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交禮儀展現外在美2(1 / 3)

第一章 社交禮儀展現外在美2

寬容地對待每個人

我們和人交往要盡可能地多看優點,少看缺點,能以這樣一種態度與人交際,我們就會感到這世界很美好,肯定能寬容地對待每個人。

每個人都可能患上偏見的“疾病”,隻不過程度輕重不一。偏見是根據自己所得到的一點點信息,憑主觀的想像,甚至已有的經驗和邏輯,編故事似地給對方編製了一個形象,甚至由此去推知他的過去和將來。

和一個人初次見麵,對方穿著隨便,談吐粗俗,你很可能會認為對方是一個沒文化、缺教養的人,當然你可以這麼認為,但如果你進而認為他辦事肯定不認真,而且自私,甚至可能有點邪惡,以至於以後不願和他進行任何合作,那麼就太過分了,就變成了一種偏見。有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很容易失去很多機會,因為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和人交往、合作,關鍵要充分利用別人的優勢,充分發揮對方的優勢,從而給自己提供方便。

很多人會以第一印象輕易地判斷一個人,通過第一印象中的一些信息來判斷他的一切,這顯然是一種以偏賅全的錯誤。見到部下上班遲到一次就認為他工作偷懶,也不問遲到的原因;見到一個小青年嘴裏叼著煙,搖頭晃腦,就認為作風肯定不正;見到一個人點頭哈腰地給領導打開車門,就認為此人肯定隻會拍馬屁,沒什麼本事。似乎在他眼裏,每個人都能簡單地而且迅速地進行分類,有什麼樣的言行就肯定是什麼樣的人做的。

對人產生偏見,結果往往是對自己不利。因為對人有偏見,很容易被對方察覺,一旦別人感覺到你對他有偏見,很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如果你們是同事,那麼麻煩就來了,合作是肯定不可能的了。所以一次偏見就等於少了一個合作夥伴,甚至少了一個可能的朋友。

要想消除偏見,我們就得設法改變自己的一些思維定式。首先要使自己堅信每個人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我們和人交往要盡可能地多看優點,少看缺點,能以這樣一種態度與人交際,我們就會感到這世界很美好,肯定能寬容地對待每個人。

競爭中要學會欣賞對手

麵臨時下日趨激烈的競爭,與對手競爭時,要抱著欣賞對手,以向對手學習的心態,以對手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學習對手的長處,這樣就可以提高自己,最後戰勝你的競爭對手,走上成功之路。

這個世界是一個處於競爭中的世界。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對手。這些對手可能是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敵人,采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你的競爭對手,看起來好像是一件小事,但卻決定一個人的成敗。

很多成大事者在與對手競爭時,都陷入了一種觀念上的誤區,那就是把對手視為敵人,不擇手段地打擊對手,以達到取勝的目的。

小吳和小王是一對十分要好的朋友,在一家公司裏的同一部門工作。因為部門主管升遷,公司準備在部門裏選拔一個新的主管。消息傳開後,大家都聞風而動,都希望自己入選。後來傳來內部消息,老板主要在考查小吳和小王,他們倆的能力都很突出,尤其是小吳,辦事能力強,為人也不錯。

小王得知小吳就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就暗下決心,想著一定要把小吳擠掉。但他也明白,如果堂堂正正地競爭,自己不是小吳的對手。於是,他四處活動,在上司麵前極盡獻媚之能事,除誇大自己的能力外,還處處給老板一個暗示小吳有許多缺點,他不適合這份工作。在小王的陰謀活動下,他終於把小吳擠了出去。但是當他坐到那個夢寐以求的位置上時,他才發現,他根本就不是勝利者,多數人對他嗤之以鼻,他的工作無法順利開展,而且每次麵對小吳,他都心懷愧疚。僅僅過了半年,由於工作沒有成效,他就被免職了。

在新時代的職場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競爭。適當的競爭能夠促進一個人快速成長,也能促進一個人各方麵不斷成熟起來。這一切的關鍵是你對競爭對手持什麼樣的態度。一個沒有對手的動物,一定是死氣沉沉的動物;人也同樣如此,一個沒有對手的人必定會成為一個不思進取的人。生活中出現一個對手不是一件壞事,相反競爭對手會讓你充滿活力。

