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格隆想專門花些筆墨來討論一下YY的互聯網教育布局。在線教育是最近討論得很火的一個話題,而YY在多人實時互動視頻平台方麵的積累使得大家對YY轉型做教育有了很高的期望。市場之前的一個疑慮是YY本來的定位似乎與教育相差甚遠:很難想象一群整天玩網遊看美女表演的人忽然有興趣去報名托福或雅思的課程。所以,YY的管理層就表示過如果認真地去做教育的時候,就一定會重新樹立一個品牌。結果,大家就看到了在今年YY砸下95萬美元就為了買一個100.com的域名,可見YY要在教育方麵發力的決心。不過,另立品牌就有了新的一些問題。之前投資者可能想YY平台上已經有幾千萬的活躍用戶了,如果直接在YY平台上麵做教育,現有的流量基礎已經很好了。這次重新搭建一個平台,用戶的流量就要重新來引導。至於如何來吸引流量,管理層也已經在之前與投資者溝通時給出了初步的答案。YY這10億人民幣的投入,不會花太多到市場營銷上麵去,而是去收購一些優質的教育資源,靠內容將用戶吸引過來。其實這也是“雷軍係”公司最擅長的做法:口碑營銷。
雷軍做小米這樣,YY做遊戲和教育也是這樣。歡聚時代的市場營銷費用占收比隻有2%,而騰訊擁有這麼大的自有流量,市場營銷費用也在5%的水平,而一般的互聯網公司市場營銷費用占收比通常在10%以上。YY選擇教育的第一個切入點是托福培訓。這是一個非準確的切入點,因為在線教育要想成功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課程的內容必須是標準化的,這樣才能產生規模效應;二是課程的參與者必須是主動學習的。而托福培訓剛好完美地符合以上兩個特征。順便說一下在線教育對目前上市的教育公司的影響,教育公司按照其提供的服務大概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做K12教育的,就是小學到中學的12年,代表公司是好未來(XRS);
第二類是做托福、雅思等英語培訓的,代表公司是新東方(EDU);
第三類是做職業教育培訓的,代表公司是正保遠程教育(DL)。
如果在線教育興起,首先受衝擊的應該是新東方這類做標準化考試培訓的公司。而好未來這類做K12教育的則受影響較小,因為K12教育不符合上述在線教育的兩個特征。目前,新東方與老師的合作模式是新東方拿學費的七成,而老師隻能拿到三成。YY的100教育在初期則是所有的學費都分給老師,相信可以吸引很多的優秀教師在100教育開課。單看托福培訓這一塊,市場空間已經很大。根據新東方的年報,每年有100萬的學生會參加托福培訓,如果每人學費是3000元,一年就有30億元的市場。而且在線教育現在還是一塊藍海,雖然各大互聯網巨頭也都宣稱要布局在線教育,但是YY的行動算是走在最前麵的。這個就是格隆之前所說的管理層對行業的洞察力和團隊的執行力。YY在2011年布局音樂業務的時候,遊戲業務的發展可謂風頭正勁,2011年YY遊戲收入的增長接近100%。如果在那個時候,管理層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去發展新業務,YY今天很可能要麵對發展失速的風險。而今天YY管理層在音樂業務仍在高速增長的時候就提前布局教育,是為了給YY在兩三年以後增加一個強力的引擎。因此,對於這樣的管理團隊,格隆認為是值得長期關注並給出適當的溢價的。
如果本輪美國殺中概股的風潮能夠讓YY回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對於喜歡它的投資者未嚐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