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還認為,在緊張的戰鬥中,除了因抵製後坐力而曲臂,如果不是有很高戰鬥素質的人員,手臂亦將不自覺出現強力收縮,從而需要槍托來支撐完成射擊動作是很普遍的需要。)
95式步槍的另一個缺點在於結構複雜,造價較高。因5.8毫米子彈不同於北約和蘇聯的兩種口徑標準,為中國獨有,在國際通用化方麵不是很佳。在經過一番討論後,中國國內相軍工部門將95式步槍的槍管改為西方通用的5.56毫米,定名為97式步槍,並推向國際市場。對於新推出的97式步槍,雖然不少國家的客戶稱讚該槍比美俄同類產品有不少優點,但與美製M16AZ等產品相比卻無價格優勢,因而在銷售業績方麵,還不及單價隻有100多美元的56式衝鋒槍。種種原因,使得中國國內軍工部門從1997年以後又從95式步槍起步,努力研製一種適合野戰部隊普遍適用的主戰步槍。經過六年的重新研製,2003年12月,中國新型5.8毫米自動步槍終於定型,並被命名為03式5.8毫米自動步槍。據介紹,03式5.8毫米步槍被認為是中國小口徑槍族中的最後一名成員,中國將用它來完成部隊的第四代步兵武器換裝。
二十年磨一槍
如果從1983年中國下決心研究小口徑步槍算起, 到最後定型的03式5.8毫米口徑步槍,整整經曆了二十年;若從1965年M16問世算起,在國內引發是否要搞小口徑槍的爭論,已有三十八年,可謂曆經磨難。究其原因,這與中國槍械的一貫發展不無關係。一是由於中國56式衝鋒槍所創造的輝煌成績變成大包袱背上後不易卸下;二是由於沒有大戰急需;三是中國軍工企業要鍛煉出自主開發能力還需要較長時間。這些因素,致使中國全軍裝備的三代槍械都是對蘇製品的模仿,而隻有5.8毫米係列槍才是地道的國產貨。
從槍支本身性能看,03式5.8毫米步槍達到了目前世界現役裝備的先進水平。同美、俄裝備的M16A2及AK74相比,它的重量和體積都要小一點,戰術性能卻毫不遜色,故障率也更低。不過同中國傳統的56式和81式步槍相比,在槍長差不多的情況下,03式步槍要輕0.3千克,攜行時感覺要輕便些。
與95式相比,03式步槍不足之處在於其攜帶和狹路相逢使用時沒有95式那麼方便,但它克服了95式步槍無托結構的固有缺點,用折疊式槍托可以讓槍可長可短,基線長,便於利用各種地形地物隱蔽自己頭部並發揚火力,對遠距離目標的命中精度高,射擊時火藥燃氣也不會刺激眼睛。除了戰場適應性好外,03式步槍更符合傳統的單兵用槍習慣,人機適配性更佳。在作戰中,03式打開折疊槍托後長度可觀,可以安上刺刀進行肉搏,而95式則因槍身太短不適宜於格鬥。雖說現代戰爭中拚刺刀的機會很少,但有此性能總比沒有強,說不定在某些情況下還用得上。值得注意的是,03式的設計返回到了士兵習慣的老式有槍托結構,其工藝比95式要簡單些,造價也低,易於大量生產。
根據中國軍工部門對5.8毫米係列槍支的不同設計思想,95式和03式將會在今後同時生產,並在全軍範圍替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期列裝的老式步槍。而具體的裝備情況可能是中國野戰部隊的單兵將會普遍裝備03式步槍。一些不利於以正常體位使用步槍的人員,如特種兵、內勤和保衛人員等則還會裝備95式步槍。由於95式和03式步槍的子彈和瞄準鏡、夜視器材等都可通用,其作戰性能的差別可以使其在執行不同任務的人手中各自發揮長處。
在現代兵器使用方麵,好馬同樣需要配好鞍。現代步槍發展的方向,是步榴合一,將子彈對點的射擊和榴彈對麵的爆炸結合起來,並裝備電子火控係統和夜視儀。以前的中國槍支在國際市場上反應雖還不錯,卻欠缺精良的配件,現在推出的95式及03式步槍在此方麵都有很大的改進,比如它們都有配屬產品,如激光瞄準鏡、多功能刺刀及下掛榴彈發射器等,同時槍上還設有簡易夜瞄裝置,能在昏暗環境或夜間對可見目標射擊。總體而言,中國的小口徑步槍雖然比起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同類產品還有些差距,但已躍身世界先進步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