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總有一些人動輒惡語傷人,比如有不知榮恥而狂的,有狗仗人勢而狂的,有商業炒作而狂的,有不甘冷寂而狂的,還有被酒“燒”狂的,等等,不一而足!在言語上保留三分餘地是做人的另一重要品質,與人談話切不可讓人感覺你有傲氣或是瞧不起人、教訓人、挖苦人。當你非要闡明問題時,也不可把話說盡說絕。在社會上做人,冤家越少越好,如果因為惡語傷人而造成冤家對頭,那就太不值得了。
民間流傳這樣的話:守口如瓶,防意如城;逢人隻說三分話,做事須傾七分心。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告訴大家說話要謹慎。可是我們緘口不言是做不到的,那就唯有小心謹慎而已。這是對自己的安全和品行的一種保護措施。
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應散布別人的是非,對自己的秘密也應該少開口為妙。這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法。
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
每個人都有許多秘密,我們或許一時衝動去找別人傾訴。但這樣做的結果,很可能會把秘密泄露出去,而自取其辱,自找倒黴。世界是複雜的,我們“說滿十分話”說不定正好落入別人的陷阱。
要明白,人與人之間隻有在舍棄了競爭或明知競爭無用的情況下,才有真正的友誼。在競爭關係中交真心動真情,最終隻會更加尷尬而自尋煩惱。這是人性的一種弱點,不是我們所能改變的。
有些無原則、性子比較直的人,總喜歡找一兩個“靠得住”的朋友,這樣一來相互間有個照應,二來逢有什麼“掖不住的話”時可以找個傾吐之處。但有關研究調查表明,對於別人道出的秘密,隻有不到1%的聽者能嚴守得住。這也難怪,現代社會四處都潛在著利益上的競爭,在這種競爭之下,能找到幾個真正可以守密的朋友?這就好比“文人自古多相輕”,為什麼相輕呢?還不是因為互相不服氣?在同一境地裏,多是利益相同地位相同的朋友,如果利益和地位的天平出現失衡,那麼原來的朋友就靠不住了。
所以,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裏,你最好把自己的嘴管好,不要到處訴苦,以免使自己到頭來為自己的行為後悔莫及。
由此可見,說三分話並不是狡猾和不誠實,而是一種修養。我們說話必須看對方是什麼人,對方不是可以盡言的人,我們對他能夠說三分話,已經很是不少了。
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和對方不是深交你也暢所欲言,海闊天空無所不談,那就有些顯得自己沒有修養,首先你所說的話別人不一定感興趣,第二就算別人有興趣也不一定喜歡聽你說,所以,逢人隻說三分話不是不可說,而是不必說不該說,當然也不是狡猾和不誠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