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遠比頭腦反應快”。也就是說,學習新事物需要讓腦子歇會兒。你不能對大腦說別想了,那樣它會反駁你的。不過,你可以靜靜記下它都會想些什麼,然後突然想想別的,就像日本武士和東方弓箭手學禪、參禪訓練一樣。他們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靶心上,而是力求找到射擊的“最佳”感覺。如果射擊“感覺”良好,自然會箭中靶心。在黑屋裏弓箭手仍能射中公牛的眼睛,不是因為公牛眼睛成為打擊的目標,而是因它已經成為弓箭手感知的一部分。這種訓練的目的是達到入靜的狀態,捕捉到“最佳”感覺。
所以,如果你想學什麼新的東西,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合適你的“正確”感覺上。冒點風險,放棄艱苦奮鬥得來的那點珍貴的控製權,讓自己全心地投入所做的事情當中。
開始實踐
當然,天賦(或遺傳基因)、學習和實踐,甚至運氣,都是創造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最根本的是必須消除“自我”對事物的影響。我們可以把這一過程分成兩部分:首先,你必須沉浸於創造活動之中,再放開手腳去做;其次,認真審查,用心回顧一下全過程,客觀地衡量結果。“它接近我的期望嗎?”就像畫家揮筆,第一筆總是恍恍惚惚畫出來的,然後再退回來,找到新的透視點,目不轉睛地畫出全局。這兩個過程其實是互相交織的,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可分為兩種思維狀態:即創造性的活動和嚴格的審查。
現在,人們更熱衷於追求一些特殊目標,例如名利、財富和眾人的擁戴,甚至是轉瞬即逝的幸福。但是如果你隻是期待結果,那就無法讓自己完全放開手腳,去經曆那驚心動魄的過程。好好的嚐試一番之後,再思考、檢查和回顧。記住,在嚐試創造的過程中不要去檢查,創造之後再修飾。如果你把注意力過於集中於成果,那就會放不開手腳。
問題最終歸結為你的價值取向——“勝利才是一切呢”;還是“嚐試就是成功呢”。創造,需要忘掉輸贏成敗,注重嚐試努力。無論怎樣,隻重勝利的遊戲會把我們帶進死胡同。在宏大的人生計劃藍圖中,什麼樣的活動值得我們為獲勝付出一切?甚至不惜殺人放火,不擇手段?其實芸芸眾生都真正想得到的,是舒暢的感受和寧靜的心態。我們不過讓幻想蒙蔽了雙眼,認為一切會因勝利迎刃而解。
人們無法控製自己,不願承擔責任的一個普遍原因,是害怕失敗,害怕成為失敗者。隻有拚上所有的努力,你才會發現自己有勇氣沉浸於創造性的活動中。
如果我們選擇“嚐試就是成功”的生活準則,那它也會帶給我們最好的成果。我們既能精通技術又能因此遊刃有餘地使用,給內心帶來平安和寧靜。有這樣的態度,我們能更方便地融入創造和檢查的循環中。雖然,好的結果僅僅是可有可無的額外收益,不過,我們自己知道,所做的一切仍在掌握之中。
有個農夫15年來一直試圖為自己和家人創造美好生活,他從不祈求施舍或特別優待。對他而言,社會救濟意味著恥辱,獨立苦幹才是他的座右銘,他奉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可是有一年,盡管他幹得不錯,眼看豐收在望,而一場意想不到的風暴席卷了所有莊稼,毀掉了全部收成。他的儲備根本還不上貸款,於是隻好極不情願地申請社會救濟,接受救災援助。他因為得到了“施舍”,所以覺得失敗。你同意嗎?
真希望你不同意。如果你同意的話,就說明你是屬於害怕變化,害怕冒險和試驗的那類人。害怕失敗讓你無能為力,把所有自尊都建立在“結果”上,因此你變成了每次機遇的奴隸。如果你愛自己,爭取自由吧!無論自己的優點還是缺點,你都要愛。實際上,我們說的都是老生常談:“遊戲的重點關鍵在於你的參與嚐試,而不是最後的輸贏。”可是,這種高尚的傳統已漸漸消失。拉姆勃蒂教練經常說的是:“事事未必取勝,但事事都值得嚐試。”你卻聽成了“獲勝高於一切!”歪曲拉姆勃蒂教練的原話,反映了社會上價值觀念可悲的事實真相。拉姆勃蒂是多偉大的教育家和領導人啊,但是人們卻總愛選擇聽自己想聽的話。
為了自己,做個堅強的教練,鼓勵自己不懈去努力。如果樹立了目標,先別急著靠近,因為,你必須做出選擇。
一方麵,你可能會這麼說,這樣的話會讓你意誌消沉!
“我知道我不行。也許別人能改變,但我做不到。我的童年是一團糟,我總是一次又一次犯同樣的錯誤。我從來沒有成功過。”
另一方麵,你也能為自己加油:
“我的努力棒極了,我真為自己感到驕傲。我在全力以赴,努力創造。在嚐試中我雖然失敗了,但我接受失敗,我接受痛苦。不過,我仍然為自己的勇氣自豪,我愛自己的勇氣。”
什麼是成功?誰來衡量你的價值,你或觀眾?你想給誰留下印象?你的父母?你的配偶?你的鄰居?或是那些虛構的“他們”?為了不有損你的家人,即使節假日也打扮的衣冠楚楚?
學校,媒體,教堂,對成功的定義就是:達到一個地方、一種狀態,和一件事、一層水平。這真是一派胡言,愚弄百姓。選擇一份職業,直到你取得“成功”,人們將尊敬你,你將會得到幸福:這更是荒唐可笑!
再沒有什麼比大聲歡呼“成功!成功!”更空洞的了。這種聲音隻讓人感到仰慕別人的人自己不配成功。隻需看看超級巨星的名單,就不難發現他們的生活始於早熟,以自我毀滅而結束;開始是演戲,最終成為觀眾的一員。失敗和挫折使他們崩潰,使他們癱軟。
怯懦的血統來自我們對自己不配得到的成功卻極度渴望。要學會在努力中放棄自我,學會放開手腳,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讓勇氣重見天日,讓信心大步向前。但這並不是說,要你熬到油幹燈枯。怎樣運作是不能或缺的技巧;不過,不要期待有什麼過於簡單的公式,有什麼靈丹妙藥馬上解決你的問題。
不論聰明與否,不論生活怎樣變幻,都要鼓起勇氣麵對生活,放開手腳,讓愛心和精力充實自己。成功是大膽地度過生活的每一刻;成功意味著在同我們有矛盾、有挑戰的情況中激流勇進,奮鬥,發展,成長;成功意味著找回真正的自我。
“夢想家”與“實踐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行動”。
查爾斯·“大個子”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