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對皇帝非常不滿, 當然了, 皇帝對他也不滿。甚至認為自己養大了兩隻白眼狼, 皇帝獨自個在宮中狠是生了一頓悶氣。皇帝還有一點理智, 知道不能讓人知道他心裏對太子和燕王不滿。
但是, 這頓悶氣一生, 皇帝又病了。不病才怪呢。本來就年紀大了, 又痛失了愛子,再被太子和燕王連手給了這麼大的一個打擊,就算是他年輕身體好, 也經不住啊。所以皇帝這一次病倒,斷斷續續就沒怎麼好過了。
太子回去後,直接吩咐人大手筆的賞賜了燕王府。當然了, 他也還意有所指的告訴了燕王, 皇帝的態度。
燕王接到信報後,冷笑了三聲, 對這個父親, 他已經完全沒有父子之情了。如果說, 在這之前, 他還在想皇帝在知道解了毒之後, 會有什麼說辭。現在也已經完全不去想了。因為他也明白, 皇帝的心偏得沒邊了。不過,既然父不慈,子也不用孝了。
所以, 燕王加緊了步伐, 開始布局。他並不相信太子,就和太子並不相信他一樣。兩兄弟都是暗中布局,你想弄死我,我想弄死你。至於皇帝,兩人都已經沒有放在眼裏了。
皇帝病一場,大臣們就越發親近太子一些。而太子就手中的權勢就更強一分,因為在大家眼裏,皇帝已經快不行了,太子很快就會上位了。
三個月的時間,足以讓燕王與太子都布好局,而此時的太子和太子妃已經興奮過頭了,因為他們被壓抑的太久了。當皇位就在眼前時,兩人都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於是,德妃和賢妃找了個機會,聯係上了燕王。她們其實不知道皇帝對燕王做的事情,皇帝和太子都不敢說出這件事情,甚至皇帝都沒有告訴太子知道,他到現在都不知道太子是如何知道這件事情的。兩人都當成不知道這件事的,也從不提起,這事畢竟太駭人聽聞了。可是皇室第一等的醜聞。
所以,二妃也就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其實是太子和燕王聯手害死的。但是她們恨太子,因為自己家兒子的死,最後得到好處就是太子。她們已經把這個仇算在太子頭上了。
再加上,她們得意了這麼多年,手中所握有的東西也不少,不然她們能無數次私下裏算計太子,太子又不是個傻子,能站著讓她們動手嗎?不過是因為,她們有權力啊。所以太子隻能一筆筆的記著呢,她們和太子早就已經成了仇人,她們很明白,太子不會放過她們。
所以,這時候,她們覺得燕王上位更好。至少,她們重來沒有和燕王有過衝突,表麵上大家根本就沒有什麼過結。就算是為了她們的娘家,她們也得扶持著燕王上位,如果讓太子上位,娘家會死得很慘。雖然表麵上她們兩家的娘家都在極力的討好太子,讓大家明白他們是為以後鋪路,希望太子繼位後,不要對他們趕盡殺絕。但實際上,他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於是,皇帝突然發了一道指令,令燕王進京給皇帝祝壽。這一年,正好是皇帝六十大壽。而距離燕王離京已經十幾年了。
太子大吃一驚,不知道皇帝如何會想出這一出來。
皇帝最近一直在養身體,朝事都丟給太子在處理了,但是皇帝一日在位,他就隻能是太子,皇帝的旨意就是大家第一個要遵守的。所以他根本就無法阻止這件事情。
太子怒氣衝衝的進了宮,皇帝卻沒有見他,反而去了德妃與賢妃兩人建的佛堂,自打愛子死後,這兩個鬥了十幾年的女人倒結成了同盟。兩人一起建了間佛堂,長時間的吃素禮佛,一心超度兒子。
佛堂聖地,太子自然不敢硬闖,隻得無功而返。
不過太子沒有想到的是,自打這一日後,皇帝居然再也沒有單獨見過他,他完全找不到機會和皇帝說什麼話了。
這一事情,再加上皇帝令燕王回朝,兩件事情加在一起,令朝中的風向以有了變化。
“哎,皇帝這究竟是想幹什麼,居然突然招燕王回京。難道他真的想廢太子,改立燕王嗎?”大郎頭疼的說。
“你想這麼多幹嘛喲。誰當皇帝,你又不能改變。管它的。”辛湖嘴裏這話說著,心裏卻也七上八下不得安寧,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
“唉,我覺得皇帝真的老糊塗了。”大郎說。
皇帝搞出了這麼多事情,不止大郎這麼認為,其實也有不少大臣這樣想了。所以,大家寧願皇帝快點死,好讓新皇繼位。
燕王回京也非常迅速,並且悄無聲息,等到太子知道時,已經晚了。他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的,讓人去阻殺燕王,他才不會讓燕王這個時候進京呢。可是燕王有這麼好殺嗎?當然不是,況且太子這麼大的一個把柄遞給他,燕王能不好好利用嗎?所以,太子和興郡王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