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失敗是對成就大事者的磨煉1
我自己個人的經曆使我相信,我們一旦開始理解,挫折的“啞語”是世界上最簡單有效的語言。我幾乎忍不住要說,它是宇宙通用的語言。當我們不去聆聽其他語言的時候,大自然就會用它來對我們說話。
我很高興我曾經經曆過這麼多次的挫折,它使我有勇氣去做我在重重保護之下所永遠不敢去做的事情。
隻有在把挫折當作失敗來接受時,挫折才會成為破壞性的力量;如果把它當作提出忠告的老師,它就會成為幸事。
我以前十分痛恨我的敵人!因為我當時還不知道敵人對我實際上也能有所幫助。他們能使我隨時警惕性格中的弱點,因為一旦出現漏洞,他們便會趁機破壞我。
由於我發現了敵人對我的價值,因此如果我沒有敵人的話,我覺得有責任製造出一些敵人。他們將會發現我的缺點,向我指出這些缺點,而我的朋友,即使發現了我的缺點,也不會把這些缺點告訴我。
我深信,失敗是大自然用來磨煉成大事者的計劃。失敗是大自然對人類最嚴峻的考驗。它能燒掉人們心中的殘渣,使人這塊“金屬”變得純淨,經得起摔打錘煉。
我研究過古今偉人,從蘇格拉底、耶穌基督一直到近代許多成就卓越的人物,其中有許多證據可以支持這項理論。他們每個人取得的成就的大小似乎和他們所必須克服的障礙和困難幾乎成正比。
任何人在經曆重大打擊之後,都會變得更加堅強而有智慧。挫折以其獨特的語言向我們說話。不管我們是否喜歡這種語言,我們都必須耐心傾聽。
當然,一個人必須有相當大的勇氣才能把挫折視為幸事。但是要取得任何重大的成就都必須經過挫折的錘煉。
在接近本講尾聲時,我突然想到了莎士比亞作品中的一段文字。我想向它挑戰,因為我認為它並不正確。現在我把它引述如下:
生活中湧動著一股潮流
順流而下,好運就在麵前;
視而不見,生命的一切航程
必會擱淺,陷入苦難
我們正趕上潮漲時分,
抓住時機,
否則將前功盡棄。
恐懼與承認失敗才是使我們“必會擱淺,陷入苦難”的繩索。我們可以掙脫這些束縛,把它們拋開。不,我們可以利用它們,把它們當作拉繩來把我們拖上岸,隻要我們聆聽和接受隱含其中的教訓。
從未受苦的人,隻活了一半,
從未失敗的人,從未奮鬥和向往,
從未哭泣的人,從未享受真正的歡樂,
從未懷疑的人,從未有過思想。
在我即將結束在本書中我最喜愛的這一講之前,我要暫時閉上眼睛,想像那些臉上露出憂慮與絕望的男男女女。有些人衣衫襤褸,到達了人生漫長旅途中的最後一站——也就是人們所謂的失敗!有些入境況稍好一點,但對饑餓的恐懼仍清晰地寫在他們的臉上,勇敢的笑容已離開他們的嘴唇,而他們自己似乎也放棄了戰鬥。
突然之間更換了場景!
人類為生存而奮鬥的曆史展現在我的麵前,還有昔日的“失敗”,那些對人類的意義遠勝過以往任何所謂的“成功”的失敗。
我看到蘇格拉底那張樸素的臉,他站在被稱之為失敗的那條道路的盡頭,眼睛望著天空,在那個看似永恒的時刻中等待著,然後喝下別人強迫他喝下的那杯毒藥。
我看到哥倫布——一個被縛的囚犯。這就是他為尋找未知的大陸而冒死航行在陌生的海域所得到的回報。
我看到了托馬斯·佩恩的臉。英國人將他逮捕並處以極刑,因為他是美國革命的真正煽動者。我見他躺在肮髒的法國監獄裏,在斷頭台的陰影下平靜地等待,因為他為了全人類的利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我看到了耶穌的臉,看到他在十字架上受苦——這是他為受難的人類奔走而得到的報酬。
“失敗”,這些人全是“失敗者!”
可他們寧願這樣“失敗”。我們寧願像這些人一樣留名青史,做一個有足夠勇氣的人,把人類的利益置於個人生死之上,把原則置在金錢收益之上。
這些“失敗者”才是全世界的希望。對於人們稱之為失敗的挫折,你應該心存感激,因為如果你能戰勝挫折並繼續努力,你將因此有機會證明你有能力在你所選擇的行業中出類拔萃。
除你自己之外,沒有人有權說你失敗。
如果在某個沮喪的時刻,你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失敗者,請記住那位富裕的哲學家羅伊斯的話:
“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像是繞著一隻輪子旋轉,因此沒有人是永遠不幸的。”
他的話裏包含了多麼奇妙的教誨啊!這是一個關於希望、勇氣與承諾的教誨。
我們之中有誰不曾經曆過“失意”的日子?在那種日子裏一切好像都不順心。在那種日子裏,我們看到的隻是生命之輪癟了的一麵。
讓我們記住,輪子在不停地轉,如果它今天帶給我們的是悲哀,明天它一定會為我們帶來喜悅。生活是一種循環——幸運與不幸輪流出現。
我們無法阻擋這個命運之輪的轉動,但我們可以衝淡它為我們帶來的不幸,隻要我們記住好運會接踵而至,就如同黑夜之後就是白天那樣,隻要我們對自己有信心,並且真正做到全力以赴。
寬容他人
在本講開頭,我們要先討論一下寬容的反麵——偏狹,以此更好地認識寬容。偏狹有兩個重要的特點:
1.偏狹是一種無知——必須先擺脫這種無知,才能取得任何恒久的成功。它是戰爭的主要起因,它使你在生意與事業上樹敵,它以各種方式分離社會的合作力量,並且成為戰爭結束的一個重大障礙,它趕走了理智,代之以暴民的心理。
2.偏狹是世界宗教組織的主要分裂力量——它大肆破壞人類最偉大的向善力,把這股力量分裂成許多小派別,使它們在消滅邪惡的同時又彼此鬥爭。
上述對偏狹的評論隻是一般意義而言,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它對個人的影響。當然,凡是阻礙人類文明進步的任何事物,同時也會阻礙個人的發展。反過來說,任何迷亂個人思想和阻礙道德精神發展的事物,也必然會阻礙人類文明的進步。
我首先要敘述一件事情。在過去5年當中,我幾乎每一次演說中都會提到這件事,由於印製出來的文字多少會產生一種修飾的效果,因此可能會使我對我所敘述的事情產生誤解,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你注意,不要從這一件事中讀出弦外之音。在你閱讀這個事件時,看看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如果有的話,請設想你就是我,它給你上過怎樣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