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個人投資者,發布於雪球“再見,騙子”活動
從最初某位私募推薦的股票賺了20%多,以為自己牛逼死了,自己做著所謂的價值投資。然後到虧損15%,再到那段浮躁期裏的頻繁操作,再到如今冷靜下來思考。
那還是2012年,在學校讀到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然後接觸到了股票。慢慢地自己也迷上了這種能賺錢的投資方法。畢業了,由於自己花錢還比較節儉,所以工作半年以後存了一筆錢。其間也買了不少巴菲特、林奇的書來看,對自己進入股市還是比較有信心。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到預約好的地方去開戶,然後回到自己工作的小鎮辦理銀行關聯賬戶。記得當時銀行辦理關聯賬戶的職員還對我說現在股票開戶的人很少,她都忘記辦理股票關聯賬戶的流程了,當時我還暗自竊喜,這不是“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嗎”?
第二天下午,在留足了自己的生活費之後,我將自己的全部現金轉到了股票賬戶裏麵,然後全部買入我從某私募一直推崇的優秀公司的股票,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麵,自己也一直在網上尋找價值投資的相關文章和投資標的,其間,買入過一隻銀行股,然後就一直持有下去。慢慢地發現自己的收益也有了20%,很多時候跟朋友吃飯聚會都會經常聊起,我是某某某公司的股東,我做的是價值投資,持有優秀公司的股份。在別人的讚許聲中獲取到成功的喜悅。
然後我辭職了,四處考察過後自己選擇了創業,在同樣的時候我的另外兩個大學兄弟也開始他們的創業,出於支持,我把我不多的錢分成三份,我們一人一份。就在那時候,我持有的股票風向突然逆轉,股票也幾近腰斬,迫於資金需求,我必須把自己“最心愛”的股票賣出去,就在那個跌停板後我賣出了一隻股票,由於當年得到了部分分紅,我買的價格也不是很高,到最後我在這支股票上成功地將23%的收益變成了虧損13.71%。
第二天,我給那哥們轉過去了一筆不多的錢,剩下的錢則全部買入自己還持有的一隻銀行股(這也是某位民間股神推薦的),自己在粗略的研究之後隨即買入然後一直持有著。沒過多久,另外一哥們也急著用錢,同樣我也是忍痛割肉出局,最後大概虧損5%。
然後自己創業,在家人的支持下。加上自己剩下的錢,就這樣大概過了半年,自己手裏有了一些餘錢。於是又開始在股市裏倒騰了起來,四處尋找牛股,雪球上的大佬,知名的財經博客,還有什麼牛股群。然後我就開始了不停的交易,買入了某隻股票後幾天不漲總是按捺不住,漲了又期望著還漲,搞到最後發現自己的錢也越來越少。痛定思痛,在今年5月的時候自己慢慢醒悟了過來,這樣的操作怎麼可能賺到錢,就像雪球上說的,巴菲特的書讀了數遍,進了股市還是在追漲殺跌。自己做的都是在投機,一切都是心理在作祟。
當我慢慢冷靜了下來,我也仔細篩選了一些業績優秀盤子不大的標的,然後持有。操作次數少了很多。我也花了一晚上,忍著一口血把所有的操作記錄整理了出來,看著一些以前操作過的股票現在已經成了牛股,走出了漂亮的圖形,那口血差點噴電腦上。好在自己最近操作的次數少了,也慢慢尋找並建立自己的投資方法,我的投資收益走勢也平穩了很多。
總結:年輕浮躁,加上虛榮心太強,總想著快速致富。從自己創業以來慢慢明白,很多事都沒捷徑,業務得一個一個跑,財富得一點一點積累。你所看到的那些牛逼人物隻是他們輝煌的現在,沒看到別人背後付出過多少的艱辛。老是想著找到大牛股,今天看好這個,明天看好那個,來來回回地折騰,從來沒有靜下來仔細研究過公司,怎麼可能賺到錢,賺到的頂多也隻是一時的運氣好。我看到大家在寫被騙經曆,從我自己的經曆,我覺得很多時候被騙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自己的工作沒做好,沒自信,隻能去聽信別人的推薦,最終才導致自己虧損的。
冷靜下來踏踏實實,戒驕戒操,動心忍性,別自己著了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