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擺脫莫名其妙的憂愁1(1 / 3)

第六章 擺脫莫名其妙的憂愁1

一個把大量精力耗費在無謂的煩惱上的人,他是不能盡量發揮自己固有的能力的。世界上能夠摧殘人的活力、阻礙人的誌向、減低人的能力的東西,莫過於煩憂這一毒素。這也是導致人生挫敗的病菌!

有一個叫喬治·布朗的人,雖然成了大商人,卻常常情緒不穩,因為他心裏總是提防著周圍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助手和家人,於是心裏就會產生許多莫名其妙的憂愁,很痛苦。

有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真誠地說:“喬治,相信一個人,比懷疑一個人更能讓人心緒安寧。”

這句話,打動了喬治,他這樣做了,從相信這位朋友開始,他發現自己的憂愁每天都在減少。

沒有人能估計得清楚煩憂到底造成了多少人類災禍與損失。它使天才變得平庸;它使一個人歸於失敗;它破滅人的希望。在這方麵它比任何因素都要厲害。

滿腹牢騷必自斃

不滿足的人旨在追求成功人生,防止因自己的生存危機而挫敗,這種人值得欽佩;但是也有一種人的不滿足不是根據自己的能力來確定的,而是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牢騷滿腹。這種過高估算自己優勢的人,常是過度地表現自我而失敗。

下麵是一則“牢騷太盛防腸斷”的故事:

瑪麗亞·安格魯小時候和奶奶一起住在美國阿肯色州的斯坦斐。奶奶開著一處小店。每當有牢騷滿腹、喋喋不休而出名的顧客來到她老人家的小店時,她總是不管安格魯在做什麼都會把她拉到身邊,神秘兮兮地說:“丫頭,來,進來!”當然安格魯都是很聽話地進去。

奶奶就會問她的主顧:“今天怎麼樣啊,托瑪斯老弟?”

那人就會長歎一聲:‘不怎麼樣。今天不怎麼樣,赫德森大姐。你看看,這夏天,這大熱天,我討厭它,噢,簡直是煩透了。它可把我折騰得夠嗆。我受不了這熱,真要命。”

奶奶抱著胳膊,淡漠地站著,低聲地嘟囔:“晤,嗯哼,嗯哼。”邊向安格魯眨眨眼,確信這些抱怨嘮叨都灌到安格魯耳朵裏去了。

再有一次,一個牢騷滿腹的人抱怨道:“犁地這活兒讓我煩透了。塵土飛揚真糟心,騾子也強脾氣不聽使喚,真是一點也不聽喝,要命透了。我再也幹不下去了。我的腿腳,還有我的手,酸痛酸痛的,眼睛也迷了,鼻子也嗆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這時候奶奶還是抱著胳膊,淡漠地站著,咕噥道:“晤,嗯哼,嗯哼。”邊看著安格魯,點點頭。

這些牢騷滿腹的家夥一出店門,奶奶就把安格魯叫到跟前,不厭其煩地說:“丫頭,每個夜晚都有一些人——不論是黑人還是白人,富人還是窮鬼——酣然入眠,但卻一睡不起。丫頭,看那些與世永訣的人,溫柔鄉中不覺暖和的被窩已成為冰冷的靈柩,羊毛毯已成為裹屍布,他們再也不可能為糟天氣或強騾子去抱怨嘮叨上5分鍾或10分鍾了。記著,丫頭,牢騷太盛防腸斷。要是你對什麼事不滿意,那就設法去改變它。如果改變不了,那就換種態度去對待,千萬不要抱怨嘮叨。”

據說人在一生中接受如此教育的機會不多。而奶奶在安格魯剛到13歲的時候,就抓住每個這樣的機會來教育她。牢騷滿腹不僅使人頹廢,而且導致危險——它在給猛獸發信號:獵物就在你鼻子底下哩。

改變不了它,那總可以改變自己吧?生命如此寶貴短暫,何必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趟過憂慮的沼澤

憂慮是現代的一種心理疾病,侵擾著人的靈魂和精神,致使許多人活在憂慮之中,而無法調整自己的心態。這種危機是因為在很多領域中,我們都是主宰,但是我們卻無法主宰內心中的憂慮,我們仍活在恐懼之中。

有一位婦女坐電梯時,突然電梯發生了故障停在兩層中間。大樓管理員用電話問她,是否就她一個人在裏邊,她回答說:“不是,不隻一個人。”隨後管理員向她保證,電梯很快會修好,請她別擔心。

電梯終於修好了,門開了隻見那位女士一個人在裏邊。管理員很驚異地問她:“你不是說不隻你一個人困在裏麵嗎?”

