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存故事庫4(2 / 3)

於是,演講的那天,羅勃特來到科羅拉多大學的禮堂外等候。

演講的聲音不斷從裏麵傳來,羅勃特焦灼不安地在禮堂外徘徊。不知過了多久,他猛然想起,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可是演講還沒有結束,已經超過預定時間5分鍾了,也就是說,他和威勒歐普先生會麵的時間隻有10分鍾。

“我必須當機立斷,做出決定。”羅勃特想。他拿出自己的名片,在背麵寫下幾句話——“你下午2點半和傑夫·羅勃特有約會。”

羅勃特深深吸了口氣,推開禮堂的大門,直接從中間的過道向他走去。威勒歐普先生原本還在演講,見羅勃特走近,他停下話來。羅勃特把名片遞給他,隨即轉身從原路走回。還沒走到門邊,就聽到威勒歐普先生告訴台下聽眾,說他約會遲到了,他謝謝大家來聽他演講,祝大家好運。然後就向羅勃特這邊走來。

威勒歐普先生看看名片,接著看看羅勃特說:“我猜猜看,你就是傑夫。”他說著露出微笑,我的呼吸也慢慢恢複正常。

結果他們談了整整30分鍾。威勒歐普先生不惜花費寶貴的時間,告訴羅勃特許多精彩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羅勃特到現在還常常拿出來講。威勒歐普先生還邀請羅勃特到紐約去拜訪他和他的工作夥伴。不過羅勃特認為威勒歐普先生給他最珍貴的東西,還是鼓勵他繼續發揮先前那種勇氣。威勒歐普先生說羅勃特要有很大的勇氣,才敢進去打斷他的演講,而在商業界,首先需要的就是勇氣。

勇氣——邁向目標的第一步。不要總是前怕狼,後怕虎,沒有嚐試,談何成功。

[BT2]巧計禦敵收失地

大統年間,為爭奪洛陽城,東、西魏頻繁交戰。負責西魏軍後勤供應的是平西將軍權景宣。當時西魏大軍正攻下洛陽。而洛陽城遭遇了戰爭的洗禮,房屋殘破不堪,百廢待興。宇文泰決定修繕宮室。

他便命權景宣率領三千民工押運糧草。不料押運途中正碰上東魏大軍圍攻司州,司州牧元季海等人經不住敵人的強攻,臨陣脫逃,司州民眾隨即叛離,從而堵塞了運糧的道路,後勤供應落空。權景宣受到了東魏大軍的襲擊,由於寡不敵眾,眼看就要被斬殺殆盡了。權景宣極力抵抗,殺了很多敵人,衝出重圍。死裏逃生後他隱姓埋名,藏在一百姓家中。

在隱居的這段時間裏,他靜觀事態的發展,見外麵已風平浪靜,就決心備馬再戰,以圖東山再起。他暗自招集兵馬,但在那個戰火連天的年代,百姓非常害怕戰爭,沒有人敢去當兵,招兵工作非常難辦。這並沒有難倒權景宣,他想出了一條很好的應對計策。他假借宇文泰的聲望,以宇文泰的名義發布告城民書,把民眾的信心調動起來。這一招果然有用,前來參軍的人:逐漸增多,達到五百餘人。權景宣率領這一小股部隊占據了宜陽城。此時的宜陽城,兵力比較薄弱,根本就不能與東魏大軍相抗衡,更何況民心浮動。但是,權景宣在民眾中到處宣揚說西魏大軍馬上就會來救援,從而穩定了民心。東魏大將段琛率兵趕到離宜陽城不遠的九曲城,因不知道其中的真假,遲遲不敢輕舉妄動。

雙方形成了對峙的局麵,相持一段時間後,權景宣擔心段琛進行突然襲擊,主動撤出宜陽城。在撤出之前,他又派心腹廣泛宣傳,詐稱要迎接西魏大軍,而後率數百人向西進發。後來和李延孫軍會合,隊伍得到了壯大。權、李率軍北上,拿下了孔城,洛陽以南的地方武裝都來歸附。宇文泰自洛陽西遷,留權景宣守張白塢、節度東南義軍。東魏大將王元軌這時又占洛陽,權、李軍進攻洛陽,收複該城,戰果累累。宇文泰封權景宣為行台左丞。權景宣再次屯駐宜陽,攻下襄城,因戰功顯赫,率領兵馬據守南陽郡。權景宣鼓勵農桑,修城築樓,以待戰事,從此得以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後來南陽城百姓專門為權景宣立碑頌德。

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穩定民心就能夠穩定戰局。

[BT2]相信自己

小女孩索尼亞在農場附近的一所小學裏上二年級。有一天她回家後很委屈地哭了,父親就問原因。她抽噎著說:“班裏一個同學說我又醜又笨,還說我走路的姿勢難看。”父親聽後。隻是微笑。

忽然他說:“你能摸得著房頂上的天花板。”還在哭泣的索尼亞聽後覺得很驚奇,不知道父親說的什麼意思,就反問:“你說什麼?”

父親又說一遍:“你能摸得著房頂上的天花板。”

索尼亞忘記了哭泣,抬起頭看著天花板。心想,“那麼高,父親蹦起來都夠不著,我怎麼摸得到呢?”

父親笑著得意地說:“不信吧!那你也別信你那個同學的話,因為有些人說的並不是事實!”

父親的話讓索尼亞開始明白,不能太在意別人說什麼,要自己拿主意!

