾聲學等了近半年才開始買入。

雪球:買入之後,賣出的時間點您是怎麼選擇的?

王小剛:說老實話,優秀的高成長股不會太多,很少,找到一個優秀成長股也不太容易。因此對高成長股我傾向於長期跟蹤但暫時不會長期始終持有。我會做波段。原因:首先,我們是公開產品,有個淨值的波動平滑問題,不能全部隨著市場去沉浮,不然淨值大幅波動客戶會有壓力並且傳導過來。但實際上做波段沒有起到太多的正貢獻,甚至目前客觀上還降低了收益率,但我還是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起到平滑淨值的作用。我現在的產品鼎鋒8期和4期淨值還在一塊一毛七八左右,客戶的承受能力相對有限,如果將來淨值在兩三塊錢的時候,隨著客戶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強,我這邊應該捂得時間更長一些,波段會少一些。另外一個因素跟估值有關,價位過高,我就拿得少一點,但不會不拿,還是會繼續跟蹤。再一個,跟蹤過程中若發現管理層不誠信時,就什麼都不看了,那肯定趕緊賣掉。管理層不誠信的公司我們無法判斷和跟蹤。另外,如果行業已經有拐點了,比如家電連鎖在2009年已經有拐點了,電子商務迅速崛起,這個行業不可能有高增長了,那就不做了。

雪球:對於價位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啊,比如說市盈率已經達到40倍了,您就會賣出一部分,但繼續持有,繼續跟蹤?

王小剛:40倍以上我會警惕,有可能會降低比例,然後持續跟蹤,說不定等幾個月半年之後,估值又合適了,那再加倉位,反複波段操作。

雪球:到現在特別滿意的投資個案有哪些?

王小剛:最滿意的是$蘇寧電器(SZ002024)$,2004年開始跟蹤,2007年放棄,跟蹤期間上漲了近20倍;近一年來的$湯臣倍健(SZ300146)$、$歌爾聲學(SZ002241)$、$酒鬼酒(SZ000799)$等也感覺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