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司總部方麵來看,彙報中常見的問題是:無助於決策的信息過多,而決策所需的信息又不足。為了避免產生這一問題,許多公司規定區域分支機構必須集中彙報對決策有用的信息,這樣還可以節省信息傳遞時間和貯存成本。另一個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信息遲到,以致管理部門不能采取有效行動。因此,為了提高管理部門對國際經營的控製力,必須建立一種迅捷的、恰當的彙報係統。如果彙報係統十分完善,那麼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區域分支機構也有可能出現彙報係統方麵的問題。區域分支機構管理部門常常覺得總部對彙報的需要太多、不適當地幹預本地的經營、委派不合適的權力代理人以及對當地實情缺乏了解等。在彙報問題上,區域分支機構和銷售部之間經常滋生怨恨情緒。改變這種局麵的辦法是:簡化彙報事項,隻向銷售部彙報對決策有用的信息。當區域分支機構發現自己彙報的信息得到采用時,其怨恨情緒明顯減少。
召開會議
與書麵彙報恰成正比的是通過人員接觸獲得信息,即召集有公司部經理參加的區域分支機構管理部門會議。通過召開這類會議,公司總部和區域分支機構之間可以展開十分細致的信息交流。不過,召開會議也有局限性,其主要缺點是信息交流所需時間長和會務成本高。克服這些缺點的辦法是:由地區部門經理而不是公司總部經理召集這類會議。由於出席會議各方親自麵談,所以不用再做電報或郵件彙報,從而減少了費用。召開會議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減少各方的誤解。要想有效地使用這一方法就必須經常召集會議,以便於管理部門對當地經營活動的指揮控製作用。不過,即使如此,僅僅召集會議還是不夠,公司還必須要求區域分支機構做非人員彙報以便持續地得到必要的信息。有些公司幹脆召集電信會議以克服傳統會議形式的許多局限性。
·銷售收入績效評核審查
銷售績效評核分析
重點在於了解公司銷售收入擴大的程度。具體內容包括:與上年度比較增減額,過去直到現在的趨勢;在同業中所處位置;售價漲跌和銷售量增減對銷售收入增減的影響程度,其計算公式是:
銷售差異=當期銷售收入-前期銷售收入
=當期售價(P)×當期銷售量(Q)-前期售價(P’)×前期銷售量(Q’)
=售價差異+數量差異
=(P-P’) Q+(Q-Q’) P’
利益評核分析
利潤評核分析就是銷售利益率的評核分析。一般包括:銷售總利益率、銷售利益率、營業利益率、經營利益率等。各海外子公司主要任務在於確保和提高銷售總利益和銷售利益率。
銷售總利益率為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後的銷售總利益對銷售成本的比率。
銷售利益率則為銷售總利益率減去銷售費用率之差。
利益評核分析,也可看作是對成本性的評核分析,由於銷售成本率和銷售費用率降低的結果,將能促使銷售總利益率和銷售利益率的提高。
成長評核分析
即評核當年度銷售收入比上年度增減多少百分比。由於銷售收入為售價為銷售量的乘積,所以,銷售收入成長率也可用售價變動率和銷售量增減率的積加以表示:
銷售收入成長率=當年銷售收入/上年銷售收入=當年售價×當年銷售量/上年售價×上年銷售量=售價變動率×銷售量增減率
如果成長率在100%以上,是因售價提高所致,則銷售量增減一定在100%以下,這表明市場占有率已走下坡路。所以,對銷售收入成長率的審查,不能僅僅看表麵數字,而應該確實了解其構成內容,以求出實質成長率。此外,成長率除了同上年比較,還應同上年同月比較,這對於季節性產品尤為必要。通過當年銷售動態同上年市場動向對應比較,可評核市場營銷狀況。