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低調妥協(1)(1 / 3)

向大陪審團作證時,與他們動怒根本不是辦法。──《親曆曆史》

盡管希拉裏搬出了西翼,不再公開參與決策,但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裏,她幾乎天天谘詢並指點她的律師團,從法律上掌控著局勢。

希拉裏出訪亞洲前不久,見過了馬克·法比亞尼。法比亞尼畢業於哈佛大學,曾任洛杉磯市顧問和副市長,現在伊基斯和簡·舍伯恩旗下工作。希拉裏之所以選擇他,是因為在市長湯姆·布雷德利接受個人和家庭財務狀況調查時,他曾經為市長成功地提供過法律和媒體戰略方麵的協助。

在了解到克林頓夫婦日久年深的問題之後,法比亞尼希望在簽約之前與他未來的主顧見麵。他立刻意識到,伊基斯的法律小組隻是為希拉裏一個人服務的。伊基斯對他說:“你進來,總統和第一夫人要見你。”法比亞尼說:“可當我進去之後,隻看到了希拉裏,沒有看到總統。這都是希拉裏派哈羅德代她做的安排。”

在為希拉裏辯護的兩年時間裏,法比亞尼曾好幾次意識到:“希拉裏被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所深深地折磨,她寧願付出任何代價去改變這種情況。如果有人說希拉裏在提供資料和檔案方麵配合不夠積極,她會說:‘我有理由不配合。如果配合得太好,他們便會得寸進尺。隨他們怎麼說去吧,我們就是不幹。’”同時,希拉裏還會在早上一覺醒後來說:“今天他們又要對我怎樣?他們又要我做些什麼?我需要做些什麼?”結果,西翼裏的法比亞尼、舍伯恩、伊基斯以及律師團的其他成員被人戲稱為“災難大師”。

法比亞尼說:“總統看上去對希拉裏在法律上的致命弱點視而不見。他所關注的是,如果他被問起這件事情來,他該怎麼說。他對當時形勢的判斷是,緊盯事態發展,團結有識之士,非關鍵時刻不出擊,一心搞好執政。”

直到總統本人陷入萊溫斯基醜聞之後,法比亞尼也隻看到克林頓發過一次火。那是在對蘇珊·麥克道格的調查結束後,他看到電視上的蘇珊身穿橘黃色連衣褲,戴著手銬,被送入了監獄。

法比亞尼經受了嚴峻的考驗。1995年5月上旬,參議院以96票讚成、3票反對的絕對優勢正式通過了一項決議,成立了“白水發展公司及有關事項特別調查委員會”,由達馬托的銀行委員會籌資組建。民主黨在1994年11月的選舉中剛剛元氣大傷,許多民主黨人已經不再相信克林頓夫婦關於白水公司無利可圖的說法,但他們也別無選擇,隻能走一步看一步。由於民主黨現在已成為少數黨,達馬托和其他一些克林頓夫婦的死敵將控製對克林頓夫婦的調查,並將此調查一直持續到1996年的大選,從而以此為籌碼一舉將克林頓從第二任期上拉下馬。

達馬托把精力集中放在了福斯特的死因上,他要讓這件事最大限度引起公眾的注意力,這遠比調查阿肯色州的地產和銀行的細節問題更有殺傷力。調查中提出的問題將主要集中在希拉裏身上,因為她是福斯特的朋友和老板,而不是總統。從一開始,達馬托和一幫共和黨人便極盡誇耀之能事,這意味著他們要進行殘酷的黨派聽證會。達馬托的“特別調查委員會”第一批傳喚的內容是關於旅行門、福斯特之死、福斯特的職責以及從他辦公室帶走的資料。達馬托相信,通過這些便可以把總統和總統夫人牽出來。

法比亞尼和舍伯恩決心要與達馬托做最後的殊死搏鬥,他們要求希拉裏同意把特別調查委員會要求的有關資料在7月18日聽證會計劃開始之前透露給媒體。這些資料包括福斯特死後從其辦公室拿走的30份“個人檔案”,其中有大約100頁是關於福斯特在白水項目中為克林頓夫婦工作的相關內容。肯德爾對此表示反對,原因是他認為這些資料一旦透露出去,特別調查委員會將會找到更多的線索,從而有機會推翻克林頓夫婦之前的聲明。希拉裏說,媒體可能會一如從前,對這些資料進行負麵報道(雖然有些資料的內容沒有涉及違法行為,但會令人感到難堪)。最終,她把這件事交給了肯德爾全權負責。

在這種情況下,肯德爾受到了來自總統的新任顧問阿伯納·米克瓦的堅決反對,甚至來自威廉姆斯-康諾利律師事務所(許多檔案都被妥善保存在這裏)的整個律師團都提了反對意見。肯德爾終於做出了讓步。他們決定,在達馬托對事實進行曲解之前,允許媒體公布一係列關於阿肯色州“白水案”和福斯特之死的資料。資料分發工作進行得非常小心謹慎,最大的一批資料分給了《新聞周刊》的邁克爾·伊斯科夫。人們知道,他對“白水案”和克林頓夫婦的態度在總體上是非常強硬的。隨後,伊斯科夫發表了一篇題為《福斯特之死的那個夜晚》的文章,文章最後的結論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福斯特之死與“白水案”有任何牽連,“福斯特死亡的前前後後,沒有資料、備忘錄、記錄甚至是一張紙條能夠證明福斯特、克林頓夫婦或者任何其他人在刻意掩蓋事實真相”。當時,對福斯特的死,福斯特的同事(也是他的朋友)深感震驚和悲痛,因此,他們在他的辦公室裏翻閱有關資料時把它們弄亂了,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