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獲取財富的條件6(2 / 3)

奮可以彌補不足。”

野蠻人總是相信,當他們征服一個敵人的時候,敵人的靈魂就會講入到他們身上,從此之後為他們戰鬥。所以我們所征服的事物的靈魂會進入到我們身上,幫助我們贏得下一個勝利。或許昨天布紐徹還在利格尼行軍,但今天你就能在滑鐵盧聽到他的軍隊的隆隆槍炮聲,他的敵人在他麵前驚惶、絕望、死亡。

不利的局麵總能激發一個人的潛力,不利的處境往往能賦予我們更大的反抗力量,跨越一個障礙能給我們更強的能力去征服下一個障礙。

1492年2月,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失魂落魄地騎在一頭騾子上,頭深深地垂著,幾乎垂到了騾子的背上。他慢吞吞往阿爾漢巴拉宮殿的城外而去。從兒童時代開始,他就時時有這樣一種想法:地球是圓的。當時在葡萄牙海岸上發現了兩具人的屍體,但卻與已知的人都有所不同,而在距海岸枷多英裏海上還找到了一塊刻有東西的木塊,他認為這些東西都是從西邊未知的大陸漂流過來的。他期望得到資助進行航行探險,去發現未知的大陸,但是這一最後的希望破滅了。葡萄牙國王約翰假裝願意資助他,卻暗地裏派出了一支自己的船隊去進行探險。

希望破滅之後,一貧如洗的他隻好乞求施舍,或是幫著畫些地圖和航行圖來維持自己的生活。為此,他失去了妻子,朋友說他是瘋子,並且拋棄了他。聚集在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身邊的一幫智囊們嘲笑他的想法,因為他認為隻要往世界的西邊航行,最後就能出現在地球的東邊。

“但是太陽和月亮都是圓的,”哥倫布說道,“為什麼地球就不是呢?”

“如果地球像一個球,那麼是什麼支撐著它呢?”一位智者責問。

“那麼又是什麼支撐著太陽和月亮呢?”哥倫布反問。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會頭朝下,腳朝上,就像天花板上的蒼蠅一樣,那我們又怎麼行走呢?”一位博學的醫生問道,“而如果樹的根在空氣中,那麼它還能活嗎?”

“水就會從池塘中流出來,而我們就會摔下去。”另一位哲學家說。

“這一學說與《聖經》的說法恰恰相反,《聖經》上說:‘天就像一頂帳篷’——所以毫無疑問地球是方的。地球是圓的這一說法純粹是歪理邪說。”一位牧師說。

哥倫布絕望了,他準備離開阿爾漢巴拉,去找查爾斯七世尋求資助。正當他離城之時,卻聽到有人呼喊他的名字。原來,他的一位老朋友對伊莎貝拉說,如果哥倫布的說法被證實是真的,那麼這將極大地提高她所統治的王國的聲譽,而讓他出海航行並不是什麼一筆大開支。“是應該去做,”伊莎貝拉說,“我將抵押我的珠寶來籌集資金。快去把他叫回來。”

哥倫布回去了,而整個世界也因此改變了。但是當時沒有一個水手主動願意參加這次探險,國王和王後強迫他們非去不可。3天後,風暴襲擊了哥倫布那艘比縱帆船大不了多少的船,方向舵也折斷了,這預示著一個不好的開端。恐懼開始在船員中蔓延,幸虧哥倫布向他們出示了一些圖片,上麵畫有產自印度的黃金和珍貴的礦石,這才子盡了船員的驚恐。當船行駛到距加那利群島西部200英裏時,羅盤停住了,指向了北極星的位置。船員們準備叛亂,但是哥倫布告訴他們北極星的位置並非恰好代表北方。離開陸地2300英裏時,哥倫布告訴船員隻航行了1700英裏。這時,一叢結著漿果的灌木從船邊漂過,大群陸鳥在空中盤旋,船上的人們從海裏撿起了一塊雕刻著神奇紋樣的木片。10月12日,哥倫布高舉起卡斯蒂爾號的旗幟,從此揚名西方世界。

“我曾經多麼勤奮地做了大量的記錄,因此所有的提高都可歸功幹這一點,”狄更斯說道,“我已經寫過自己生命中某一階段的毅力和勤奮,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那時我已經逐漸成熟了,我想以後我也會一直這麼做。”

