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有一天,當我猛然想起在那個憂傷的江畔,屈原飲恨投江,今天我們用龍舟去悼念;在那個繁燈的夜晚,我們吃著元宵品味過去的時光……我才意識到,記憶深處的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在不經意間在漸漸離我遠去了。

看著聖誕節張燈結彩,看著情人節浪漫溫馨,看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麥當勞、啃德雞,我的心裏不禁感到一陣悲涼,不知道有誰還能靜靜地聆聽“牛郎織女”,有誰還在興致勃勃地賽龍舟……對於傳統文化的逐步消逝,恐怕感到悲哀的不隻我一個。但願歲月的長河衝不盡她的繁華,還能給我們以滋養,留給後人一片思念,一片天空。

我們丟了什麼?

又是一年春柳綠!在這個如此現代的時代裏,又有多少人會發出這樣的感歎?或許,更多的人是哼著“我的心太亂,要……”,腳下跳著迪斯科,在狂歡吧。

中國文化,已經似乎在慢慢被人淡忘了!如今,端午節的龍舟,依舊在劃麼?清明時節的行人,依舊斷魂麼?故鄉裏的社戲,依舊在演嗎?中秋節的親人,依舊會團聚嗎?或許已經淡忘了吧。那什麼漸漸濃了呢?聖誕節的街燈,徹夜明亮;情人節的鮮花賀卡,到處飄香;麥當勞這個異族家夥,也在中國安了家,買了新房……或許異國文化的魅力的確巨大,但一個中國人不應當把自己的文化發揚光大嗎?吸收國外文化,卻怎能以犧牲本國文化為代價!我們又怎能完全丟掉自己而去全盤學習別人呢?

又是一年春柳綠!但願此時的人們少扮些牛仔,多穿些唐裝,但願此時的國人少聽些流行歌曲,多看些京劇;但願此時的孩子少聽些“亞當夏娃”,多聽些“牛郎織女”!

站穩了,中國人

隨著中國的入世,越來越多的洋文化進入了中國的家庭,尤其是當代青年,視“洋文化”為時尚。頭發染得千奇百怪,不過春節過聖誕,不吃米飯吃快餐,不聽民歌聽外語歌,還動不動就:“How,cood!”張口閉口“我的上帝……”

我不否認我也曾經是這種人。我了解外國許多的歌劇,卻連京劇“四大名旦”聽也沒聽過,更別說去區分清楚了。是的,在我們這群所謂的“新新人類”中,說自己愛聽京劇會笑掉人家大牙的。而且不愛吃中國的餃子,倒偏愛巧克力。“洋文化”把我們影響成了一個個地道的“假洋鬼子”,對於這種不倫不類的“中國人”,現在的我感到極大的悲哀。

我認為,凡事都該有個度,我們是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幹嘛非要去跟在“時尚”後麵跑呢?你以為麥當勞真的就很營養很健康?否,脂肪多,根本不是什麼健康食品!你以為聖誕節是幹什麼的?是慶祝他們祖宗生日的。你一個中國人跑去瞎摻合,不是忘了祖宗嗎?你以為迪斯科真那麼棒?它哪能和我們的民族舞蹈相比啊?……在迷戀西方文化的同時,君應清醒,人都有“崇尚”的心理。要知道,很多國家也很崇拜中國文化呢!中國文化在他們那裏同樣被崇拜到今人發暈的程度。

站穩了,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走自己的路吧!

當京劇碰到了搖滾

似乎是偶然,其實是必然。

人們在感歎著世界變化之快時,有許多外來文化偷偷闖進了我們的世界。

當京劇碰到搖滾,那會是怎樣的一種場麵呢?

會不會京劇就這樣黯淡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搖滾的瘋狂。

或許到那時,中國人才會懂得國寶——京劇的風采。才懂得珍惜。

幸好,這個社會還有那麼一群人維護著這特有的文化。聽過李紋的《刀馬旦》,你就會明白,京劇碰到搖滾會怎樣,才會慶幸自己的文化不會被時間遺忘,也才會懂得去珍惜它。

隻有像李紋那樣,將中國自己的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才不會讓自己那特有的寶藏遺之荒郊,才不會讓自己無顏以對江東父老。

當京劇與搖滾結合,才是精彩的。我要向整個世界發出自己的呐喊:“中國文化真精彩!”

當京劇碰到搖滾,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讓我們看到文化的未來,也看到了中國的未來。

餘秋雨與泰戈爾有個約會

中外文化,在中國打開國門之後,撞出一串串智慧的火花。餘秋雨與泰戈爾有個約會,穿越時空,彼此有了親密的接觸。

他們的相遇或許是上帝的安排的,或許是如來佛的巧設。餘秋雨舉著自己的得意之作《文化枯旅》,泰戈爾捧著自己的《飛鳥集》,兩位偉人在一棵大榕樹下見麵。

一個人憑著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的靈魂和人生的秘籍,探索中國文化的曆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另一個給予世界人民一滴露水,一絲雲彩般的永恒感情,抒發著自由和愛精神,流露著和諧之美。兩種不同的文化,頓時碰撞成天邊一抹絢麗的彩霞。

我思考著春節與聖誕節為什麼共同出現在中國?我們應該如何麵對?中外文化交流永無止境。每一個文化偉人的約會都將成為兩個國家甚至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我的麵前擺放著《文化枯旅》和《飛鳥集》,擺著《複活》,擺著……我會微笑著捧起所有的文化經典,不管是中國文化還是外國文化,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一個真正愛好文學的人,會愛上世界所有文化瑰寶。

敞開心扉,我們將擁有整個世界!

