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眾士卒凝視著不遠處的山坡高處,戰戰兢兢地不知山坡的另一側究竟發生了什麼。
其實,就算是碰到了匈奴人,本來也不算是什麼壞事,畢竟,原本大軍此番出塞的第一個攻擊目標,就是在這蒲類海不遠外、白山一帶的匈奴部落。也隻有解決了這隻蹲守在西域門口的攔路虎,才能將匈奴勢力逐步從西域諸國中驅趕出去。同時,也才能消除大軍繼續挺進西域諸國時北翼側後的潛在威脅,得以無後顧之憂地繼續全力西進。
因此,若是匈奴人膽敢主動找上門來挑釁漢軍,而非像去年那樣保存實力、避而不戰的話,實乃一件會令諸位漢軍將領喜出望外的絕好消息,甚至值得好好慶賀一番。但是,唯一的問題是,如今自己這支僅有數百人的隊伍,不過是落在大軍後麵的護糧隊而已。不僅人數相對單薄、和大軍的主力部隊也不知到底已差有多遠的距離,更要命的是,走了大半天的路,人人早已是口幹舌燥、精疲力竭,哪裏還有什麼力氣與匈奴人力戰拚殺呢?
而最為重要的是,眾人還要騰出精力來守護隊伍之中的糧草。試想,一旦所保的糧草有個三長兩短,那可將直接事關整支大軍上萬人馬的安危。如此生死危亡的重大責任,任誰也是絕對擔待不起的。。。!
所以,麵對著隨時可能出現的敵情,眾人心裏不禁多在默默祈禱,希望方才那奇怪的號角聲,不是匈奴人來襲的警告。。。
就在這長長的護糧隊伍陷入一片幾乎令人窒息的沉寂中時,忽然間,隻見一匹馬的影子猛地出現在了山坡之頂,赫然闖入了眾人的視線!
一時間,幾乎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仔細朝那馬背上望去,想看看究竟是敵是友——
隻是,待抬手遮眼仔細去看時,卻見遠處山坡上那匹空落落的戰馬背上,竟然空無一人!
但是,馬鞍與韁繩卻似乎還在。。。
而且,看那馬具的樣子,好像正是己方斥候的戰馬。
這可實在是有些奇怪了,難道,是那戰馬之上的己方斥候打瞌睡掉落馬下了?
還是說。。。?
正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之時,那匹如同脫韁的戰馬,又一路狂奔著從山坡上朝著耿毅等漢軍所在的位置衝了下來。。。
“噠噠噠——”
隨著馬蹄聲越來越近,再看那戰馬的狂奔之狀,有幾個養馬出身、精熟馬性的漢軍士卒,不由得隨之露出了愈加惶恐不安的驚疑之色,忍不住竊竊私語道:
“那匹馬,怎麼好像是受到了什麼驚嚇啊。。。?山坡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一時間,不知是不是受到了感染與驚嚇,眾士卒胯下的坐騎以及其他備用的替換戰馬們也有些躁動不安起來。
而愈發緊張的氛圍中,加上這個別的竊竊私語,不禁引起了更多士卒的不安情緒,忍不住一個個豎起耳朵,想再多聽聽那幾個熟知馬匹習性之人還會透露出什麼別的信息來。
但很快,眾人的注意力卻又落回到了那匹戰馬的身上,因為,待這戰馬衝得近了,士卒們方才注意到,它那消失的主人,究竟去了哪裏。。。
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那戰馬的身後不遠處,竟還拖著一個不知是死是活的漢軍士卒。隻見其一隻腳仍然緊緊套在馬鞍兩側用以給腳部踩踏的皮帶套環中,所以這才被自己的坐騎一路拖著這隻腳,就這樣一路拉到了山坡下。
隻是,因為山坡上的綠草長得太過茂盛,幾乎沒過了膝蓋,所以之前被戰馬拖拽之時,一個人也沒有留意到。直到來到綠草相對低矮的平地時,這才被眾人猛然發現。。。
望著那被拖在馬後,奄奄一息、似乎已毫無生氣的斥候,最先反應過來的,乃是耿毅:
“快——!快去看看他還是死是活,弄清山坡那邊到底出了什麼事?!”
隨著他這一聲呼喊,一旁的耿樂也隨即從驚愕中立刻回過神來,慌慌張張地下了馬去,然後便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前,在其餘幾名騎兵的協助下,總算攔住了那匹看似受驚的戰馬,在抽出腰間的佩劍、費力割斷了套住那名斥候腳部的皮帶套環後,耿樂立即抓著那名斥候的雙肩,將其麵對麵扶了起來,努力地搖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