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店鋪設計方略6
展示店鋪風采
店員服裝是店鋪內設計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這種重要性在中高檔店鋪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一)店員服裝的製作
店員服裝是否合體,直接關係到公司形象,所以,店員服裝一定要量體度身,從聲譽好的服裝公司訂做,以確保店服的品質。
1.款式
員工的著裝應整潔、大方、沉穩、典雅,矩形款式能很好的反映這些,所以是首選。
店員服裝分為男裝和女裝,各有不同的設計方法。男裝的設計,一般可稍略放寬肩部的尺碼或加以墊肩,這樣就會使肩部顯得寬平和略有上翹,給人留下肩部寬闊、上肢結實的陽剛美之印象。
女裝的設計首選裙子套裝,以西裝上衣配同花式的裙子的裙子套裝效果最好。西裝外套的剪裁必須合體,在腰部處不要太束收,以免造成過分誇張胸部的效果,袖子長短要適宜,特別不宜過短。裙子長度以到膝蓋下麵一點最恰當,不宜過長或過短。因為東方女性一般個子不高,過長一是顯累贅,二是顯得更矮小;過短則有失端莊,不便工作。
2.顏色
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象征意義,這在前麵介紹過。在選擇店員服裝顏色時也必須考慮這一點。
此外,選擇店員服裝顏色時還要考慮行業特點。例如兒童玩具店的店員服裝,就應選擇活潑、親切、可愛型的,如果你選擇了黑色或是灰色,效果就一定不好。
店員服裝顏色的選擇還要符合季節特點,一般來說夏季略淺色一點,冬季稍深色一些。不同的季節采用不同的顏色可以令店鋪有多種形象,帶給顧客不同的感覺,令顧客感覺耳目一新,從而增強顧客購買力。最後,在製作店員服裝還應盡量考慮店員服裝與店內商品顏色、裝飾顏色的協調問題,以免造成衝突。
3.品質
店員服裝的品質可以反映出該家店鋪的實力和管理水平等,而且還可以影響顧客對商品品質的評價,所以,店員服裝品質一定要好。
店員服裝的品質除了看款式,再其次就是看麵料,店員服裝麵料最好的是純毛料麵料。它比別的纖維更容易染色又耐用,質地好,不容易起毛,且不變形。它富有彈性,穿起來貼身,冬季可以保暖。
其次是化纖與羊毛的混紡料,它適合做薄一點的製服,具有羊毛的屬性,且價格便宜。
(二)店員衣著的搭配
再好的衣服,如果你不善於搭配它,也會看不到它的好,所以,一定要注意店員服裝的搭配。
在服裝與服飾的整體搭配中,領帶是服飾的主要內容,領帶色彩的選擇要與外衣、襯衫的色彩相和諧、配套;其次是鞋襪,店鋪店員的鞋以黑色中跟為好。襪子的顏色因男女而異,女員工的襪子應與膚色相近,由於女員工穿的是套裝,因而應穿襪褲。男員工的襪子可穿黑襪。另外,一些特殊的行業還有其他的服飾搭配。例如出售食品的店員還應戴白色帽,以遮住頭發。
(三)店員服裝色彩搭配
服裝色彩的整體配套包括了內衣、外套、上裝、下裝、配飾等諸多因素的綜合關係。在服裝色彩的整體配套搭配中,最重要的是抓住主調色彩,使之成為支配性色彩,而其他色彩都與它發生聯係。
店員內外服裝的配套,主要是外套與內衣的配套。由於外套全部露在外麵,因此麵積較大,而內衣隻露出領子、袖口等部分,麵積相對減少,所以外套色彩是主調色彩,支配內衣色彩。內外衣者色彩在色相和明度上應有較大的對比度,才能給人以一種生動、活潑的感覺。比如黑色外套應配白色內衣,灰色外套應配淺咖啡色襯衣。
其次是店員服裝上下衣的配色。其配色方法多上下同色,也有上衣色淺而下裝色深,總之,以調和、緩衝的色調為好。不同的配色方法會給人不同的感覺,例如同類色相配,給人以端莊穩重、落落大方之感;臨近色相配,給人以活潑、柔美之感;對比色相配,給人以光彩耀人之感。所以,在設計時一定要仔細考慮。
店鋪商品的陳列
