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艱難時期(3)(1 / 3)

在一些人看來,這一社交活動就是新政府任人唯親的表現。希拉裏、總統、哈貝爾、福斯特和其他一些人的這種所謂的狹隘讓《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們雀躍不已,他們在文章極盡諷刺之能事。盡管福斯特曾經警告說,自己擔心哈貝爾出任司法部副部長會使阿肯色的一些往事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國會對這一任命並沒有提出多少異議。《華爾街日報》就不同了。“韋布·哈貝爾是誰?”1993年3月2日的《華爾街日報》社論問道。從哈貝爾被任命為司法部副部長,到1995年1月因為在羅斯律師事務所挪用公款而被判入獄服刑21個月期間,《華爾街日報》一共發表了6篇關於他的社論,都是以“……是誰”作為開頭,而這隻是第一篇。其實,這一“……是誰”的模式開始於1992年3月12日,當時《華爾街日報》連續發表了三篇“比爾·克林頓是誰”的批判文章。《華爾街日報》的攻擊對象中最著名的還要數文斯·福斯特。

春天的時候,阿肯色之夜的許多人都開始關心文斯·福斯特。他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文雅、自信的領導,這位麻煩不斷、疲憊不堪的官員似乎很難適應現在的狀況。

1993年5月中旬,白宮一位攝影師拍攝的一張照片很能說明問題,但是這張照片從來就沒有公開發表過。希拉裏、福斯特和比爾·克林頓的臉色十分陰沉。“旅行辦公室正在逐步失控,他們似乎感覺總統的任期即將結束。”當時在場的一位助手回憶說,他也感覺到自己的言辭似乎有點兒誇張。“但是1993年的時候,她的確如此。‘你們這些人就不能控製一下局麵嗎?我們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待遇?這些故事為什麼還在繼續?這些故事為什麼會成為新聞關注的焦點?我們為什麼不能阻止他們?我們為什麼會徹底失敗,看起來似乎……’”

希拉裏的話主要就是針對在場的律師:福斯特、努斯鮑姆、林賽和努斯鮑姆的一位助手。

照片上臉色最陰沉的是希拉裏,福斯特看起來憔悴、悲哀而且茫然,而克林頓似乎很想立刻離開這裏。

特別檢察官花了7年多的時間來調查白宮旅行辦公室7名工作人員被解雇的內幕,雖然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重要。而且和“白水案”一樣,司法部、國會和媒體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調查。但是,“旅行辦公室問題”的象征意義更加重要,因為它反映了喬治·斯蒂芬諾普洛斯對一些同事所描述的希拉裏的“陰險謊言”。

克林頓夫婦的旅行辦公室問題可以追溯到克林頓對他們的朋友哈裏·托馬森的任命。哈裏·托馬森在白宮東翼擁有辦公室,負責一項模糊的任務——“白宮工程”。具體來說,就是塑造總統、第一夫人和新政府的公眾形象。在兩名助手的協助下,托馬森提出了一個計劃,打算聘請好萊塢“最好、最聰明”的導演來拍攝總統和白宮短片,而且要“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除此之外,他計劃設計一枚新的總統印章,來體現“新一代領導人的形象”。他還打算在白宮為米老鼠舉行65周歲生日派對。

哈裏和他的妻子琳達·布拉德沃斯·托馬森一直都是克林頓夫婦最忠誠的朋友,在競選過程中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支持,並且幫助他們籌劃了就職典禮。作為好萊塢製片人,他們非常擅長包裝,他們所關注的主要就是外部形象和表現技巧:琳達負責希拉裏的形象——服裝、化妝和發型;哈裏負責克林頓的形象,使他的形象更加符合選民的審美觀。在電視節目《60分鍾》中,他就坐在克林頓的旁邊。宣誓就職周期間,他們夫妻兩人一直住在林肯臥室,後來琳達回到了好萊塢,而哈裏留了下來繼續他的白宮工程,並且私下為希拉裏和克林頓提供建議。第一個懷疑白宮工作人員和特工泄密的人就是他。

2月17日,也就是總統向國會提交經濟計劃的那天,克林頓還仔細閱讀了托馬森的商業合夥人達內爾·馬滕斯寫的提議。他建議政府授予他們的TRM航空公司一份谘詢合同,調查政府非軍用飛機的使用情況。在競選中,克林頓和他的助手一直租用TRM航空公司的飛機,特別是媒體稱為“空中埃爾維斯”的那一架。現在克林頓已經成為總統,馬滕斯建議托馬森把公司名稱從TRM改為哈裏·托馬森與合夥人公司,以此“利用‘托馬森’的名氣”。

“這些家夥真精明。”總統在馬滕斯的建議上附了一張便條,送到了麥克拉蒂那裏。“應該和帕內塔以及菲利普·拉德討論一下。”上麵寫道,他們兩個是管理和預算局局長、副局長。比這個提議更加重要的是托馬森在相關事務上的堅持。他和白宮的其他阿肯色人都宣稱,為跟隨總統、第一夫人和其他白宮人員的記者們安排飛機和酒店住宿的旅行辦公室掌控著大量資金,而且管理非常隨意,有可能滋生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