索尼亞長大後成了一名演員。有一次,她要去參加一個公益活動。但經紀人告訴她,雪下得太大,再說你也沒有必要去參加這種對你的演藝事業沒什麼幫助的活動。經紀人的意思是,索尼亞應該參加一些大型的集會和活動,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名氣。索尼亞堅持要去,因為她相信自己做的沒錯。

那次公益活動因為有了索尼亞的參加,舉辦得非常成功。而索尼亞也得到了各方麵地讚許,她的名氣和人氣也很快因此驟升。

當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得不到眾人的理解與支持時;前行的腳步遇到阻擋和羈絆時,不要動搖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相信自己,黎明就在前方。

[BT2]問候

有一位經理,在商場上經營多年,向來以講信義和重感情著稱。逢年過節,必給有生意往來的朋友打電話致意,噓寒問暖,很是誠懇。大家都說,這人不錯。

這年春天,他在吉林省吉林市談了一筆大生意,但遇到了一點小麻煩,迫切需要一個當地人出麵化解。找誰出麵呢?他一拍腦袋,想到了自己的一個老同學。像他這樣的人,在全國各地都不愁沒有“鐵哥們”。於是一個電話打到老同學家裏。接電話的是老同學的妻子。還沒等人家開口,他先說上了:“哎呀,嫂子,我是某某,我想死你們了,你的身體還好吧,哥哥的老寒腿怎麼樣了?還總是疼嗎?現在天氣好了,讓他有時間多出去溜達溜達吧!”

然而,電話彼端沉吟片刻,沒有回答,掛掉了。

他不解。打電話給其他同學,才知道,老同學已經去世了。當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廈起火,火災中50多人遇難。電視裏連續幾天都在播出這則新聞。很多外地的親友看到新聞後,都在第一時間內打電話詢問情況。當然,他們得到的都是一個令人痛心的答案。而這位經理,當時也看到了新聞,但他一笑了之,仿佛與己無關。(王國華)

一不小心,還是暴露了一個人在另一個人心中的位置。捫心自問,你有多少問候是發自真心的?又有多少問候是在求人時的虛與委蛇?

[BT2]狗吠

幾個人結伴到郊區遊玩,興致高漲,以至於錯過了回城的班車。他們隻好去找個農家住下。

主人帶著他們走進大門時,院子裏拴著的一條大狗看見來了陌生人就“汪……汪……”地叫了起來,把他們都給嚇了一跳。

胖乎乎的餐廳老板衝那狗喊道:“叫什麼叫,再叫我宰了你燉狗肉火鍋吃。”

接著進來的是幼兒園的老師:“乖,別再叫了,聽話,啊?”她笑著對狗說道。

第三個是個歌手,還沒進門就說:“喲,唱歌歡迎我們啊,就是嗓子差了點。”

最後是一個老煙槍,他叼著煙走進來瞧見狗還在叫個不停,“看我抽煙不爽啊?你也嚐嚐。”邊說邊把手中燃著的煙卷彈向狗。

他們進了裏屋,狗也停止了吠叫。

第二天又來了一群陌生人,狗又叫了起來……

不同的性格、經曆、環境等等會使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物持不同的看濤。我們看到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的內心。

[BT2]譴 責

一個夏天的早晨,一個自認為有修行的人跟著穆罕默德到清真寺去做晨禱。回來的路上,他們看見了很多人正在睡覺——有在屋子裏睡覺的,有在大街上睡覺的。

看到這些睡得非常香甜的人,那位自以為有修行的人非常自大地對穆罕默德說:“這些人都有罪,災難馬上就會降臨到他們身上,他們竟敢不做晨禱而睡懶覺……”

這個人昨天早晨和這些人一樣,也睡過懶覺,而今天卻在這裏譴責他們,對此,穆罕默德平靜地說:“你可以回去了,我必須再回一趟清真寺,由於你的緣故,我的晨禱白白浪費了,還得再做一次。至於你,記住以後不要再到清真寺來了,你還是和那些人一樣,去睡覺吧,至少他們不是罪人,而你已經是了,你的禱告隻做了一件事……給了你譴責他人的資本。”

一些人總是喜歡對別人的錯誤橫加指責,而對自己的錯誤卻視而不見。長此以往,不但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而且還會影響自己的發展。

[BT2]一張保證書

那是冬日的一個早晨,我騎車去朋友家辦事,在拐彎的馬路旁,突然一輛車從我身邊疾馳而過,卷起一陣風,把前麵的一位正在行走的老太太“唰”地一聲掠倒在地,我大吃一驚,還沒來得及看清牌照,那輛車就呼的一聲不見了,我連忙下車,隻見那位老太太驚魂未定地癱坐在馬路旁呻吟。

幸好,那車隻是擦破了她腿部的表皮,並無大礙,但是對老人來說卻是相當嚴重的。況且,那兒又很偏僻,連一個交警的蹤影也不見,我想打120,老人搖頭製止了我,說事情不大.不必驚動他們;我想送她回去,無奈手頭又有事情,而且她家又很遠,電話也沒人接。就隻好攔出租車送她,但是很多司機一看這種情況,車子停都沒停就開走了。我身邊也漸漸多了圍觀的人。

我焦急起來,也就在這時,一輛出租車總算停了下來,是一個年輕而熱心的小夥子,聽我講明情況,他撥開人群,二話沒說背起老人就走,給他的錢也被推辭掉了。

這時,周圍的議論聲四起,小夥子把老人放人車內,突然又返了同來,麵朝一旁圍觀的人說:“哪位有筆?”周圍有人詫異地遞_了一枝筆過去,我以為小夥子要記錄什麼,哪知他從通訊錄裏,動作麻利地撕下一張紙,彎腰遞給車內的老太太,說了一句令人唏噓不已的活:“大娘。我來送您回家.但是我又怕到時說不清楚,這樣吧,您先給我寫個保證書,保證不是我撞的。”(若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