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如何,皇帝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反正當他看到燕王氣意風發的走到自己麵前時,他心底一寒,他知道太子已經完了。他當然也知道,燕王已是勝券在握了。

兩父子隔了十幾年再見麵,皇帝已經老態龍鍾了,而燕王卻依舊年輕英俊,好象歲月格外優待他一樣。看著這樣的兒子,皇帝一點兒也不開心。

“參見父皇。”燕王嘴裏叫的聲音大,語氣也哽咽著,但實際上態度卻十分敷衍。

皇帝指了他幾下,嘴角一歪中風了。燕王很快就控製了內廷。

緊接著皇帝下了詔,立燕王為太子,還說前太子殺了晉王和清王,罪大惡極等等之話,太子宮中的諸娘娘們與子女們,全部被圈禁,太子妃自殺了,太子成年的兒子也少,當然也早就被解決了。剩下的一些份位低的女子與孩子,都不成氣候。

燕王逼得皇帝立了自己為太子後,皇帝也沒活過幾天,所以燕王很快就名正主順的,當上了皇帝。

燕王本身就十分有能力,當了皇帝之後,治理家國都很有一套,而他隻生了二個兒子,並且專心培養他們,在他五十多歲時,十五歲的皇長子已經非常厲害了,被立為太子,開始跟著他治理國事。

並且,燕王當上皇帝三年後,把一切全握在自己手中後,他把靜郡王又拉回來了,還好好的培養著,讓他當自己的助手。他是想著,如果他的兒子不能生育,就立靜郡王為皇太弟,繼承皇位的。

當然了,這事無人知道,他沒對任何人說過。不過,太子十六歲成親,娶了無雙的女兒,這姑娘有無雙這樣的爹,十分聰明能幹,還是絕色大美女。兩人成親一年後,就生下了長子。皇帝大喜,同年,皇二子成親,一年之後,皇二子也生下了長子。

這時候,燕王才相信自己的兒子並沒有事。所以,靜郡王就隻能是靜王,升了級由郡王變成了親王。不過靜王,因為感念皇帝兄長的恩情,一直忠心耿耿。他盡心盡力的輔助太子。是位很出名的王爺。

無雙的兒子娶了辛湖的幼女,兩人總算做了兒女親家。

半夏最終還是娶了皇帝最疼愛的三女。辛湖一門心思的不想燕王扯上親戚關係,但奈何半夏居然和三公主看對了眼,皇帝又有心撈住半夏這個女婿。好在,皇帝並沒有把半夏當一般的附馬看,他把這對夫妻二人留在涼平府,讓他們撐管這個自己的根據地。半夏很有能力,比大郎和辛湖都強,再加上他的三女兒也是諸多女兒當中最有能力的一個人,所以這個地方給他們撐控非常合適。

在燕王當皇帝時,陳家大郎四人的官職也並不太高,最高的阿毛也隻升到了三品。而大郎一直在四品上,無雙也一樣,他們雖然有本領,但是卻是皇帝暗中的一個功臣。

所以陳家雖然看似風光,一門當官,但是卻沒有一個當大官的。就是半夏在世人眼裏,也不過是個附馬。

燕王七十多歲時去世,太子順利繼位。無雙的女兒也名正言順的成了皇後,帝後恩愛。對大郎及陳家諸人都十分厚待,但大郎卻辭了官,帶著辛湖回到了幸福村。

“老臣年事已高,已無力為皇家辦事了。”大郎說。他比先帝也不過是小了幾歲而已,也是六十多的人了。近年來,已覺得精神體力大不如從前了。

皇帝幾經挽留,大郎都執意辭官,帶著辛湖回了幸福村。因為辛湖覺得,他們已經沒有必要再奮鬥了,兒子們都已經成家立業,他們也該退居幕後了享享清福了。況且陳家地位太高,一門二代全在當官,就是孫子輩也都起來了,開始要步入官場了。當官的人也太多了些。他們這些老家夥還不退下來,對新帝也是個很大的影響。

所以,平兒和大寶阿毛,也相繼辭了官,都陸陸續續的回到幸福村。四對老夫妻,再加上養在身邊的幾個小曾孫。大家的生活過得輕鬆又自在,好似又回到年少時。隻是此時的大家,都是滿頭白發了。

在幸福村又過了幾年的清靜生活,興源六年,七十歲那年,辛湖在睡夢中與世長辭,隔了不過半個時辰,大郎就拉著她的手跟著去了。

世人都道,他們夫妻情深,真正做到了生死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