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隱忍故事庫11
[BT2]魚媽媽的誡言
魚媽媽帶著小魚們在水裏尋找食物,忽然它們前麵出現一個彎彎的紅東西,還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
“那一定是好吃的。”一條小魚說著就想搶前一步吃下它。魚媽媽趕緊攔住了這條淘氣的小魚,“慢著!這不是可口的食物,它是人放下來的釣鉤。”魚媽媽對小魚說。
小魚又問媽媽:“可是它為什麼那麼誘人呢?再說我也沒看見鉤啊!我要怎麼樣才能吃到這美味的食物呢?”
魚媽媽說:“釣鉤就裹在裏麵,你是看不見的。如果你要去吃它,你就得冒很大的風險。所以最好還是離它遠點。”
“可是它就在眼前,輕而易舉地就可以吃到了。怎麼才能不費勁又能吃到這種美味呢?”小魚還是不死心。
“我的孩子,”魚媽媽耐心地說:“這是不可能的,保證自己安全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要去碰它,如果你一定要去品嚐這美味,你將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你們絕對不能去碰它!”
小魚點點頭,“那我們怎麼才知道它裏麵有沒有釣鉤呢?”小魚接著問道。
“其實你剛剛都已經說了啊!”魚媽媽說:“一種你不用付出任何努力,輕而易舉地就能吃到的可口美味,裏麵就很可能有釣鉤。”
當某些人給予你恩惠的時候,背後往往隱藏著更大的陰謀。隻有經得住誘惑,方能全身而退。
[BT2]選擇自己
一個叛逆的黑人青年第三次被送進監獄。
他喜歡壘球。一次,一個年老的被判無期徒刑的犯人對正在打壘球的他說道:“你是有能力的,你有機會做些你自己的事,不要自暴自棄!”老犯人的話猶如一顆石子在他的心裏激起波浪。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囚犯所擁有的最大的自由——對未來生活的選擇:是繼續做一個惡棍;還是當一個壘球手。
他下了決心,當然也付諸行動。
5年後,這個年輕人成為底特律老虎隊的主力隊員。
我們隨時都在為自己做出選擇,選擇是一種責任,放棄了選擇,就等於放棄了自我。選擇與生命同在。
[BT2]握在手裏的命運
有個人一直堅信人的一生是由命運支配的,所以他每天都在盼望著生活會出現奇跡。他想:既然有命運,那麼一切都由命運來安排吧。然而過了很多年,他的生活一直是平庸的,沒有輝煌和光明,隻有灰暗和貧困。他想:難道是自己的命運注定如此嗎?
帶著疑問他去拜訪了一位禪師,他問禪師:“您說真的有命運嗎?”
禪師看了看他,答道:“有。”
“但我的命運在哪裏?是不是我的一生注定是平庸的呢?”他問。
禪師就讓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給他看,說:“你看清楚了嗎?這條斜線叫做事業線,這條橫線叫做愛情線,另外一條豎線就是生命線。”
然後禪師又讓他跟自己做一個動作,他把手慢慢地握起來,握得緊緊的。
“你說這幾根線在哪裏?”禪師問。
“在我的手裏啊!”那人迷惑地說。
“命運呢?”
那人想了想,終於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原來命運不是在別人的嘴裏而是在自己的手裏。
消極地等待命運的安排是愚蠢的,要知道,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已的手裏,用自己的雙手可以改變命運。
[BT2]不願舍棄的牛繩
_頭牛不願再重複著繁重單調又沒有自由的生活了。一條狗每天吃不飽,有時主人不高興了還踢它,它也不願再給主人看門了。於是,它們倆約好了晚上一起逃出去,到深山曠野裏過自由的生活。
夜晚,狗如約來到拴牛的樹下。狗正準備咬斷穿著牛鼻的繩子,可牛卻阻止了它。狗奇怪地看著牛:“怎麼,你改變主意了?”牛搖搖頭:“不是,我隻是不願意讓這條繩子離開我啊,它跟了我幾年了,這一走,我什麼都沒了,就剩下它了。你還是把它從樹身上解下來好了。”
狗隻好聽從牛的話,好不容易才把牛繩從樹上解開。然後它們一起奔向曠野。
狗飛快地向山腳下跑去,等到它回過頭再去看牛時,主人正牽著牛繩把它往回趕。原來,牛一開始緊跟在狗的後麵,不料長長的繩子絆在了石頭上,等到它費盡氣力把繩子拽出來時,主人已經追了過來。
‘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到也意味著放棄,否則,前行的腳步將被你依依不舍的過去所羈絆。
[BT2]瓶中的跳蚤
一個特別喜愛昆蟲的人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將跳蚤放進敞口的瓶子裏,它立刻便跳了出來。當把瓶子蓋上時,跳蚤還是會竭力跳出瓶子,它不停地撞擊著瓶蓋的內側。一個多小時後,他還在那樣跳著。
差不多3個小時後,它依然在跳,隻是它不再撞著瓶蓋了,此時它跳的高度離瓶蓋大約1厘米左右,而且每一次都是如此。
這時,瓶蓋被拿掉了,但是跳蚤並沒有跳出瓶口,它依然保持著有瓶蓋時的高度,再也跳不出瓶口。
生活其實是一個沒有蓋的瓶子,你可以“跳”得很高,但是真正“跳出瓶口”的人並不多,因為他們一直就以為那兒“蓋著蓋兒”。不要為自己設下種種限製,解除思想上的束縛,我們將不再為“瓶子”而煩惱。
[BT2]到達山頂的人
從前,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一位老酋長病危。
他把村中最優秀的3個年輕人叫到身邊,對他們說:“我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在這最後的時刻,我要你們為我做最後一件事。你們3個都是身強體壯而又智慧過人的好孩子,現在,請你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攀登那座我們一向奉為神聖的大山。你們一定要爬到山的最高處,回來後把你們的見聞告訴我。”
3天後,第一個年輕人回來了,他衣履光鮮,笑靨如花:“酋長,我到達山頂了,那兒真是不錯,繁花夾道,流泉淙淙,鳥鳴嚶嚶!”
