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是以,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能把人的命運生生改寫了。
————————————————————————————————————————————
再說這雪鳶的二師兄,在集市丟了他師妹,已是心急如焚,奈何這京城的集市有些過於熱鬧了,想在這熙攘的人群裏找個人,好比在大海裏撈根針,還真非易事。他兜兜轉轉找到大半夜,依然是未尋得他師妹半點蹤跡,心中悲情無限,簡直是想死的心都有,是以一夜未眠。
話說雪鳶這位二師兄在家鄉時,因大家都喚他小名,長到十八歲,魏夫人突發奇想要在京城給他捐個前程,因此魏夫人感到是時候給他取個正經名字,於是自此賜名趙挽成,大意是能力挽狂瀾,馬到成功,拯救燕趙大地的蒼生之意。名字倒是很大氣的。
趙挽成第二日到了衙門,自然是全無神采,一副半截沒入黃土的死相。
霍焰與這趙挽成相處也有兩年有餘,是以知曉他一向是個大大咧咧,活蹦亂跳的樂天派,如今這副情形,倒真是稀罕。霍焰覷了他片刻,心中納罕,但並未言語。
然這趙挽成可不是個心裏能藏住事的,一手抓住霍焰的胳膊,一手抹了眼淚,如喪考妣的嗚咽道:“霍兄,我活不下去了......”
霍焰瞧他這副情形,著實是猜不透他到底遭遇了什麼,於是問他:“你又闖什麼禍了?”
還是這霍大人了解他,關鍵在這個“又”字用的好。
這趙挽成原本是個拿麵上功夫的能家,表麵上目達耳通,俯首帖耳,精明能幹,實則是個愛耍花槍的,貪圖玩樂之人。雖然大禍未曾闖下,小禍卻惹過一籮筐。每每惹了事,便跑到霍焰麵前哭訴:“大人,您可不能不管我啊,您忘了當年您追拿匪寇,險些掉落山崖,是誰出手相救啊......”
這事要從兩年前說起,那日霍焰帶了一眾人馬,追拿朝廷要犯,誰知匪寇狡猾,將他誘至山崖處。一個措手不及,他便栽落下去,他一手緊緊抓住山石,命懸一線之時,恰是這趙挽成出手相救,將他從鬼門關撈了回來。
救命之恩大於天。
自此之後,這趙挽成便要與他稱兄道弟,霍焰顧念這救命之恩,也就被迫與他交好。每每這趙挽成惹了禍,便要將上邊的戲碼上演一番,開啟祈求報恩模式,真是讓霍焰大感頭疼。
然而頭疼歸頭疼,頭疼過後,該辦的事一件也不能少辦,誰叫這霍焰是個重情義之人呢,救命之恩比海深,比天高。
你若以為這趙挽成的纏人本領也就局限在祈求報恩上,那你就太小看他了。
需知這趙挽成是個喜歡尋歡作樂之人,一日不能閑著,一日不能無聊,喝酒,耍錢,與人打個賭鬥個嘴,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不過,大約因為他天生的討喜的個性,倒還真讓他交到不少朋友。
霍大人的手下十之八九都是這趙挽成的“兄弟”,提到這趙挽成,雖則大都知道他沒個正行,但卻沒人說他個不好,一半因為他和霍大人的“交情”,另一半因為與他一起耍,的確是很歡樂的。
這趙挽成每每攛掇個酒局,牌局,必要邀霍焰同樂,霍焰本不喜如此,但十次裏少說也有兩三回就被這趙挽成硬拉去了。
霍焰本以為這趙挽成隻是喜歡喝個小酒,耍個消遣,無傷大雅。
誰知就在一年前,趙挽成這小子不知怎麼在男女之事上開了竅,硬要拉著霍焰和一幹兄弟去教坊司瞧個究竟。
霍焰自小家教甚嚴,教坊司乃是一眾紈絝子弟眠花宿柳的處所,他如何能去的,因此自然是百般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