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雨夜碎花傘1(3 / 3)

如此大的生活差異和年齡,這就是媽媽開始一直拒絕爸爸的原因。那段日子,如果不是爸爸一如既往、死皮賴臉的追求媽媽,如果不是把我當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照顧,也就不會

有後來的這一切了。 如今,我和妹妹都已經長大成人,兒時的戲言有時講來,也都是一笑置之。 有時媽媽會情不自禁的對我說,如果當時沒有和那個人離婚,也沒有和你爸結婚,我們的家庭也不會這麼幸福和睦。其實啊,你爸當年不是看上了我,而是看上了胖嘟嘟的你,那麼可愛,要不然,也不會整天把你背在肩上給你當馬騎。你當時說要掐死你妹妹,你爸還信以為真,真的想摔死她,說怕我疼她不疼你。說起來,你還真是我和你爸的小媒人呢..

我爸媽的愛情故事

在這個愛情泛濫的年代,街頭巷尾的音響裏整日播著愛情歌曲,似乎連空氣中也彌漫著愛情的味道。從影視劇裏的熱情擁吻到林蔭下的牽手漫步,太多的耳濡目染告訴我們各種愛情的故事和真諦。曾經,也一度地猜疑過父母那一代,他們之間是否也存在著愛?幾十年的相濡以沫,應該有吧。 一、手表風波 父親身材挺拔,加上一直熱愛體育鍛煉,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小好幾歲。見過父親的朋友曾說:你爸挺帥氣的!而母親現在則有些發福,甚至微微有些駝背,據說是遺傳自姥姥。 父母鮮少談及他們當年的戀愛故事,但隱隱地,我感覺,母親應該當時是比較傾心的。一次,兩人約會,母親發現父親腕子上的手表不見了,便問:“你的表呢?”父親說壞了。其時父親的表就擱在他的口袋裏,隻是表鏈斷了。那時父親在城裏上班,而奶奶家在村裏,時間常常很緊,母親想了一會兒,就拿下了自己的表,遞給父親,隻說:“你上班來回跑家不能沒有表。”父親沒吭聲就接下了表,自己的表修好後,送給了爺爺。那時的表大概跟現在的手機一樣,人人必備,不可或缺。母親後來攢錢又重新買了一塊。結婚之後,母親慢慢知道了這件事,頗有些埋怨。直到現在,說起這事,她依然有些不依不饒,而父親隻是笑笑,並不答腔。父親在言語上一向有些木訥,而這事做得有些狡猾,母親總這樣說。 二、搬家風雲 結婚之後,父母同爺爺奶奶在一個院子裏住。父親在城裏上班,騎著自行車,常常是幾天才回來一次。母親與奶奶間的矛盾漸漸顯露出來。奶奶是極為挑剔的人,盡管她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認識。主要是因為母親是農民,而父親是工人,雖然也是體力活整天工作也很辛苦。她常常對鄰居說:以後再找媳婦可不能找農民了..一大堆的訴苦接二連三地傳到了母親耳朵裏。 父親上班前總把家裏的水缸挑得滿滿的。缸裏的水快用完時,奶奶總把自己屋裏的鍋碗瓢盆舀滿,母親做飯時,看著空空的水甕,沒奈何,隻得自己去挑水。爺爺家在村北,井在村南,中間有一段路。好在母親以前在娘家時也常在村裏幹活,有一些力氣,在左跌右撞了幾天之後,便像模像樣了。父親下班回家,奶奶就把姐姐抱到他們屋裏,煮雞蛋給姐吃,還帶著去左鄰右舍家閑逛。父親一走,奶奶便立刻把姐姐送還給母親,然後就不見蹤影了。這種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行為讓母親極為惱火,無奈,便把姥姥接過來照料我們,並決定搬家。和父親商量了好幾次,父親總認為奶奶很好,又能幫著照料孩子。趁父親上班時,母親便找舅舅借了一輛馬車,把幾件簡單的家具搬到了村東兩間租來的小屋。幾天之後,父親回來,家已經搬了,便沒再說什麼。 也許天性中,我們都有孩子氣的一麵,依靠父母,直到成年,結婚生子,依然是比較信賴父母。沒有爭執,沒有吵鬧,平靜地搬離了奶奶家,不管是出於對父親的愛,還是本身的寬容,母親沒有讓父親陷入雙麵膠中男主人公的那種尷尬處境。 三、打架事件

在我五歲那年,一天,爺爺、叔叔和下班的爸爸一起來到我家。他們的表情都很凝重,

姥姥把我們叫到了裏屋。爺爺說父親惹禍了。父親和單位的同事吵架,繼而動手,接著父親叫來了爺爺、叔叔,後來那個同事就住院了。末了,爺爺說,住院和賠償的費用一共需要兩千元。從門縫中我看到,一向笑嘻嘻的母親哭成了淚人,邊哭邊埋怨父親,鼻子眼睛通紅,聲音哽咽著。爺爺叔叔走後,母親便出去借錢,還記得,母親為此奔走了好幾天,畢竟在那時兩千元錢不是個小數目。 好多年過去了,我會想當時為什麼爺爺叔叔不能幫著分攤一點呢?於情於理,他們應該分攤一些,哪怕少一點。母親也為此埋怨過爺爺他們,但最後總說:誰讓你爸是始作俑者呢?怨不得別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如果當時母親走了,而爺爺他們又置之不顧,父親又會怎麼樣呢?當然更可憐的是我們。此後,父親再也沒打過架,我想,不僅僅是因為錢,母親當時的傷心父親也感受深刻。 四、疑雲 上三年級的時候,隔壁班的一個女老師常來找我,問一些話。記不清楚具體是些什麼問題,好像是我們家的一些家務事。她的丈夫與母親是同事,來過家裏一兩回。後來,她還到過我們家,好像專門去吵架,被她丈夫硬拽出去了。直到現在,我也弄不明白當時發生了些什麼事,那個女人為什麼那麼神經質?或許她是懷疑母親和她丈夫的關係,便捕風捉影地去問我們,有些可笑,小孩子們能問出些什麼。在我家鬧過之後,那個女人便再也沒找我談話,當然也沒再去過我家。 父母間很少談到那個女人,記得我也問過這個問題,他們說那個女人神經有問題,疑神疑鬼。四兩撥千斤的答法,讓我現在對這事還很懵懂。 從沒聽父母因這事而吵架,是他相信母親還是太清楚那個女人的不正常,不得而知。但對於母親交友這方麵,父親是極其放心的。有時連我也會懷疑,男人女人真有一輩子的友誼?母親確實有幾個異性朋友,都曾經是同事、同學,直到現在有時還會來我家,偶爾也會打打電話。 五、現在 去年母親瘦了一圈,去醫院一檢查,被查出是糖尿病,我鬱悶了好幾天,父親則忙著去書店買了好幾本書,又買了豆漿機,說糖尿病人不能喝米湯。他還問過幾個有糖尿病史的鄰居,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現在,炒菜時父親總把母親打發到客廳,因為聽說油煙對病人的眼睛危害性很大。我有些慚愧,比起父親,自己做得真的太少了。 母親說起父親時:你爸呀,真不讓人省心!的確,父親的脾氣似乎越來越執拗,越來越較真。盡管嘴裏埋怨,我們給她買衣服時,卻總說:“我的衣服多著呢,給你爸買一件吧..” 我想他們這一代人的愛情,不像我們總掛在嘴邊,而是深藏在心裏。他們的愛情中或許沒有玫瑰,沒有燭光晚餐,有的隻是相互間的體諒和付出。比較起我們的虛浮,他們的愛情更生活化,一言一行中,便是那質樸的愛情在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