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頭位相反,足、膝、臀等先出來時,則為臀位,一般被叫做倒生子。根據先出生的部位不同,也分別稱之為臀位、膝位、足位等。
頭位又分為:麵先露的顏麵位,額先露的額位,前頭部先露的前頭位等。人們把這些叫做反屈位。比最自然的枕後位,這些也屬難產。
臀位僅從外麵觸診就能確診。如有懷疑,再進行X線攝影。臀位分娩難產的時候,要兒的死亡率是最高的,有必要早做出診斷,引起重視。
臀位與難產有密切的關係。
正常分娩的是胎兒的頭部先露。因胎兒頭緊緊地堵住了產道,使羊水無法流動。
而當臀先露時,特別是腿或膝先露時,無論如何產道處也會有間隙。因此,當每次陣痛的時候,羊水從這個間隙流入羊膜囊內,易使羊膜囊破裂引起早破水。
正常分娩時,以頭、肩、胸的順序娩出,其次才是腹部、腿與臍帶一起娩出。如果是臀位的話,臍帶要是比頭先娩出,則臍帶會受到強烈的壓迫,有引起循環障礙的可能。
由臀先露所生的嬰兒常常處於假死——窒息狀態,當然是很可怕的。因為在妊娠中胎兒不斷地改變其胎位和姿勢,所以即便是臀位,到了妊娠滿28~31周(8個月)左右,也不必為此擔心。多數仍能返回到正常的胎位。也有通過孕婦所取姿勢的方法,使之變成正常胎位的。
由醫師和助產士指導,臀位多數也能正常分娩,所以不必過分擔心。但應盡可能到人員和設備完善的醫院去住院分娩。重要的是能夠做好一切準備,屆時能進行各種必要的應急措施。
胎兒頭回旋異常
胎兒出生時的通路叫“產道”。產道有從子宮下部到陰道口的軟產道和骨盆部分的骨產道兩個部分。
軟產道如前麵已了解的那樣,有伸縮性,使得胎兒容易通過;而骨產道當然就不那麼容易通過了。
骨產道的形態不僅不是單純的圓筒形,看看其斷麵,呈橢圓形。而且骨產道的通道向前彎曲著,形態是非常複雜的。
因為產道的入口是向左右敞開的橢圓形,所以胎兒通過這裏時,首先必須使顏麵部朝一側橫向進入其中。再向前進入,隨著彎曲的形態,一點一點地向前不斷回旋著通過骨產道。最好終於向後方或前方回旋著生出來。這就叫做“胎兒頭的回旋”。
胎兒頭回旋進行得不好時,當然對胎兒的頭部引起阻力。因此,分娩時間過長,有時也有停止進展的,把這種情況叫做“胎兒頭回旋異常”。
為何會引起這樣的異常呢?一般說是由於胎頭過大而母體骨盆狹窄。但與此相反,骨盆過寬也可成為回旋異常的原因。胎頭回旋異常在高齡產婦較多見。但經產婦引起異常者也不少。所以必須充分予以重視。
回旋異常在產前不能預知。即使是引起了這種情況,也未必就與難產有關係。
但是,當分娩完全停止進展的時候,則應盡早使用產鉗,或采取剖宮產的方法。
羊水早破
正常的分娩,一般是在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交界處破水,胎兒的頭部也在這時隨之進入產道中。
但是,到了妊娠末期,也有未引起陣痛就破水者。這叫做“前期破水”,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其次,即便是分娩進行過程中的破水,也有在子宮口還未好好擴張就破水者。這種情況叫“早期破水”。
前期破水的時候,有的妊娠還是照樣進行下去,可在破水2~3天後出現陣痛。如已引起破水,羊膜當然是破了,所以破水後羊水會不停地漏出來。
羊水流出的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孕婦會有排尿似的感覺。其量若是極少時,也可以完全沒有自覺症狀。例如,有人認為是自己的白帶增多了,但實際上是羊水,這種感覺者已屢見不鮮。當然,此時白帶也是多起來了,所以也非常難以區別。
破水後的分娩,根據羊水量的多少,處置亦各不相同。如果流出少量的羊水,應給予抗生素等預防母體的細菌感染;另一方麵,采取使陣痛增強的方法,還是能夠很好分娩的。如是急劇地破水,認為已引起分娩障礙時,則應進行剖宮產。
羊水在分娩時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如果過早排出,無論如何也會造成娩出困難,且可導致母體的故障。
