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隱忍故事庫11(2 / 3)

[BT2]美妙的大自然

有一個富翁,由於一時不慎,破產了。想想以前,自己是多麼的風光,要什麼就有什麼,而現在呢,這些最多隻不過是一場夢。他感到非常絕望,想到了死。

那天早晨,他站在自家別墅的樓頂上,在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前,他想好好看看這個世界。突然,一隻小鳥映人了他的眼簾,隻見它唱著歡快的歌兒,從一棵樹上飛到了另一棵樹上,遠處羞澀的太陽剛剛探出個頭來,霞光輝映著眼前的一切,生機勃勃……

富翁最終選擇了生存,因為他忽然發現,原來世界是非常美好的。他振作起來,一切重新開始,經過幾年的拚搏,他又獲得了成功。

在以後的日子裏,他每天都會早早起床,凝視著窗外那美妙的大自然。

在遇到挫折打擊時,切不可悲觀絕望,悲觀絕望隻會讓我們更加消沉。看看美妙的大自然吧,也許它能給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

[BT2]年輕人的困惑

有一個年輕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他十分地苦悶。

為此,他專程去很遠的地方找智者詢問。他終於見到了智者,年輕人問智者:“命運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平呢?”

智者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從地上撿了一顆小石子,丟到遠處的亂石堆中,對年輕人說:“你去把我剛才扔出去的小石子找回來。”年輕人在亂石堆中翻尋了半天,也沒找到,他不知道到底哪一顆是老人扔出去的,因為每一顆石子看起來都差不多。

他無功而返,智者從手上取下戒指,同樣扔到那堆亂石中,讓年輕人去找回來。這一次,年輕人沒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那枚閃著金光的戒指。

智者什麼也沒再說,年輕人卻醒悟了:如果自己隻是一顆小石子,而不是金子時,就不要埋怨命運對自己不公平。

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當你不停地怨天尤人完了之後,是否該好好反省一番?摒棄雜念,完善自我,使自己像金子一樣發出光來。

[BT2]父親的煩惱

從前,有一個猶太人,經過20多年的奮鬥,他創造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家產。他的辛苦和操勞使他賺了很多錢,他過上了富裕的日子,但他卻發現自己20歲的兒子不喜歡工作。

當父親向兒子講述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時,兒子卻回答說,既然父母已經為他準備好了一切,那他也就沒必要在做任何事了。父親十分愛自己的兒子,一心想讓他做一個努力上進的人。於是,他賣掉了全部的家產,並將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送給了窮人。然後,他對自己的妻子和兒子說,由於做生意賠了,他們現在已經很窮了。

父親滿以為兒子現在會努力工作了,但是,他又失望了。兒子又幻想著與一個富人的女兒結婚,這樣他可以獲得20萬元的訂婚禮物。父親在盛怒之下把兒子趕出了家門,但他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有開始創業時的那份激情與動力了。滿懷著自己剝奪了妻子和兒子的舒適生活的愧疚感,他決定從一座橋上跳下投河自盡。

當他跨過橋的欄杆準備跳下時,一個無家可歸,衣衫破爛的乞婦來到了他的麵前。乞婦說既然他已經決定自殺,那麼他身上的錢和他的手表對他就沒有用了,不如給她算了。

這個人停下來想了一下,他都到了想一死了之的時候,還有人要算計他僅有的一點財產。這時,他突然醒悟過來,放棄了死的念頭。後來,他和那乞婦成了朋友,開始向她講述自己的故事。

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要有輕生的念頭,因為生命是寶貴的,失去了就不能再來。要相信,隻要活著,就會有希望。

[BT2]鶯鳥的長喙

在南太平洋的一座島嶼上,生活著一種專門吃各種草籽的鳥,人們稱它為鶯鳥,它長著長長的喙。

在一次持久的幹旱後,科學家們發現大部分的鶯鳥體重大減,掙紮在死亡線上。經過調查,發現是幹旱引起島上大量的植物死亡,尤其是些草本植物。而鶯鳥的食物僅剩下一種叫做蒺藜的草籽,它渾身長滿了尖銳的硬刺,它還有個別名——鐵星。

鶯鳥要想活命,就得用它那柔弱的喙很費勁地啄開一粒粒鐵星。島上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死之戰,惟一的聲音就是鶯鳥嗑開蒺藜的“劈啪”聲。並不是每一隻鶯鳥都能順利地嗑開鐵星,喙越長就越容易嗑開,有一些鶯鳥的喙比一般鶯鳥的要短,它們隻能望“星”興歎,無論如何也嗑不開生命的大門。

