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運動場,凱撒琳被12個男孩和女孩強迫脫光上衣,這些人不但拍照,並且還迫使她跪在地上向他們祈求歸還衣物。事情發生後,凱撒琳並未跟任何人提及這件事,反而想盡各種方法企圖自殺。
之後,當凱撒琳的母親向校方反映時,教導主任居然認為這隻是同學之間嬉戲的小事罷了。而他還說了一些他個人的哲學,這些容我稍後敘述。
7歲的詹姆士,每天上學途中都會被三名9歲的孩子施暴,他們剛開始是怒罵他,接著就毆打他,最後將他的午餐盒丟置一旁。直到詹姆士的媽媽質問他,為何每次回家都如此饑餓時,才發現這件事。
11歲的蘇菲亞被送往科芬特裏市就讀,但班上的女孩卻拒絕跟她坐在一塊兒交談。每當她在場,她們就吹口哨表示抗議,這些情況讓她在學校感覺度日如年。最後,蘇菲亞將這些狀況告訴了爸爸,於是爸爸前往學校詢問。幸好,老師對所聽到的一切感到相當震驚,並且很快將問題解決了。
很顯然,這名老師比凱撒琳的教導主任負責。教導主任向凱撒琳的媽媽說:“暴力事件沒有什麼大不了。事實上,或許讓孩子有這種體驗還不錯,畢竟暴力也是人性之一。假如孩子要麵對崎嶇不平的未來之路,他們有必要學習如何處理暴力。”
多可怕的想法啊!幸虧這種人隻占少數(凱撒琳已離開原先那所學校,現在一切都很好)。如今,多數的老師都了解暴力行為是不正當的,並應該及時遏阻。難道我們要教小孩活下去最好的辦法是成為施暴者嗎?為什麼要讓孩子在遭受暴力摧殘後失去自信和自我價值呢?暴力不是隨成長而自然擁有的東西,也不能幫孩子準備好麵對未來。身為人類的一分子,我認識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非暴力者,因此,假如暴力是某些人的特性,我想他們不能被稱為人類。
如果你的孩子受到暴力侵害,或者成為暴力者,那你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忽視這個問題,以及認為暴力是隨成長而自然產生的情況。以下這些針對暴力定義、預兆和特征的描述,或許可以協助你判斷什麼是暴力和注意你的孩子究竟存在哪些問題或遭遇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