作為前期、早期破水的原因,有高齡初產、骨盆狹窄、臀先露、倒生子、子宮炎症和陣痛過急。以及妊娠末期做過激的運動、外傷、摔倒及過度的性行為等等。
胎盤異常
胎盤異常有前置胎盤、常位胎盤早期剝離等。
前置胎盤是由於受精卵著床的位置距正常著床的位置更下方而造成的。有時甚至胎盤蓋住子宮頸管內口處,故在分娩中途以及在此之前胎盤即可從子宮壁剝離,可見到大量出血的症狀。通過B超檢查可以發現前置胎盤,前置胎盤的分娩方式應與專科醫生協商。
沒有任何先兆,突然出血,當然會對孕婦造成嚴重的衝擊。出血量、時期等等因胎盤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認為子宮近端麵積大則出血量大,出血的速度也快。
常位胎盤早期剝離時,也可見到大量出血,但此種情況常伴有劇烈的疼痛。與此相反,前置胎盤一般即便有出血,也無疼痛。
前置胎盤的原因是:經產婦短期內多次分娩,還有反複的人工流產等。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受精卵著床的子宮內膜部位產生了故障所致。所以必須十分注意人工流產問題。
多數情況下前置胎盤出血非常嚴重,會使母體處於危險之中。因此,其處置辦法隻能是盡快分娩——進行剖宮產。但也有輕度者,出血量少,可按一般分娩處置。但這畢竟是個別的例外。
所以,應該對妊娠末期的出血予以高度關注。尤其是有過幾次生孩子經驗的人或接受過人工流產的人,如見到無痛性出血,首先應懷疑是前置胎盤,必須立即去醫院。
常位胎盤早期剝離,主要是由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引起的。
正常分娩時,胎盤是在胎兒娩出後才從子宮壁剝離,與附屬物一起排出來。但是由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在妊娠後半期或末期,在胎兒娩出之前胎盤就從子宮壁剝離下來。常位胎盤早期剝離也叫做“胎盤早期剝離”。這無論是對胎兒或是母親,都是有很大危險的可怕疾病。所以必須立即進行剖宮產。作為預防的措施,比什麼都重要的是徹底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馳緩性出血
胎兒娩出後,胎盤一從子宮壁剝離,馬上就從這個部位出血。因為拉斷了毛細血管,所以出血是當然的。但問題是這種出血的量。普通是200~300毫升左右,如子宮收縮不好,出血量就會增多,如超過500毫升,應視為異常。這種出血叫做“弛緩性出血”。
子宮頸管裂傷時,多數也可見到大量出血。這種幾乎都是與胎兒娩出的同時就有的出血,所以容易與其他出血區別開來。
弛緩性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各種:
(1)陣痛弱,分娩時間非常長;
(2)羊水過多、倒生子、多胎、巨大兒等,子宮肌異常延伸;
(3)重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妊娠貧血;
(4)尿便瀦留、便秘;
(5)有出血傾向。
出現上述這些的情況的產婦一定要注意,希望盡可能到設備齊全的醫院住院分娩。
弛緩性出血,如不立即治療,則使母體處於危急之中。所以要根據出血的程度,由醫師做出判斷,給予止血劑、輸血、輸液或吸氧等。
當醫師明確地預料到是異常分娩時,當然會對你采取相應的措施。所以即便是異常分娩,也可以充分信賴現代醫學。或許隻是信得過醫師的經驗,也能使你放心。有的還有必要轉到設備齊全的醫院去分娩,也有的在預產期之前就必須做剖宮產。
但是在實際上,要在分娩之前做出判斷,無論如何也是說不準的。要想完全預料到所有的異常情況,就是專科醫師,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事。為了盡量避免異常分娩,重要的是堅持進行定期的診察,經常與醫師取得聯係,接受正確的指導。
即便是沒有所說的這些疾病,隻是體質上有任何不適,如有便秘、失眠;易出血,一出血就不易止住;對食物挑肥揀瘦等等,也必須向醫師和助產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