老酋長笑笑說:“孩子,那條路我當年也走過,你說的鳥語花香的地方是山麓,並不是山頂。你可以回去了!”
一周以後,第二個年輕人也回來了,他神情疲倦,滿臉風霜:“酋長,我到達山頂了。那是一個好地方,我看到高大肅穆的鬆樹林,以及在天空盤旋的禿鷹。”
“可惜啊!孩子,那是山腰,不是山頂,不過,也難為你了,你回去吧!”
一個月過去了,大家都開始為第三位年輕人的安危擔心,他卻一步一蹭,衣不蔽體地回來了。他發枯唇燥,隻剩下清炯的眼神:“酋長,我終於到達山頂。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那裏隻有高風悲旋,藍天四垂。”
“難道你在那沒有看到別的東西嗎?難道連一隻鳥也沒有嗎?”
“是的,酋長,高處一無所有。我隻能看到我自己,隻有‘個人’被放在天地間的渺小感,隻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
“孩子,你確實到達了山頂。按照我們的傳統,你就是我們的新酋長,祝福你。”
生命是何其短暫,在這短暫的生命裏,我們必須有所追求,有追求才會有收獲。
[BT2]沙漠裏的鳥兒
這是沙漠裏僅存的一片小樹林,樹林裏生活著數十隻鳥兒,他們艱難地生活在這裏。
一隻鳥兒看著它們的棲息地越來越小,小樹林隨時都有可能被風沙淹沒,便想到了離開這裏。於是它便對其他的鳥兒說:“我們不能在這裏坐以待斃了,我們要離開這裏,尋找新的家園。”但是它的提議沒有得到其他鳥兒的認同,它們認為四周都是沙漠,離開這裏等於自尋死路。
這隻小鳥為大家不能接受它的意見黯然神傷,決定隻身離去。小鳥竭盡所能經過十幾個晝夜不停地飛行,筋疲力盡的它終於看到了綠洲,它歡快地叫了起來……
而其他鳥兒依舊待在那一片小樹林中,經過幾次風暴後,可憐的它們同樹林一起被沙堆埋葬。
沒有任何人和事物能夠讓我們依賴一輩子,趁早離開才能激發出我們生命中的潛能,隻有經曆過風雨的磨礪,才能使我們更好地成長。
[BT2]巴洛特夫的實驗
俄國諾貝爾獎得主,曾經做了一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實驗。
他的實驗對象是一條狗,他將狗關在籠子裏,並用木棍綁著一條接有高壓電的電線碰觸狗兒的前腿。狗受到電擊立馬向後彈退,同時尖聲狂吠。這時,巴洛特夫便把一小塊熟牛肉丟到籠子裏。
巴洛特夫每隔二三個小時,就重複一遍相同的實驗。慢慢地,狗對電擊的反應不再像一開始那麼強烈,他似乎明白到在享受美食前必須要經受一下電擊的考驗。
這樣的實驗持續了十幾天,狗見到巴洛特夫拿著“木棍”走近時,已經不再像開始般渾身發抖地蜷縮在籠子的角落裏哀叫,反而主動湊上前來伸出腳。
又過了幾天,狗在碰到電線後並沒有立即跳開,於是便讓高壓電給活活電死了。
一個人如果被欲望所驅使,便會一步步邁向罪惡的深淵。他的心靈亦將在麻木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