我的視線

中考前夜,銘刻在我心心中的不是你那故作輕鬆的笑容,進人我視線的是你稀疏的頭發、略帶散亂,黑白各半。你躺在我身邊,像兒時那樣輕輕地拍著我讓我人睡,我的父親。

雖然我已經知道了考場在哪,但你執意要送我前來,家中的短短爭執,我的視線看到了你焦急擔心的眼神。我同意了。

車棚中,我熟練地打開自行車鎖,印入我眼簾的是你為我保養到一塵不染的愛車。抬起頭,映入我視線的卻是你彎彎的身子。

父親的殘疾車明顯開得比我快,看著他在前方行駛,我默默地在後麵跟著,靜靜地在後麵看著。反光鏡中,是你飽經風箱的麵容,雖然麵無表情,雖然目視前方,但我依然能感到你對我的牽掛。

轉彎處,父親在反光鏡中看了一眼,那一眼現在依然在我心間,充滿了關切,就像在台燈旁看著我寫作業那樣我不禁愣了一下。

沿著你的車轍,我繼續前進,主幹道上全是趕考的學子們,瞬間塞滿了你與我之間。我努力地昂起頭,在車流中尋找你的蹤跡,一個熟悉的背影進入了我的眼眶。你的背影突然漸小,又漸漸變大,你有些擔憂,似乎在尋找著車流中的我的身影。我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感激和酸楚。

好不容易和你的殘疾車並列前行,一個不小心,紅燈又將我們隔開,看著你在另一端頻頻回首,我幾欲有過去的衝動。紅燈的轉換,我又看清了你的身影,你看到了我,似乎整個人都鬆弛了下來,我看到你,也有了似乎久別重逢的感覺。

考場門口,老師麵授機宜,你漸漸遠去。看著你,我百感交集,能做的隻有等待開考……

三天後就是假期,就是輕鬆的日子,看不到你的整日擔心,整日焦慮,或許成績公布後你會帶我去旅遊,那時我們再好好放鬆……

我們是初升的太陽

十五歲,活力四射的年齡。“風華正茂”、“生機勃勃”、“熱情奔放”這些詞都一直被用來形容我們。我們就像那初升的太陽,永遠閃耀著活力的光芒,散發著青春的氣息,隻要有我們在,就會有一片生機。

初三了,畢業了,也同樣意味著同窗四年的同學要分別了,大家都很舍不得,大家都想為初三留下點紀念。

在寫同學錄時,小K的“狗吠貓散圖”以其搞笑的風格,簡單明了的構圖,傳遍“太江南北”,好評不斷。這就像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活潑開朗。

盡管寫了同學錄。但我們卻覺得還少了些什麼。大概是熱血沸騰,活力四射的感覺吧。於是我們決定舉行一場“S校初三德比友誼賽”。

盡管美其名曰是友誼賽,但大家都虎視耽耽地把目標鎖定為冠軍獎杯。大家都想為初三再添一筆燦爛。

比賽時,隊員們抱著隻要進球不要命的宗旨,拚了命地把足球往對方半場“踹”,年少輕狂,年輕氣盛啊。在場邊,大家也沒有閑著,在那兒比試“吼功”。夫戰,勇氣也。我們女生扯著嗓子直喊“加油”,真希望自己練過“獅吼功”呀!

熱鬧的還在後麵呢。無論裁判有多公正,隻要一做出對我們不利的判罰,無論裁判與我們交情有多深,我們立馬翻臉不認人,一律開“罵”。你可以感覺得到整個操場都彌漫著青春的味道。

其實,青春就是該有這樣的衝勁和衝動才名符其實。

十五歲,活力四射的年齡,可以輕狂的歲月。十五歲的我們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青春的光芒,活力的光芒。在我們的身上可以找到活力與熱情,活潑與開朗,隻要青春有的,我們都有。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十五歲的我們就像初升的太陽,永遠閃耀著活力的光芒,散發著青春的氣息,前程一片光明,我們給世界帶來了光明,帶來了希望。

我們是誰?我們是初升的太陽。

我找回了自尊

我忘不了英語老師為我舉行的“老土”的加冕儀式。

那天,英語老師身著西方風格的時尚服裝,腳踏一雙名牌皮鞋,笑容可掬地來給我們上課。她的皮鞋“哢哢”有聲地在教師裏來回地響著。突然,“哢哢”聲間斷了一下,她驚愕地停在我跟前。“這是誰的臭鞋,脫在過道上?”原來是我的鞋,我有腳氣,有愛脫鞋的習慣,我又坐在過道邊上,不知何時鞋子跑到過道的中央。“老師,對不起,是我的。”我說。“是你的——大家都看看,看你的穿著打扮,整個一個老土,一點也不講究儀表!”同學們的眼光“唰唰”地匕首般投向我,我不得不拋掉自尊,接受了“老土”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