有了競爭對手,不是整天要盤算著如何打擊對方,而是從欣賞的角度,處處學習對手,並以對手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確,欣賞對方比打擊對方更有效。

有一個人去一家著名的廣告公司求職,順利地通過了第一輪測試,成了10位入選者之一。第二輪測試內容很簡單:讓每位入選者按要求設計一件作品,並當眾展示給另外9人打分,寫出相關的評語。

這個人在評分時,對其中3人的作品非常佩服,懷著複雜的心情給他們打了高分,並寫下了讚美的評語。令他意外的是,他入選了!而更令他意外的是,他欣賞的那3位中隻有一個人入選!這是為什麼?

後來,該廣告公司總裁的一番話使他醒悟。總裁說:“人選的10人可以說都是佼佼者,專業水平都較高,這固然是重要的方麵,但公司更為關注的是,人圍者在相互評價中,是否能夠彼此欣賞。因為,庸才自以為是,看不見別人的長處,這倒情有可原,但若對對方視而不見,那就顯得心胸太狹隘了。嚴格意義上說那不叫人才。落聘的幾位雖然專業水平不錯,但遺憾的是他們缺乏皮此欣賞的眼光,而這點比專業水平其實更重要。”

麵臨時下日趨激烈的競爭,與對手競爭時,要抱著欣賞對手,向對手學習的心態,以對手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學習對手的長處,這樣就可以提高自己,最後戰勝你的競爭對手,走上成功之路。

多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

要和人相識,並不像通常所想像的那麼困難,就是要結交地位較高的人也是如此。尤其是成大事者,可以無所顧慮地和地位較高的人親近。

朋友,對我們就像讀書一樣。真正的朋友總不忍坐視我們的頹喪,而時常鼓勵我們,使我們增加勇氣。

要和人相識,並不像通常所想像的那麼困難,就是要結交地位較高的人也是如此。尤其是成大事者,可以無所顧慮地和地位較高的人親近。

美國有一位名叫阿瑟·華卡的農家少年,在雜誌上讀了某些大實業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詳細些,並希望能得到他們對後來者的忠告。

有一天,他跑到紐約,也不管幾點開始辦公,早上7點就到了威廉·亞斯達的事務所。

在第二間房子裏,華卡立刻認出了麵前那體格結實,長著一對濃眉的人是誰。高個子的亞斯達開始覺得這少年有點討厭,然而一聽少年問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樣才能賺得百萬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並微笑起來。倆人竟談了一個鍾頭。隨後亞斯達還告訴他該去訪問的其他實業界的名人。

華卡照著亞斯達的指示,遍訪了一流商人、總編輯及銀行家。在賺錢這方麵,他所得到的忠告並不見得對他有所幫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卻給了他自信。他開仿始效他們成一功的做法。

又過了兩年,這個20歲的青年成為他學徒的那家工廠的所有者。24歲時,他是一家農業機械廠的總經理,為時不到5年,他就如願以償地擁有百萬美元的財富了。這個來自鄉村粗陋木屋的少年,終於成為銀行董事會的一員。

華卡在活躍於實業界的67年中,實踐著他年輕時來紐約學到的基本信條,即多與有益的人相結交。會見成功立業的前輩,能轉換一個人的機遇。

年輕的男女都能直率地表達崇拜英雄的心意。可是年紀一大,就以為不可不將這種心意隱藏起來。

但是隱匿崇拜英雄的心意是錯誤的。應當與你所崇拜的人親近,這才是良策。這不但能使對方感到高興,而且會鼓勵你,增加你的勇氣。

懷特是美國印第安納州小鄉鎮上的鐵道電信事務所的新雇員。16歲時他便決心要獨樹一幟。27歲他當了管理所所長。後來,先到西部合同電信公司,接著成為俄亥俄州鐵路局局長。當他的兒子上學就讀時,他給兒子的忠告是:“在學校要和一流人物結交,有能力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會成功……”你也許會覺得這句話太庸俗。但請別誤會,把有能力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並不可恥。朋友與書籍一樣,好的朋友不僅是良友,也是我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