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動物故事3(1 / 3)

第六章 動物故事3

《小豬唏哩呼嚕》

提起這部童話,我要說一件我與它的趣事。

有一次,我應邀到一間小學給一年級的孩子們大聲讀書,左挑右挑,找不到合適的書。我想它首先最好是一部童話,故事要很好玩,語言最好是幽默的、熱烈的,節奏應該是比較快的,最好一開始就讓孩子們哈哈大笑,勾起他們的濃厚興趣。還有,最好有比較大的插圖,好玩的,彩色的插圖。當然它還必須在各方麵適合低年級的孩子,由於時間有限,它的故事最好是一段一段的,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地方停下來。怎麼樣?你閉著眼睛想想吧,看看你能不能想出一本合適的書來。

想想看,不容易吧?特別是要在國內的作品中找到這樣的書。

這時,《小豬唏哩呼嚕》好像突然從天上掉下來。在眾多童書中,一本四四方方、顏色鮮豔的童話書,很醒目地出現在我的視野中。封麵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豬,插圖有彩色的,童趣味道十足。看看作者,孫幼軍——信心的保證,在國內要想找到比他更適合給孩子大聲讀的作家,不容易;看看目錄,由八個係列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又由若幹小故事段落組成,太好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豬。多好哇,我就屬豬,而且我算了一下,這一班孩子估計至少有一半屬豬。屬豬的人,有幾個會不愛聽關於小豬英雄的故事呢?就是它了!

《小豬唏哩呼嚕》是中國童話作家孫幼軍的著名童話,我們在前麵曾與他的“小布頭”奇遇。聽說這位怪老頭兒以前在“五七”幹校勞動時照看過豬,為了趕走到豬圈裏偷食的碩鼠,他還扛著獵槍去捕殺過老鼠。說起來怪老頭兒與豬也是有些交情的。小豬唏哩呼嚕的係列故事於年代初開始創作,年曾以《唏哩呼嚕曆險記》為名整理成書,這本書在第五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評選時獲得童話類的提名獎。

我拿去給孩子們讀的是新版的書,版麵和裝幀更加精美。在開始給孩子們讀之前,我先與他們做了一點熱身運動:問問他們是否知道有個叫“孫幼軍”的怪老頭兒;猜猜看“為什麼小豬的名字叫唏哩呼嚕”;然後一起先來翻看精彩的插圖。孩子們挺喜歡這本書的插圖,插圖作者是曾經獲安徒生獎提名的裘兆明女士。

好麼,經過熱身,孩子們已經等不及了。趕快開始吧。

“要講唏哩呼嚕,就得先講唏哩呼嚕的爸爸和媽媽。

唏哩呼嚕的爸爸是一頭豬。他娶的太太嘛,真巧,也是一頭豬。有一天,這位豬太太給豬先生生了一大窩孩子。豬先生快活極了,他說:

“‘哈,這回我就是爸爸啦!’”

讀到這裏,孩子們已經開始樂起來。別著急,還有更可樂的呢。

“他站在一旁數:‘一、二、三、五、六……’”

豬媽媽說:“錯啦,三完了是四!”

豬爸爸又從頭兒數:“一、二、三、四、五、六、八……”

豬媽媽說:“又錯啦,六完了是七!”

豬爸爸就第三次從頭兒數。他一直數了次才數清楚。”

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把孩子們逗得哈哈大笑了!怎不叫他們喜歡。

不過小豬唏哩呼嚕並不是為了逗笑而誕生的,他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機智,更可貴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傻得執著,傻得可愛。孫幼軍先生在唏哩呼嚕身上寄寓了完美的兒童形象,雖然完美,但很真實、質樸。聽說他曾經獲得過“小布頭”和“怪老頭兒”的美稱,我想還應該加一個——“唏哩呼嚕”。

那次給孩子們的朗讀在一片笑聲中告一段落。老師告訴我,孩子們很喜歡聽,他們時常問“阿甲叔叔什麼時候再來?”我很感動。這真是多虧了怪老頭兒的唏哩呼嚕呀。

從表麵上看,唏哩呼嚕的故事是輕鬆平易的,如果一讀而過的話,隻是覺得語言很俏皮,情節安排巧妙,小豬的形象很可愛,除此之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如果你再細心地讀一讀,最好與身邊的孩子一起讀,或者讀給孩子聽,你或許能獲得一種微妙的感悟。

在怪老頭兒的筆下,唏哩呼嚕酷肖五、六歲的小男孩,他有點兒憨但並不真傻,除了貪吃、貪睡、經常受大人騙,還有一上課就打呼嚕外,他幾乎沒有毛病。而且唏哩呼嚕並不調皮搗蛋,如果他是一隻兔子或是貓什麼的,可能還會是個淘氣包,但恰好他是一頭豬。如果說他有什麼“毛病”,那些不過是他的天性,一頭豬難道不是貪吃、貪睡的嗎?

