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這種想法,我這幾年一直持有一家淨現金的地產公司(手持現金多於銀行負債):寶業(2355.HK)。它是紹興的一家地產和建築公司,我一直仰慕它們,自從2003年上市以來,它的股價上升了210%,加上分紅,股東的回報率大約高達3倍。現在的息率還有5.5%左右,市盈率3.5倍。有另外兩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地產公司雖然也是3倍左右的市盈率,但是它們的負債很多,不僅危險,而且,當你把淨負債加上市值以後,你發現它們的“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EV)很大。也就是說,它們的股票很貴:10倍以上。
雖然地產行業形勢不好,但是,如果寶業地產現在突然決定用目前的股價退市,我依然很樂意做小股東。我信任管理層的人品和能力。如果一家公司突然決定用目前的股價退市,我依然很樂意做小股東,那才是真正的、沒有焦慮的投資。
增持壟斷行業的股票
2012年元旦時,我說過要增持新奧能源(2688.HK)。我做了。我還買入了華潤燃氣(1193.HK)。直到它公布2011年的業績時,我一直不相信華潤燃氣,原因是它們做燃氣業務的時間較短,二是它們收購城市燃氣的特許經營權時,付出的價格較高。三是我認為國企不宜做細活。現在,我變卦了。我感覺到它有些成本在母公司孵化期間,被消化掉了。而且,這種壟斷行業如果有30%甚至50%的年增長時,你隻好乖乖地投降:天底下哪裏去找這樣的好生意?!
基於類似的推理,我增持了中油燃氣(0603.HK)。壟斷行業加上高增長。如果又碰上很不錯的管理層,你還期待什麼呢?
民生銀行(1988.HK)是我的至愛!這幾個月,股價沒怎麼大漲,不過,它2011年的業績實在太好了。我明白,這樣的高增長(59%)難以持續,但是這樣的低估值也同樣難以持續。否則,再過幾年,它的市盈率就到了1倍上下。息率也還可以。配股集資我不怕:隻要集資款能夠派上用場,那不是挺好嗎?我有耐心等待。
茂業百貨(0848.HK):現在的股價比四年前的IPO價格還要低30%。當然,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也許當初的IPO價格太貴?也許它現在的前景堪憂?但是我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否定的。4年來,它的業務改善了很多,壯大了很多。雖然它也許不是行業中最好的公司,但是也相當不錯。它花錢買地蓋商場,這種重資產型的商業模式肯定犧牲了短期利潤,但是我是個長期投資者。茂業像一個地產公司,區別是,普通的地產公司的房子最怕賣不掉,而茂業的房子有一個肯定的買家(或者用戶)。另外,茂業的地皮一般都在不錯的位置。茂業收購的很多小股份終究會很有價值。如果你用“穿透計算”的辦法來評估茂業,你會發現它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