她平靜地答道說:“確實不隻一個人,上帝與我同在。”

經常感到有恐懼心理危機的人,有多少能像她一樣冷靜地回答問題?也許世上最大的安慰在於你並非單身一人。當你理清這點後,恐懼的心理危機將會遠你而去。

希望——成功的秘密

失敗者總愛向成功者討教成功秘密,曾幾何時,自己不知自己的希望是什麼。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每天不辭辛勞地工作,但是他非常貧窮。一天他來到一片離家很遠的樹林,碰到一位老婦人,那婦人對他說:“我知道你每天很辛苦,但是得到的卻 是微不足道的。我送你一枚魔法戒指,它能夠使你擁有財富。當你說出你想要得到什麼,同時轉動你手指上的戒指,你將會立刻得到你所希望的東西。但是,這枚戒指隻能實現你的一個願望,所以你在許下你的願望之前要仔細考慮清楚。”

驚愕的農夫接過戒指,激動地踏上了回家的路。晚上,農夫路經一座大城市時,他遇到了一個商人,他拿出了魔法戒指,向商人講述了這段稀罕的經曆。

商人邀請農夫晚上住在他家。深夜,商人來到熟睡的農夫身邊,他小心翼翼地用一枚相同的戒指,換走了農夫手指上的魔法戒指。農夫早上醒來,向商人道了謝,又繼續趕路了。

商人急不可待地緊閉房門,一邊說著“我要擁有1億兩黃金!”一邊轉動著戒指。奇跡出現了,無數的金子像下雨一樣落了下來,商人還沒有來得及跑就被砸死了。

農夫回到家,把魔法戒指的故事講給妻子聽,並讓她妥善保管這枚戒指。妻子按捺不住激動,對丈夫說:“試試看,讓它帶給我們大片的土地。”

“我們必須仔細對待我們的願望,不要忘記,這戒指隻能實現我們一個願望。”農夫解釋著,“最好讓我們再苦幹一年,我們將會擁有多頃良田。”從此,他們竭盡全力地工作,並且獲得了足夠的錢,買了他們所希望擁有的土地。

農夫的妻子想要一頭牛和一匹馬。農夫說:“親愛的,我們何不再繼續苦幹一年?”於是一年後,他們又買回了牛和馬。

“我們是最快樂的人。”農夫說,“不要再談什麼魔法戒指了,我們擁有年輕,擁有堅實的雙手。等到我們老的時氣候,我們再去想那戒指吧。”

40年以後,農夫和他的妻子已經變老了,他們的頭發變得和雪一樣白。他們擁有他們希望獲得的一切,那枚“魔法戒指”依舊完好地保存。縱然沒有這戒指,他們仍得到了屬於他們的快樂。

希望就是人的“魔法戒指”,隻要擁有希望,為自己的希望不停地勞作,你就能得到你所得到的一切。這就是成功的秘密所在。

放飛心靈

有時候,當我們確實處於惡劣的客觀環境中,無力無望改變現實,那如何使自己不溺於絕望,而保持開朗和力量呢?請看下麵的故事:

維克多·弗蘭克是一位受過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洗禮的決定論者。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性格在幼年時期就已經定型,而且會影響人的一生,日後改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弗蘭克身為猶太裔心理學家,二戰期間被關進納粹集中營,遭遇極其悲慘。他的父母、妻子和兄弟均死於納粹的魔掌,惟一的親人隻剩下一個妹妹。他本人更是受到嚴刑拷打,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