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半琴譜,兩聯,打油詩(1 / 2)

最為迷茫的時間,是最為可怕的,林天如今就處在這樣一個狀態。他自己也感覺到了,所以,他覺得有些恐懼。

當自己對自己的一切,都處於未知之時,那時候的自己,還算是自己嗎?

不過,林天的疑惑還沒有開始多久,便是被人給打斷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周圍的人也越來越多,所有該來的人,都已經來了,無一缺席。偌大的萬花樓,都被擠滿了。就連那些在雅閣之中休憩之人,此時也趕了出來,端坐於椅子之上,麵色從容儒雅。

而就在這時,月光石突然緩緩升起,一團團各色的光芒泛著眼,衝透進整個閣樓。夾雜著微弱的光芒,顯得有些溫和,卻又似乎讓眾人感覺到,整個空間,就隻剩下這亮光一般。

隻是,一陣陣眼花繚亂的光幕之後,忽然有人單手一抓,將所有的月光石全都收了回去!

轟!現場忽地一暗。光芒盡散,眾人大驚。

隻是,又是“叮!”一聲!

一道空明婉轉的聲音,不知道從黑幕中的哪個角落穿透而來,射入到了每一個人的耳朵。透過了腦海,震到了心田。

這是琴音,而且還是古琴之音。有人感覺到了。隻是,這琴音才是第一個音節,便又如此驚人之效,可是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的。

忽然,又是幾道緩慢而悠長的琴音傳了出來。

琴聲不大,卻極為透心,空靈清淨,瀟灑不羈,似乎,所有的煩惱都沒了。不對,是眾人都隻覺得,自己本身就沒有煩惱。

他們似乎看到了一副場麵,春風微拂,楊柳飄岸。燈火幽幽,清淨古院,潺潺流水,溫玉當陽。

簌簌簌簌!音節一陣劇變。

眾人又覺得周身環境一變,身處古道西風,望夕陽西下,又如同登臨絕頂,看世間繁華,絲毫沒有一絲的俗氣,清新自然,空靈至極。

不過,卻是由開始的空靈純潔,帶出了情緒,帶出了一絲自己的情緒,煩躁的情緒。有些不安,似乎,還帶著微微的滄桑。

似乎,是不想曆世而又曆在了世上,入了世上,又不得不隨人同流。又如同,清新脫俗,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也如同,惶惶不得誌,向這世上拜別和質問的無奈。也如同,表示著無奈。

……

琴音寥寥,人音不起,仿若是所有的人,都被帶了進去。被帶到了一方獨有的大世界,帶到了那個譜琴人的世界。

因為,這琴聲,訴說了一個人的一生,由最開始的空靈無欲,到入世之後的拚鬥,再登封高位,睥睨天下,身伴君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儒雅於世,心透如水。

但是,琴聲到了這,卻就此頓畢。

沒有再接下去。也不是停了下來,然後再流轉。

眾人還在等著。

忽然,月光石再次揚揚灑出。

諸人方才驚醒,紛紛喝罵了起來:“搞什麼鬼啊,怎麼不繼續了?這好好的曲子,就被你們這麼掐斷了,這合適嗎?”

“是啊是啊!這麼有靈性的曲子,就此斷去,你不是在玩我們啊?”有人嘀咕道。

“譜曲聽人,斷音結律,非君子所取,亦非君子所為!”有人文縐縐地罵了起來。

“修身養性,讀書可以,修心之路,又多聞音一途。”有一個老儒生歎道。

……

一道道埋怨,憤怒,嘀咕聲,嘈雜地響了起來。

“諸位,靜一靜!”就在這時,一道老者的聲音,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穿透了進來。緊接著,他的身子一躍而起,背手飄然到了最中心的平日裏歌姬獻舞的舞台之上,說道:“諸位都是讀書人,應該懂得君子不妄言,不妄語,不妄論的規矩吧!”

“琴音之道,如同人生之道,每一道曲子,都是一代大家一生的心血,而能夠流傳下來的,無一不是經典,無一不是經過了無數年塵沙洗滌。這一首《洞明》乃是一千年前由高人傳下,隻得半曲,可惜後世之人,曆千年而不可接得。所以此曲,隻能聞得一半,若是強自接下,那才是傷了大雅。”

“若是諸位以為自己有這個修為,能夠再彈下去,請自便,我備有上好的古琴。”老者聲音略顯恭敬,似乎是對那傳曲之人的崇拜,卻又十分的高傲,似乎在說,這曲子我們中州無盡皇朝之內曆代大儒,都無法將其補全,就你們這邊夷之地的莽人也想聽完?

眾人盡皆沉默,雖然有不少人聽出了這老者話裏麵的意思,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出頭。

誰要出頭的誰就是傻子,整個中州,都無人能夠接下,那這首曲子,就不是表麵上這麼簡單。而以自己這麼點修為,還遠遠不夠看,跑上去就隻會是丟人。

“在坐諸位,都是一方學士,個個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但是,我等讀書之人,學識和閱曆,卻不盡來自於書中!我今日此舉,也是為了告誡諸位,學海無涯,不要以為自己從學堂裏麵學了些東西,就目空一切,心中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