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uso的CEO Umberto Angeloni接受本刊采訪時說:“複星是打開中國大門的鑰匙。”雙方合作後,一份規劃清晰的中國路線圖已呈現在他眼前:第一步,未來12個月到24個月,利用複星在企業家圈子的人脈在國內開始開展高端定製業務。24個月之內,Caruso自己的零售店將在中國開業。
複星對企業家的資源整合能力也增加了海外並購的勝算。“中國很多的優秀企業家都可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因為他覺得這個事情很有趣,會跟你一塊看項目。”郭廣昌說。
在項目投資過程中,服裝類投資郭廣昌會找周成建(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如果是消費類,他會問問上海家化的葛文耀。“企業家之間信任的成本要低一些。”郭廣昌對《中國企業家》說。
在仲雷的上海辦公室,他拿出了一遝照片,足有幾十張,隨手往桌上一攤。照片是他跟不同大人物在各種場合的合影,比如美國的約翰·斯諾。在美國接受我們采訪時,斯諾也對仲雷讚不絕口:“我太喜歡Patrick(仲雷)了!”
斯諾的牽線搭橋給複星帶來了一個大機會。2010年,美國國際集團(AIG)出售旗下友邦保險(AIA)業務,這在當時被稱為全球保險領域最大的並購項目,複星是主要競購者之一。雖然競購無果,但也讓複星看到了在未來接觸和並購大項目的可能性。
“這隻是冰山一角。”仲雷指了指桌上的照片說,“我們就在這個基礎之上,又架起來了很多東西。”他的行程安排得密密匝匝,采訪當天他先約某退休官員吃了個早飯,“這個人是能夠站得很高的,有全局觀念。”如果是出差看項目談合作,他一個月之內的飛行路線差不多能把地球繞一圈。
而在美國,複星每年會跟保德信聯合主辦一到兩次活動,一般會請100個客人,其中有30~40名中國著名的企業家、學者,60~70位美國百人會成員。這種周期性聚會,極大地提高了複星在美國的知名度。
相形之下,具體介紹了多少項目,在複星和保德信的合作中反倒顯得沒那麼重要。實際上,複星海外並購中真正由保德信介紹的項目並不多。首先,保德信給複星提供的更多是戰略機會,跟這麼多重要人物認識,以後就有機會跟他們談合作。再者,介紹給複星很多渠道,這些渠道可以衍生出項目。另外,保德信也介紹給複星很多行業知識跟經驗,讓他們看項目時多了很多維度。
在風險控製方麵,保德信也給了複星很多建議。一個重要的背景是,保德信是少有的在美國和歐洲的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的金融機構,穩健經營成為這家公司最明顯的風格。
梁信軍感受到,要保持內外的利益一致,是重要的風險控製手段。第一,要確保投資人員跟你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我們要讓他跟投,我投一個億,你就得投兩百萬。當然激勵上,也要體現出來。第二,決策人員的利益要一致。第三,運營人員的利益要跟你一致。第四,老股東跟你的利益要一致。要確保不存在你虧錢、老股東賺錢的情況。你一定要弄到隻有你掙錢了,老股東才能掙,你虧了,老股東比你虧得更多。他覺得這就是投資的訣竅,“我不能允許我在虧錢的時候有人還在賺錢,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對於新加盟的團隊來說,這次與中國公司的合作或許是一次有趣的探險。彼茲先生的任期9月份才開始,就在我們聊天的那個房間,他說幾天前也接待過一批朋友。“這幾天我在這個房間得到的建議都可以寫一本書了。”他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