喙短的鶯鳥很快都消失了,剩下的鶯鳥個個都是長喙的。

鶯鳥的喙天生有多長就是多長,而我們的喙——思想、智慧、經驗、體力……卻在一天天地積累,漸漸地磨煉增長。如果我們放棄學習、思考、鍛煉……那將會有著和短喙鶯鳥同樣的命運。

[BT2]沉船事件

一艘嚴重超載的船在海上前行,由於人數眾多,船已經承受不了那麼多人的重量了,需要一個人馬上跳海,否則會全船沉沒。

“我活了這麼多年了,已經嚐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我死而無憾!”老年人第一個挺身而出。

“我是年輕人,理應奉獻自己,沒有理由逃避。”青年站起來說道。

“我還小,道理沒你們懂得多,但我知道,無論幹什麼事,大人應該讓著小孩。”一位兒童奶聲奶氣地說道。

“應該是我!”

“應該是我!”

“應該是我!”

三人準也不讓誰,船在爭論中更加動蕩,不一會兒便沉人了海底。

該放棄的時候就應該放棄,也許這種放棄比較痛苦,但是,如果不會放棄,想擁有一切,最終隻會兩手空空。

[BT2]當客輪撞上懸崖後

深夜,海上漆黑一片,暴雨如注,巨浪滔天。

一艘客輪在風暴中失去了控製,搖搖晃晃地撞向了懸崖。船上的乘客早已亂作一團,在船撞上懸崖後,一些遊客從船舷邊奮不顧身地跳到懸崖下的岩石上。很快,船又被海浪帶離懸崖邊,卷向大海的深處……

跳下船的人最後獲救了;而那些遲疑害怕的人,則隨輪船一起葬身魚腹了。

機會往往是轉瞬即逝,他不會給你考慮的時間。不要把太多的時間花在猶豫上,這樣你隻會一事無成。

[BT2]兩顆種子

春天,萬物複蘇,大地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肥沃的土裏,躺著兩顆種子,由於閑來無事,便開始了下麵的對話。

第一顆種子說:“我要努力生長!我要把根深深地紮在地下,還要‘出人頭地’,讓莖葉隨風搖擺,歌頌春天的到來……我要感受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悅,還有春暉照耀臉龐的溫暖。”於是它努力向上生長。

第二顆種子說:“我可沒有那麼大的誌向。我若向下紮根,說不定會撞到石頭。我若用力往上鑽,可能會傷到我脆弱的莖。我若長出幼芽,沒準會被小蟲子吃掉。我若開花結果,隻怕小孩子看了會將我連根拔起。我還是等情況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於是它繼續瑟縮在土裏。

幾天後,一隻母雞在庭院裏尋找食物,它在地上啄來啄去,很快,這顆種子就進了母雞的肚子。

在困難麵前,強者毫不退縮,勇往直前,弱者畏畏縮縮,停滯不前。

[BT2]才子蔣衡

雍正時期,大將年羹堯鎮守西北一方。天高皇帝遠,年羹堯大肆擴張自己的勢力,招納各方賢才良將。一個叫蔣衡的才子前往應聘。年羹堯見其博學多才,談吐有道,心中十分喜歡,便對他說:“下科狀元非你莫屬。”

蔣衡在年羹堯幕下待有數月,漸漸覺得年羹堯倨傲不慎。想到當今萬歲英明神武,定不會容得此人長此以往,便萌生去意。

此時年羹堯的權勢正如日中天,多少人巴不得投奔其門下。蔣衡不顧同僚勸阻,執意稱病回鄉。年羹堯挽留不住,便予以1000兩黃金相贈,蔣衡堅持不受,不得已,接受了100兩。

蔣衡回家後不久,年羹堯果然出事了,門下之士個個未能逃脫牽連。蔣衡幸有先見之明,未受池魚之災。

“山雨欲來風滿樓”。對生活的觀察要仔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它的規律,隻有看清了事情發展的必然聯係,才能先知先覺,洞徹事理。

[BT2]挑戰厄運

話劇演員波爾赫特是位傑出的藝術大師,她活躍於戲劇舞台達50多年,風靡四大洲。可當她71歲在巴黎期間,卻突然發現自己因為破產已經是一貧如洗;而比這更不幸的是,她在乘船橫渡大西洋時,由於一時不慎,狠狠地摔了一跤,腿部傷勢嚴重,引起了靜脈炎。醫生認為必須把腿部切除,但他不忍心對她說出這個事實,怕她接受不了,可他錯了。

波爾赫特注視著這位醫生,平靜地說:“如果沒有其他辦法的話,就這麼辦吧。”

手術那天,她在輪椅上高聲朗誦戲裏的一段台詞,有人對此感到不解,問道:“你是在安慰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