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變通的智慧
不能一味因循守舊
《易經》說:“依附小子,失去丈夫。”
沈括於《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個人碰到強盜,雙方打鬥起來。那個人的長矛和強盜的刀子剛碰到一起,強盜突然把事先含在嘴裏的涼水向那人臉上噴了過去,那人心一驚,在這個千鈞一發時刻,強盜的刀尖已捅進那人的胸腔。後來,那個受傷未死的人出門,又一次遇到強盜。這個強盜曾聽說過以前強盜獲勝的事跡,於是也采用相同的辦法,但是這次那個人早已經清楚強盜的雕蟲小技。強盜雖然把含水的招術學得爐火純青,但是當他口中的涼水剛噴出來,那個人的長矛早已經刺穿了他的喉嚨。
作者最後寫道:強盜的花招像已經用過了的草狗,它的秘密已經泄露。依仗著它取得勝利而失去戒備,最終反而受到它的禍害。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老辦法不是在每個時候都能使用得上的。我們做事取勝的辦法不能一成不變,即便過去多麼奏效的辦法,也不能永遠使用,必然隨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機密一旦泄露,就沒有一點用處,相反還會成為致命傷。事物無不在一定的條件向反麵轉化,一次勝利,不等於永遠勝利。如果一味因循守舊,反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戰國時候,齊將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就是一個經典的戰例。在唐朝時候,房珀想重演火牛陣,卻落得笑柄。
安史之亂後,唐太子李亨逃出長安,在靈武即位,稱肅宗。李亨經過一番努力後,聚集了一些人馬,準備反攻,收複長安。
這時房珀便趁機獻策,毛遂自薦,要求統帥大軍收複京城。李亨以為他是個文武全才的人,就委任他為兩京招討使。房珀隨即號令大軍分兵三路,會攻長安。房珀經與親信幕僚商議後,決定效法古製,以車戰對敵。遂將征募來的兩千輛牛車排列在中間,兩翼用騎兵掩護,浩浩蕩蕩,向長安進發。一路上煙塵滾滾,旌旗蔽日,殺氣騰騰,好不威風。
可是,這老牛拉破車的隊伍在對敵作戰時,能否發揮其功效呢?除房珀及其幕僚深信不疑而外,其餘將領則無不搖頭歎息。房珀親自率領中軍,並督促北軍,進到鹹陽北麵的陳濤斜,即與叛軍安守忠的騎兵相遇。
這時,房珀本想先穩住陣腳,調整一下隊形,再出陣迎戰,誰知道這老牛破車慢慢吞吞,很難調動。這邊房珀為調整隊形吵吵嚷嚷,越整越亂,急得滿頭大汗,毫無辦法。那邊安守忠一看對手竟如此用兵,真是喜出望外,忙令部隊迅速轉到上風的位置,收集柴草,一麵乘風縱火,一麵擂鼓呐喊。老黃牛哪裏經過這種陣勢,一見烈焰騰空,又聽戰鼓聲響如雷,嚇得四處亂跑。安守忠乘機追殺,唐軍大敗。房珀慌忙令南路軍投入戰鬥。那些老牛同樣經不起人喊馬嘶和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不戰自亂,敗下陣來。唐軍屍橫遍野,死傷4萬餘人。楊希文、劉貴哲投降了叛軍,房珀領著幾千殘敗人馬向靈武逃去。
他苦思冥想悟出的火牛陣法,就這樣被作為笑料錄進史冊。
前人的經驗並不是不能應用,重要的是能否因時製宜,用得合適。
唐朝末年,裘甫起義軍在剡(今浙江嵊縣)境三溪(嵊縣西南)設伏,采用的就是西漢名將韓信破齊時的辦法。公元860年,唐將鄭祗德帶領大隊人馬向裘甫起義軍進攻。在剡地接戰中,裘甫依據敵眾我寡的情況,認為不能與唐軍死拚硬打,必須以智取勝,便決定利用有利地形仿效韓信破齊時的古法對付唐軍。
裘甫讓部隊埋伏在三溪以南,派人於上遊截斷三溪的流水,又令少數部隊在三溪以北布好陣勢,迎擊唐軍。唐軍倚仗人多勢眾,一見敵軍列陣以待,就氣勢洶洶地猛衝過去。起義軍放一陣箭,即向南退去。唐軍以為起義軍人少怯戰,便在後邊緊緊追趕。當前軍進入起義軍的埋伏圈,後軍大隊人馬正在涉水之際,起義軍在上遊扒開了積水堰,霎時滾滾洪流衝將下來,唐軍頓時亂作一團。起義軍伏兵四起,撤退的隊伍也立即回軍掩殺。唐軍走投無路,被起義軍全部殲滅。
以上事例可以說明,前人的經驗並非一定有用,也並非一定無用。關鍵在於審度當前時勢,根據事情需要采用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前人的這些方法,原本也是根據時勢事態需要設計的,後人怎麼能拘泥於成法而不知變通呢?
所以說,法無定法,解決問題的要點是從需要出發,隨機應變。
涸轍之魚
莊子家已經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為了生計,莊子隻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十分爽快地答應借糧給莊子。但是他說:“可以,待我收到租稅後,馬上借你300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憤然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再仔細向四周環顧,原來在幹涸的車轍裏躺著一條鯽魚。”
莊子歎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就像遇見救星似的向我求救。據稱,這條鯽魚原住東海,不幸淪落車轍裏,無力自拔,眼看快要幹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忙問莊子是否給了水救鯽魚一命。
莊子白了監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可以,等我到南方,就去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這樣就可以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了!”