當塞洛斯·W·菲爾德從商界引退的時候,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而這時他卻對在大西洋中鋪設海底電纜這一構想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樣一來歐洲和美洲就能建立電報聯係。塞洛斯·W·菲爾德傾其所有來完成這一事業。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建造一條從紐約到紐芬蘭的聖約翰的電話線路,全長1000多英裏。這其中有400多英裏需要穿過一片原始森林,為此他們不得不在鋪設電話線的同時修建一條穿越紐芬蘭的道路。這條線路中還有140多英裏要通過法國的布列塔尼,建設者們在那兒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此相同的還有鋪設通過聖勞倫斯的電纜。

通過艱苦的努力,塞洛斯·w·菲爾德得到了英國政府對他的公司的援助。但是在國會裏,他曾經遭到了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團體的強烈反對,在參議院表決時,塞洛斯·W·菲爾德的方案僅以一票的優勢獲得通過。英國海軍派出了駐塞瓦斯托波爾艦隊的旗艦阿伽門農號來鋪設電纜,而美國則由新建的護衛艦尼亞加拉號來承擔這一工作。但是由於一次意外,已鋪設了5英裏長的電纜卡在了機器裏,被折斷了。在第二次實驗中,船隻駛出200英裏時,電流突然消失了,人們在甲板上焦急沮喪地來回走動,似乎死期就要來臨。正當菲爾德先生要下令切斷電纜的時候,電流就像它消失時那樣,突然又神奇地恢複了。接下來的一個晚上,船隻以每小時4英裏的速度移動,而電纜以每小時6英裏的速度延伸,但由於刹車過於突然,船隻猛烈地傾斜了一下,電纜又被卡斷了。

菲爾德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他重新購買了700多英裏長的電纜,委托一位精通此行的專家設計一套更好的鋪設電纜的機器設備。美國和英國的發明家齊心協力地工作,最後決定從大西洋中央開始鋪設兩段電纜。於是兩艘船開始分頭工作,一艘往愛爾蘭方麵,另一艘駛往紐芬蘭,每艘船都各自承擔一頭的鋪設工作。大家希望這樣能夠把兩個大陸連接起來。就在兩艘船相距3英裏時,電纜斷了。人們重新連上了電纜,但是當兩艘船相距80英裏時,電流又消失了。電纜再次連上了,大約又鋪設了200英裏之後,在距阿伽門農號20英尺處,不幸電纜又斷了,阿伽門農號隨即返回了愛爾蘭海岸。

項目負責人都感到非常沮喪,公眾開始懷疑,投資商開始退卻。如果不是菲爾德先生不屈不撓、日以繼夜、廢寢忘食地工作,說服眾人,整個工程項目早就被放棄了。終於開始了第三次嚐試,這一次成功了,整條電纜線順利地鋪設完成。幾個信號在大西洋上傳送了將近700多裏格,但是突然電流中斷了。

大家都失去了信心,隻有菲爾德先生和他的一兩個朋友仍然對此抱有希望。他們繼續堅持工作,並且說服了人們繼續投資進行試驗。一條嶄新的更為高級的電纜由大東部號負責鋪設。大東部號慢慢地駛向大西洋,一邊前進一邊鋪設。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直到距離紐芬蘭600英裏處,電纜突然折斷沉人海底。幾次撈起電纜的嚐試都失敗了,這一項目也因此停頓了將近一年。

但是菲爾德先生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繼續為自己的目標努力。他組建了新公司,並製造了一條當時最為先進的電纜。1866年7月13日,試驗開始了,這一次成功地向紐約傳送了信息,全文如下:

無比滿足,7月27日

我們於早上9點到達。一切順利。感謝上帝!電纜鋪設成功,運行良好。

塞洛斯·W·菲爾德

那條舊的電纜也找到了,重新連接起來,通往紐芬蘭。這兩條線路現在仍在使用,而且將來也會有用。

在《啟示錄》中我們讀到這樣的話:“勇於克服困難的人,我邀請他與我共享榮耀。”

十個成功的人,更多的是依靠他的毅力,而不是他的力量、朋友,或周圍有利的環境。天賦在努力麵前顫抖,權勢在勤奮麵前屈服。才能是人人都希望具備的,但是毅力更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