你看看,這裏麵藏著一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小寓言:孩子沒有缺點。如果說有什麼缺點,那隻是天性,而且那隻是在大人的眼光裏看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大人,大人自己又如何呢?

如果拿這部童話與早年的那部《小布頭奇遇記》相比,你會發現怪老頭兒的兒童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部童話都有某種勸諭的成分,小布頭是針對孩子,希望孩子能更加懂事些;而唏哩呼嚕卻是針對大人,它對大人們說,瞧瞧你們自己,連孩子都不如。當小豬睡覺時滾下床來,豬媽媽把他抱回去時,怪老頭兒爺爺仿佛正在看著他,和藹地說:“傻孩子,在這個世上,不要太傻了;不過,也不要太不傻了!”

前不久,有一位四、五歲孩子的媽媽告訴我,兒子可喜歡聽媽媽讀小豬唏哩呼嚕了。媽媽因為工作關係要離家很長一段時間,就連著幾夜錄了幾盤讀唏哩呼嚕的磁帶給孩子,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也能每天聽到唏哩呼嚕了。是的,在我們大人的世界裏,有那麼多的無奈,但我們希望能給孩子們盡可能多的快樂和慰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天性自然、淳樸,生活充滿了歡笑,就像小豬唏哩呼嚕一樣呢?

《狗來了》

《狗來了》是奧地利著名女作家涅斯特林格(-)的一部長章童話。

狗的孩子們都長大自立了,狗的老伴也去世多年了,於是狗決定離開家園。它打算永遠離去,再也不回來了。它把住房和蘋果園全賣掉了,還有收藏的郵票和電視機,全部的藏書和祖母的油畫像也全賣了。狗走的時候,右前爪提著一隻紅色的皮箱,左前爪拿著一個藍色的旅行包。狗頭上戴著一項黑色的寬簷禮帽,脖子上圍著紅白條相間的長圍巾。為了不讓圍巾的兩頭拖到地上,狗把圍巾在脖子上繞了三圈。狗的腰上還圍挎著個綠色的旅行腰包。

狗想要遠走他鄉,到遼闊的世界去。“我年紀已經不算小了,但我的閱曆卻不夠多。”狗對自己說道。它在想:也許在遼闊的世界上還有什麼在等待著我,也許還會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吧!

狗會幹各種各樣的事情。它是一位經過考試,完全合格的木匠師傅,還能很出色地用口哨吹出九首歌曲來。它有嫁接玫瑰花和栽培仙人掌的本領,是位有證書的遊泳救生員和消防隊員。它做的雞蛋麵、疙瘩湯、土豆燒牛肉和香草布丁都令人滿意,無可指責。狗會用四種不同顏色的毛線編織花樣,織出來的毛衣褲棒極了。關於航海、農業和天文學的知識狗也懂得一點。總而言之,狗是完全能派得上用場的。此外狗的腿腳也很靈便,能跑得很快、很遠。狗的聽覺和視力都好,嗅覺敏銳更是它的強項。

讀涅斯特林格不需要做太多“準備運動”,像狗先生這樣輕裝上路足矣。她是一位非常體貼讀者的作者。她會用十分輕鬆俏皮的語言把你引入到故事中去,而且,在她簡潔清晰的描述中也埋藏著未來故事中微妙的伏筆。所謂“絲絲入扣”,講故事的高手從來就是如此!

狗先生剛出來闖世界,先後做了飯店保安和話劇演員。雖然從事這兩個職業他都非常優秀,但都不符合他的生活趣味和追求,特別是還不得不與“賭博作弊的豬”這樣纏夾不清的朋友打交道……於是狗整理行裝,吹著輕鬆的口哨,再次啟程了。

一天,狗來到一個村子時,他的腰痛病犯了,但怎麼也找不到合適的旅店投宿。就在他的腰就要痛得散架時,他見到了一所學校,學校裏一個人也沒有,後麵房子的窗戶也是敞開的。狗知道私闖別人的房子是法律禁止的,被警察抓住可要坐牢的!但事到如今,可顧不得許多了,他從窗口爬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