監河侯聽傻了眼,認為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麼行呢?等到水來了,它早已經死了。”
“是哇,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使我沒有安身之處,實際上隻需幾桶水就能幫我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幹魚啦!”
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是人們的常識。這篇寓言揭露了監河侯假大方,真吝嗇的偽善麵目。諷刺了說大話,講空話,不解決實際問題之人的慣用伎倆。
這個涸轍之魚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哲理:隨便做什麼,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所謂實際,就是一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從實際出發,幾桶水可以救魚一條命,這是時間、地點和條件都許可,也是魚所迫切要求的事。不從實際出發,就等於“西江引水”,因為限於時間、地點和條件,絕對救不了魚。
水是什麼形狀
有一個人總是落魄不得誌,便有人向他推薦智者色諾芬,色諾芬是前蘇格拉底時期最有魅力的哲學家之一。聽完這個人的問題之後,色諾芬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問:“這水是什麼形狀?”這人搖頭:“水哪有什麼形狀?”色諾芬不答,隻是把水倒入杯子,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色諾芬無語,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邊的花瓶,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花瓶。”色諾芬搖頭,輕輕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個盛滿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了沙土。不見了。
這個人陷入了沉默與思索。
色諾芬彎身抓起一把沙土,歎道:“看,水就這麼消逝了,這也是一生!”這個人對色諾芬的話咀嚼良久,高興地說:“我知道了,您是通過水告訴我,社會處處像一個個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盛進什麼容器就是什麼形狀。而且,人還極可能在一個規則的容器中消逝,就像這水一樣,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無法改變!”這人說完,眼睛緊盯著色諾芬的眼睛,他現在急於得到色諾芬的肯定。
“是這樣。”色諾芬拈須,轉而又說:“又不是這樣!”說畢,色諾芬出門,這人隨後。在屋簷下,色諾芬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階上摸了一會兒,然後頓住。這人把手指伸向剛才色諾芬所觸摸之地,他感到有一個凹處。他不知道這本來平整的石階上的“小窩”藏著什麼玄機。
色諾芬說:“一到雨天,雨水就會從屋簷落下,看這個凹處就是水落下的結果。”
此人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裝入規則的容器,但又應該像這小小的水滴,改變著這堅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壞容器。”色諾芬說:“對,這個窩會變成一個洞!”
人生如水,我們既要盡力適應環境,也要努力改變環境,實現自我。我們應該多一點韌性,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彎一彎,轉一轉,因為太堅硬容易折斷。唯有那些不隻是堅硬,而且更多一些柔韌,彈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擁有一個成功而有意義的人生。
妥協也是一種智慧
人性叢林裏的爭鬥有很多種解決方式,“妥協”是其中的一種。“妥協”:是雙方或多方在某種條件下達成損益不對等的結果。在解決問題上,它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沒有更好的方法出現之前,它卻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奮起抗爭不起任何作用,那就用百倍的忍耐為既定的目標暗中積蓄力量。妥協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在冷靜中窺視時機,然後準確出擊。
隋朝的時候,隋煬帝十分殘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朝的許多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的疑心很重,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日,更是易起疑心。唐國公李淵(即唐太祖)曾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處,有目的地結納當地的英雄豪傑,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許多人都來歸附。這樣,大家都替他擔心,怕遭到隋煬帝的猜忌。
正在這時,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晉見。李淵因病未能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多少有點猜疑之心。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未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說是因為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隋煬帝對自己起疑心了,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隻好低頭隱忍,等待時機。於是,他一麵向隋煬帝表示忠心臣服之意,一麵故意廣納賄賂,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此舉頗見效果,隋煬帝放鬆了對他的警惕。試想,如果當初李淵不主動低頭,或者頭低得稍微有點勉強,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煬帝楊廣除掉了,哪裏還會有後來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國的建立?
許多人都能準確地回答這樣的問題:將拳頭筆直伸著打人有力呢,還是先將拳頭收回來打出去有力呢?是身體筆直跳得高呢,還是先將身體蹲一下跳得高呢?這是生活常識,沒有人會答錯。先退後進,以退為進其實也是辦事常理,就不是每個人都能運用自如了。
為什麼呢?對別人委曲求全,是件很沒麵子的事。許多人寧可折斷腰杆,也不肯讓麵子稍稍受損。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無可厚非,但那些幹大事的人卻另有選擇。
漢高祖劉邦曾率軍討伐匈奴,被打得大敗。劉邦死後呂後主政。匈奴冒頓單於想趁機攻打漢朝,隻是苦於師出無名,便送來一封信,想激怒呂後挑起戰事。信中說要娶呂後為妻,代替劉邦當皇帝。
呂後大怒,想斬掉來使,立即出兵。大將樊噲氣憤不平,表示願領兵10萬,“橫掃匈奴”。這時,名將季布堅決反對出兵,他的理由是:現在高祖剛去世,國內人心未定,戰爭的創傷尚未平複,怎麼能因一時之辱,置天下安危於不顧呢?
呂後冷靜下來,命人寫了一封非常謙卑的信:“大王不忘懷於我,給我來信,想我年老色衰,發齒脫落,行步失度,哪配得上大王您呢?現在奉上我平日乘坐的禦車兩輛,良馬8匹,給大王乘坐。”
冒頓也是一代英雄,見了此信,找不到出兵的借口,隻好暫時打消了大舉入侵中原的念頭。
妥協是在不利形勢下所實行的一種讓步政策。鬥爭處於劣勢時,對方往往提出無理要求,我們隻好暫時讓步,滿足其要求,以待危機過去,再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