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你也可以很成功2(2 / 3)

其實,這種自毀傾向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多少都隱藏了一些。在這種內在情緒的驅動下,有些人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出危及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去避免和抑製這種自毀傾向。生命的腳本可由演出者的主觀意誌加以改變。每個人天生的性格固然會影響他的行為模式,但即使你的輸家“腳本”是與生俱來的,你也可以決定不再依賴這種“腳本”過日子。問題是你是否願意正視你的缺陷,改變你的自毀行為,不再繼續自討苦吃。

有一位美國女孩叫西爾維亞,從念大學的時候起,她就夢寐以求地想當電視節目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麵的才幹,因為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裏“掏出心裏話”;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便是陌生人也都願意親近她並和她長談;朋友們稱她是他們“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隻要有人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她的爸爸是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母親是一位著名的教授,家庭對她有很大的幫助和支持,她實現自己理想的外在條件是優越的。

但是她的實際行動呢?為了理想,她什麼也沒做,她一直在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但誰會去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呢?而且,節目主管也沒興趣跑到外麵去搜尋人才,都是別人去找他們。於是,她就這樣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麼奇跡也沒有出現。

同時,有一個叫辛迪的女孩,與西爾維亞有同樣的理想,希望自己能成為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但是,她不像西爾維亞一樣擁有優越的經濟條件,她白天必須去打工,晚上到大學的舞台藝術係上課。畢業之後,她開始到處謀職,跑遍了洛杉磯每一家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每個地方的經理對她的答複差不多都是“我們不會雇用沒有經驗的人”。

在洛杉磯難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她不願意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到洛杉磯之外去尋找機會,最後她終於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孩子。辛迪是美國加州人,不習慣北方的生活和氣候,可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雪,都沒關係,她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幹什麼都行!她馬上動身到北達科他州。

辛迪在那裏工作了兩年,回到了洛杉磯在電視台找到了一個工作。又過了五年,她終於得到提升,成為她夢想已久的節目主持人。

從上麵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人們常常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別人,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出在自己身上,是因為自己的消極等待和無所作為而一事無成。西爾維亞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機會,期望時來運轉,卻讓時光白白流逝了。然而,成功的人可耽誤不起這些時間,他們總忙於解決問題,忙於勤奮工作,忙於把事情做好,忙於如何生氣勃勃和樂觀地對待一切。辛迪就是這樣,她采取行動,首先充實了自己,然後在北達科他州受到了鍛煉,接著在洛杉磯累積了比較多的經驗,最後終於實現了理想。

其實,每個人在先天性格上都有一些缺陷,隻是你不願承認失敗是出於自己的缺點。這種“不願當輸家”的防衛心理可以理解,但如果你對自己的缺點渾然不覺或者不知反省,就真會有“一敗塗地”的危險。所以,想要不再與自己為敵,並且停止用消極的等待來吞噬自己的青春,就要找出和解的方法。當然,你要努力去改掉多年的自毀習慣,當你一點一滴地慢慢鏟除這些障礙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已經不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而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用情感滋潤心靈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人不能離開他人而孤立存在,但隻要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會有感情的存在。這種感情不管是憎惡也好,喜歡也好,總是避免不了的,但聰明的人會用美好的感情來滋潤自己的心靈,讓自己在相互的施與受中成長。

內心情感荒蕪的人總是把自我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與外界斷絕交流與接觸,他們就像契訶夫筆下的套中人一樣,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因此很容易陷入孤獨與寂寞之中。他們在情緒上的顯著特點是情感淡漠,不能對別人給予的情感表達做出恰當的反應。在這些人臉上很少能看到笑容,總是一副冷冰冰、心事重重的樣子。這無形之中就告訴周圍的人:“我很煩,請別靠近我”!周圍的人自然也就退避三舍,敬而遠之。不難想象,一個自我封閉、情感匱乏的人要獲得巨大的成功是非常艱難的,他們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充足的信息來源,沒有充沛的激情,不敢介入社會生活,不找機會多接觸和了解他人,當然也不能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獲得益處。

心理學家指出,內心感情匱乏的人難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因而不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同時內心感情匱乏還會使人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形成退縮感和孤獨感,從而也有礙於人的身心健康。

絕大多數獲得人生成功的人,總是會用各種情感來滋潤自己的心靈,樂於與人交往,他們不封閉自己,願意向別人敞開心扉,同時善解人意,熱情友好。他們在與人相處時,正麵的態度如尊敬、信任、喜悅等多於反麵的態度如仇恨、嫉妒、懷疑等。因此,他們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擁有較多知心的朋友。

那麼,怎樣才能豐富自己的情結,改變自我封閉的性格呢?

首先要學會關心別人,因為如果你期望被人關心和喜愛,你首先得關心別人和喜愛別人。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克服困難,不僅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而且,由於你的關心引起了別人的積極反應,會給你帶來滿足感,並增強你與人交往的自信心。

其次,要有自知之明,正確評價和定位自己。在人際交往中,你對自己的認識越正確,你的行為就越自然,表現也越得體,結果也就越能獲得別人的肯定,這種評價對於克服自我封閉的心理障礙是十分有利的。

然後,要學會真誠地感恩逆境。感恩是一次人生的淬火,讓我們得到錘煉,並讓我們學會刻苦、忍耐、淡泊和寬容。感恩使我們體味真正的友誼,真正的朋友,體味一個冷暖人生。有人說,幸福的感覺不是由處境和外在的條件決定的,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感恩的心。

海倫·凱勒不到兩歲就又聾又瞎。通過艱辛的努力,她學會了其他正常孩子應學的所有東西;進入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後,學習希臘語、拉丁語、法語、數學、文學、曆史等所有大學修習的課程。更為感人的是,她以驚人的毅力寫下了不少文學佳作。在盲人中,她的名氣也許僅次於荷馬。從海倫·凱勒明理諳事始,她便“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從不為自己身處逆境而氣餒、煩惱、頹唐。相反,她自感每天都活得很“滋潤”。她每天渴望雨露,渴望陽光;她每天都給自己留下想象的空間:燦爛的朝霞,悠然的遠山,茫然的星空;她每天充滿自信力,與命運挑戰;她每天求知不渝,從而“喚醒了我的心靈,給了它光明、希望和快樂,使它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