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揭秘複星國際化“出海操舟術”(3)(1 / 2)

2012年,複星相繼成立了複星保德信人壽和鼎睿再保險,與之前投資的永安財險一起初步構成了複星財險、壽險和再保險三駕馬車的保險產業平台,截至去年底保險業務可投資資產為人民幣89億元和美元5.5億元。

為了實現保險資金投資,複星拿齊了三張保險牌照:財產險、壽險、再保險。與外界理解的巴菲特模式即將浮存金化為己用不同,複星決定間接利用這部分投資資金。“指望保險浮存金逐步把LP的錢都替換掉,這個事兒要七八年以後,但現在我們發起一個基金,複星自己出20%,原來80%是LP的,現在這部分中可分出10%或者20%給保險資金。”梁信軍說。同時複星將集團的投資能力嫁接給旗下的保險公司,資產增值目的也就達到了。

資金模式轉變後,複星海外並購金額也開始向新紀錄攀升。梁信軍也不再滿足於小項目,他對1億到10億美元的項目興趣比較大。“由於歐美估值比較低,這種機會會係統性地存在。”今年收購以色列Alma Laser項目,即由複星保德信基金、美中互利和複星醫藥共同出資2.4億美元,交易金額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並購。

複星未來的方向就是要逐步轉成以保險為核心的投資集團。按照規劃的時間表,複星從直接投資的投資集團,逐步在未來七八年轉變成以資產管理為核心的投資集團,再在未來十年、二十年轉成以保險為核心的投資集團。

圈子的秘密

資金平台開放後,郭廣昌發現複星國際化收購模式也自然開放了。收購地中海俱樂部和Folli Follie時,複星多元化時期打下的產業基礎和積累的資源能夠很好地嫁接海外收購的項目,但隨著收購範圍的擴大,更多的行業對複星來說是一個新領域。

此時在國際化收購中,複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它更像是個牽頭人,搭建起了一個國際化的平台,中國各類企業、各類資源都可以通過這個平台與海外項目對接。最先參與其中的是郭廣昌身邊的朋友們。

由於複星自身沒有服裝板塊,因此在收購ST.JOHN時,複星找到了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

郭廣昌給夏華打了個電話,對於是否入股ST.JOHN,複星最初也有些猶豫。在中國市場,各大奢侈品牌都使盡渾身解數吸引眼球,但ST.JOHN則是一個過於安靜的品牌,甚至正逐漸被市場和客戶淡忘。每一次董事會討論這項收購時,郭都會把夏華的電話接進來,郭廣昌問她的問題,看起來很細節也很關鍵,比如ST.JOHN不夠時尚你怎麼解釋?未來誰會是ST.JOHN的客戶群?

夏華堅持認為複星應該拿下這個項目。她堅持的依據之一是對市場空間的判斷。“這些年中國女性正進入多元化和職業化生活方式階段,其實女人精彩八小時至關重要,原來大家在上班的時候是普遍的灰藍黑,現在開始向時裝轉化。中國有大量的職業女性,這是一個最具有消費力的群體,基數非常非常大。你精準地把這些目標用戶找出來,數量都趕得上歐洲小國的人口規模了。”

“她知識豐富,對於如何在中國定位該品牌、改善我們的產品、改善零售店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提供了很好的洞察力。”ST.JOHN大股東Jim Kelley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

圈內人的判斷讓郭廣昌很放心。這意味著在複星的國際化戰略中,可以借助其他中國公司的力量,做更多的資源整合。

“圈子”的漣漪還在擴大。9月份,複星入股意大利高端男裝品牌Caruso,通過投資1500萬歐元成為該品牌第二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