成功的店鋪必然會非常注意細節管理,而商品陳列視覺效果則是其管理重點之一。店鋪開張時商品陳列的視覺效果對於以後的營業額更是影響重大。店鋪商品陳列漂亮而有藝術感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吸引顧客,給人愉快的視覺享受;促進商品的銷售,有時自己的商品並不見得比別人的便宜或質量好,但通過商品的陳列視覺效果,能夠讓顧客相信,起碼從感官上認為可以接受你的商品;提高部門以至整個店的形象地位。對一些成功的店鋪進行比較就可發現,大凡成功的店鋪,商品的堆放都非常地整齊、講究,給人一種歡悅,流連忘返的感覺。而大凡失敗的店鋪,商品陳列零亂無序肯定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由此可見,商品陳列對於店鋪營業額是很重要的。
一切為方便顧客
(一)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商品陳列
作為一個成功的店鋪老板,你首先應具備的品質是:把顧客當成上帝,顧客是上帝,那麼你就得時時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進行商品陳列時就應注意。一般說來,顧客喜歡的商品陳列必須得符合以下幾個要求:易看、易選、易買。這幾個字說來簡單,做來卻不是那麼簡單。
例如許多店鋪的商品陳列,從外部看很美,很具吸引力,當然會很容易吸引顧客進門,但是,方便欣賞的陳列方式,未必就能吸引顧客選購。因為方便顧客觀賞的商品陳列,其方便顧客購買的功能就多半較弱。
有一些店鋪外部陳列很美,但很多顧客在進了這樣的店後都會說:“在外看過之後想進來先購,一進門才發現,在外麵看起來很好的陳列方式,實際上一看並不理想,你看,每當我們想仔細挑選商品時,總會有人從前麵走過去,實在是無法令我們慢慢挑選商品。”
又如,能方便顧客購買的陳列方式,通常陳列商品周圍都放有存貨,所以櫃台位置最好設置在店內最方便結賬的場所。但是,如此一來,銷售場所的商品堆積如山,便於顧客欣賞的功能就大大降低了。
由此來看,商品的陳列並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在進行商品陳列時,要注意顧客的整體要求,不能單方麵隻著重於方便欣賞,或隻著重於選購。如果隻貫徹欣賞的功能,對於選購能力就會發生負麵影響。而隻塑造出易選的陳列,則又難於吸引顧客上門,業績照樣還是提不高。那麼,怎樣來做呢?
大家都知道的是,銷售場所的功能一般可分為兩類:方便欣賞的展示陳列空間和易於選購的場所,如果在附近又設置一個方便結賬的櫃台則效果更佳。這三種場所的布置方式各不相同,但隻要你精心設計,在連接方麵多下點功夫,那樣你就可形成別具心裁的陳列方式。
另外,除了這三種功能之外,還應具備有舒適、愉快的功能。店鋪如果缺少了這一功能,該店就會使人感覺冷漠無情。在今天這個時代,如在銷售場所無設置溝通場所時,是無法吸引更多顧客前來的。
還應注意的是,顧客希望店鋪陳列場所要區分開來,這樣才會更利購買。例如,有的店老板經常感慨地說:“有很多顧客實在很奇怪,高高興興進來選購,結果什麼都沒買又走出去了!”其實這些顧客確實想買,但因為購買不方便,所以就懶得購買。
所以,作為一個店老板,必須要多站到顧客的立場上去想問題,注重顧客的需要,再結合本店實際進行商品陳列,這樣,才有可能讓顧客感覺好看、好選又好買,這樣,也就不愁生意不好了。
(二)商品陳列的五大目的
1.刺激購買
很多顧客的購買都不是事先計劃好了的,“臨時起意”的購買行為占了店鋪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而這主要就得靠商品陳列技巧達到。例如,如果你將重點商品擺在顧客視線區域內或是能在陳列的形狀、包裝顏色等方麵排列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商品陳列麵,就很能激起顧客的購買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